【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以及各大培訓機構的宣傳,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為孩子報興趣班,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發展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然而各地關于幼兒園違規開設興趣班,“興趣班”亂收費等新聞報道層出不窮,也使“興趣班”成為當下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因此筆者將“重慶市涪陵區幼兒興趣班開設現狀及其策略研究”作為此次研究的課題,并主要采用了問卷法、訪談法、文獻法等方法對涪陵區幼兒興趣班開設現狀作為調查對象。
【關鍵詞】幼兒;興趣班;幼兒園
隨著家長越來越重視幼兒的早期教育,幼兒參加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儼然已成為一種潮流和時尚。然而在國家明文禁止公立幼兒園開辦興趣班的今天,各種幼兒園違規開辦興趣班和興趣班亂收費的報道卻層出不窮,使興趣班再一次成為大眾眼中的焦點。為此我展開了調查,主要了解家長讓孩子參加興趣班的觀念、目的和選擇標準以及孩子對參加興趣班的看法和感受等情況,希望能發現幼兒參加興趣班背后所存在的問題。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幼兒參加興趣班的現狀,正確認識興趣班的利與弊,總結分析,并根據實際提出一些適當的建議,為家長在選擇興趣班時提供參考。
一、幼兒園興趣班開設現狀
興趣班:狹義及通常意義的興趣班,專指兒童興趣班,簡單來說就是兒童在常規在校課堂之外的所有能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學習專長、培養情趣、得到快樂的一種課外組織形式。在我國是明文規定嚴禁幼兒園以任何名義向入園幼兒家長收取贊助費、捐資助學費、建校費、教育成本補償費等與入園掛鉤的費用,嚴禁以開辦實驗班、特色班、興趣班、課后培訓班和親子班等特色教育為名向家長另行收取費用。但是在我國幼兒參加興趣班已經成為普遍現象,特別是在城市,興趣班甚至成了幼兒園教育之外的重要補充。
(一)調查發現涪陵區超過七成兒童參加了1個以上的興趣班,兒童參加興趣班的比例隨年齡增長而增長
根據調查,75.6%的城市兒童參加了興趣班,24.4%的城市兒童沒有參加興趣班。分析表明不同性別的兒童在是否選擇參加興趣班方面差異不顯著,但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在是否參加興趣班的選擇上具有顯著差異,其中5-6歲年齡段兒童參加興趣班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兩個年齡段。這說明性別并不是決定兒童參加興趣班的主要因素,兒童的年齡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兒童是否參加興趣班。進一步分析發現大班兒童參加興趣班的情況相比于小班、中班更為普遍。兒童沒有參加興趣班的主要原因是年齡太小,其次才是孩子不愿意或者花費太高。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兒童的年齡大小是家長決定是否送孩子上興趣班的重要依據。
(二)兒童參加興趣班的學習內容主要集中在藝術類課程
調查發現,兒童參加興趣班的學習內容多樣,約近半(47.53%)兒童學習藝術類課程,這說明兒童參加興趣班的學習內容主要集中在藝術類,這種學習內容的集中性和家長在選擇興趣班時是出于“培養孩子的初步興趣”的初衷基本一致。當然,英語也是兒童興趣班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參加思維訓練、象棋、拼音教學、書法類興趣班的兒童比例均很低。
(三)大多數家長對興趣班持積極態度并認可興趣班學習效果
調查發現,87%的家長明確贊同“3-6歲的兒童有必要參加興趣班”,12%的家長并不明確反對學齡前兒童參加興趣班,認為“可以參加也可以不參加,主要根據孩子的意愿”,只有近1%的家長持明確反對態度。其次家長對兒童參加興趣班學習的效果認識不一。其中,47.62%的家長對兒童參加興趣班的學習效果持認可態度,30.95%的家長認為“效果一般,雖然孩子學會了一些東西,但沒有達到我的期望”,可以看出,家長對兒童參加興趣班的學習效果有很強的期待。
二、幼兒參加興趣班的原因
(一)培養興趣是家長送孩子參加興趣班的主要原因,絕大多數家長根據孩子的意愿選擇興趣班
對于參加興趣班的原因,大多數的家長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或者孩子自己感興趣。其次才是在此基礎上培養一些特長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或者考試加分。因此,家長為孩子選擇興趣班的依據也與家長送孩子上興趣班的原因互相呼應。調查發現,76.18%的家長是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意愿”選擇興趣班,這說明絕大多數家長能尊重孩子的意愿。當然,還有17.84%的家長承認是根據“家長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給兒童選擇興趣班的;有1.69%的家長是根據“以后的考學和加分的需要”為兒童選擇興趣班;還有3.14%的家長是“跟著別人隨便為孩子選擇了興趣班”,這小部分家長對興趣班的選擇完全是一種非理性行為。
