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坤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德育占據了基礎教育體系的首要位置。相比于課程知識的教學,思想道德素養的發展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更加重要,是現代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關鍵性內容。因此,在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的同時,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關注學生思想觀念的成長變化,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思想上、心理上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念,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增強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本文立足于初中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從班主任的角度出發,提出幾點開展德育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德育;班主任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初中教育的理念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德育成為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個重點。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時期,心理上較為敏感,思想觀念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形成錯誤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初中階段的德育工作至關重要,不僅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更影響著他們的一生。因此,班主任要加強對德育的重視程度,將其滲透到日常教學管理中去,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一、言傳身教,發揮表率作用
德育工作是由學校統籌安排的,班主任是德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執行者,其專業素養和個人品行會對德育工作的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首先要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學生做好表率。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體現出豐富的學科知識和專業的教學水平,以此培養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確保“教”與“學”的高效化進行。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嚴以律己,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引導學生,行為的力量是無形而強大的,相比于單純的說教,班主任自身透露出來的優秀品質更能感染學生的心靈。比如,有一次我發現值日生沒有將教室打掃干凈,如果采用說教或批評的方式,起到的效果比較有限,而且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排斥情緒,這時,我什么都沒有說,而是默默地拿起打掃工具,清理教室中的垃圾,這對學生形成了有力的教育作用,值日生主動站了出來,幫助我一起打掃教室,并向我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由此可見,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不能一味地批評教育,而是要盡量用自己的行為感染學生,初中生的思想和行為都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會在無意識中模仿成年人的舉動,班主任要用自己優秀的行為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從而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行為習慣。
二、用心關愛,構建良好關系
《學記》中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只有與學生構建良好的關系,才能確保教育活動的有效性。與學科知識的教授不同,德育是對學生思想情感層面的教育,對師生關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才能順利地開展。這就要求班主任用真誠、平等、寬容的態度面對每個學生,不能因為家庭環境、考試成績等因素對學生產生偏見。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要深入了解他們的思想發展情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愛,用自己的真心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喜愛。例如,我的班級上有一名男生,上課總是走神,作業也常常不交,讓其他教師很頭疼。于是,我抽時間與他進行了一次單獨交流,發現他原本成績不錯,但幾次考試成績不佳,讓他失去了學習的信心,所以開始不認真聽課和寫作業,找到原因后,我微笑著進行鼓勵,告訴他在成長的路上總會遇到一些坎坷和困難,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通過努力克服困難,不斷超越自己。在我的鼓勵和幫助下,這名男生改正了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面對存在問題的學生,班主任應從情感層面入手,與他們建立友好的關系,進而了解問題的原因,并與學生一同努力解決問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三、優化氛圍,塑造良好班風
在德育過程中,塑造良好的班級風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級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場所,班風學風會在無形中影響學生的性格、觀念和行為,如果班主任能樹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班級風氣,就能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具體來說,班主任要實施民主化的教育管理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和活動中來,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一部分,將自己的言行舉止與班集體的榮譽掛鉤,自覺規范行為。例如我在班級里建立了評分制度,定期根據學生的學習、紀律、衛生等情況進行評分,對于表現優秀或進步顯著的學生予以一定的獎勵,在班級中形成積極進取的良好風氣,為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發展營造出良好的班級環境。
四、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生正處于思想觀念發展的重要