(二)家長的從眾心理。
這部分家長通常知識水平不太高,不怎么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征和身心發展水平,往往是看見別人報什么就跟著報什么;甚至不少家長一開始并不打算送孩子去興趣班,但是看著其他的家長都把孩子送去興趣班,且幼兒在藝術、珠心算、英語等方面顯現出一定的成果,出于從眾心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長為自己的孩子報興趣班。
(三)討好教師
雖然國家明令禁止幼兒園辦興趣班,但仍然有一些幼兒教師鉆空子在校外用其他人的名義辦興趣班,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報就會被任課教師冷落,不待見自己的孩子,因此有些家長為了討好教師迫于無奈而報了興趣班。
三、興趣班存在的問題
盡管近幾年我市興趣班在數量和規模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只是其發展的初級階段,發展極不平衡,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
(一)辦學條件差,教學設施簡陋
條件好的大型興趣班一般擁有獨立的教學環境,如果在小區內辦學會和居民樓分開,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而大多數中小型興趣班則一般集中在居民樓內的某一層,教室面積、采光達不到規定要求,教學設施陳舊簡陋,幼兒室內外活動場地小,安全、衛生設施不到位,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收費隨意性大,多為無證辦學
針對一些培訓的招生收費亂象,重慶市政府公眾信息網公布了《重慶市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辦法》進行了專門規范。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收取的培訓費用項目、標準等由其自行制訂,但必須報相關主管部門備案,并向社會公示。但目前不少地方的興趣班仍存在舉辦者不履行任何審批手續,擅自辦學和招生的現象,這種沒有許可證的黑班,通常情況下辦園規模小、教學設施差。或者先辦學、后報批,弄個“既成事實”,讓有關部門“不批也得批”,嚴重違背了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
(三)師資質量參差不齊且流動性較大
興趣班主要對音樂、舞蹈、樂器、美術以及英語等專業的教師需求較大,因此絕大多數兒童參加的興趣班的教師為藝體美和英語等專業,少有教師有學前教育專業背景。這樣的師資背景在特定專業水平方面有較大優勢,但這些教師可能缺乏對學齡前兒童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特點的了解與把握,在教學中出現不適宜學齡前兒童身心特點的活動與方式。更有甚者有些培訓機構直接雇傭尚未拿到教師資格證的在校大學生或沒有經過專業學前教育培訓的教師,因此,培訓機構的教師質量讓不少家長擔憂。
四、參加興趣班的利與弊
(一)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興趣與愛好
不少幼兒在參加興趣班后培養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打心底喜歡上了興趣班所學的東西。對去興趣班抱有很大的積極性和熱忱,在藝術或者珠心算等所學領域也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在某些方面的表現要比沒報興趣班的幼兒更為出色,即使某些幼兒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參加興趣班,但往往有很多人在長大后表示雖然學習的過程比較辛苦,但仍然感謝自己的父母送自己上了興趣班,使自己培養了某項興趣和愛好。而興趣愛好是伴隨自己一生的財富。但幼兒此時正處于愛玩的階段,毅力和恒心都不夠,通常只是三分鐘熱度,往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等新鮮感過去后就覺得煩了、累了,不想去興趣班或者想去學其他的東西,這時就需要家長的耐心開導了,多多給幼兒一些鼓勵。
(二)興趣班彌補了學前教育的不足,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在幼兒園里教師都是面向全體幼兒授課,其重點也在于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而興趣班則是著重于培養幼兒的興趣和特長,其側重點不同自然就能補充學前教育的不足,例如珠心算、象棋等有助于幼兒思維邏輯能力的發展,藝術類如鋼琴、舞蹈、繪畫等興趣班則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表現力、審美力與創造力等,而英語興趣班或早期幼兒閱讀興趣班等則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等,從而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興趣班的費用開支大,加重了家庭負擔
一般情況下根據所學內容不同和學習時間長短不同,培訓機構所收取的費用也不同,但往往興趣班的收費都比較昂貴。如果報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興趣班的話將大大加重家庭的負擔。特別是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贏在起跑線上,本著“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精神,甚至不惜貸款在教育質量好的幼兒園附近購置房產或租賃房屋,這極大加重了家庭的負擔。
五、對策與思路
興趣班想要走上良性發展的之路,規范辦園是關鍵。而實現規范性發展之路的關鍵是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的完善。目前,我市興趣班的發展還處于提高質量、塑造品牌、樹立信譽的階段,要想真正形成一個興趣班與學前教育共同發展的局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還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為了使興趣班朝著規范化、優質化、可持續性的發展,我們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審視興趣班的發展問題,采取可行的策略,使興趣班的質量更上一個臺階。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著手:
(一)政府方面:健全政策法規,加強宏觀管理
首先,國家機關要針對興趣班制訂并完善有關的法律、政策、法規,確定興趣班的發展方向、方針,加強對地方教育的宏觀管理。其次,地方政府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條件,拿出發展興趣班教育的規劃,為興趣班教育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完善評估條例,規范收費制度
針對經費管理不嚴,收費隨意性大的情況,政府要出臺和完善對興趣班等培訓機構的評估條件和標準,按質論價。從辦學條件、收費情況、教師質量等幾個方面對培訓機構進行評估,這有利于興趣班的積極良性發展。其次,各教育部門應與物價部門配合,制訂有效的管理措施,糾正收費名目繁多、管理混亂的狀況,使民辦教育走上良性循環發展的道路。最后,有關部門應對培訓機構給予一定的扶植與支持,采取一些優惠政策。在收費問題上,政府應適當放寬政策,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定價方法,應允許培訓機構根據自身的辦學條件和教學質量在適當的范圍內合理收取費用。
(三)培訓機構方面: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質量和福利待遇。
興趣班要想能良性長足發展,必須要改善辦學條件,改變傳統“家庭作坊式”租一間教室就開始教學的方式,辦學必須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且必須將培訓機構安置在安全區域內,所謂安全區域內,一般指不會出危險、不會出事故、不會使幼兒身心受到威脅的區域。要提高教師的素質,不招收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文憑的教師,并且要對新招收的教師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幫助新教師盡快熟悉教學方式,要定期對教師組織培訓學習,及時更新教學觀念。
(四)家長方面
首先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愿,明確興趣班的意義在于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獲得樂趣,因此父母不要盲目跟風或功利性地選擇興趣班,而是要根據幼兒自己的意愿決定是否上興趣班,其次才是根據幼兒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幼兒的興趣多變不穩定,多半喜歡鮮明、有趣、生動的事物,而單調刻板的事物一般很難引起幼兒的興趣,但也有少數例外。因父母應根據幼兒自身身心發展水平及特點合理地為孩子選擇興趣班以及每周上興趣班的頻次,最后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家庭的經濟實際承擔能力選擇興趣班,否則報太多的興趣班對幼兒是一種壓力也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壓力。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紅.幼兒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惠妍艷.關于幼兒園興趣班現狀的調查[J].教師,2010(12).
[4]劉麗玲.家長送幼兒上藝術興趣班的心理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03(03).
[5]許小紅.幼兒興趣班教育的現狀研究[J].城市建議研究理論,2012(30).
[6]曹莉芹.教育理論視角下的幼兒興趣班選擇[J].學理論,2014(05).
作者簡介:楊佳佳(1992.07-)女,漢族,重慶涪陵人,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幼兒園安全管理;幼兒規則意識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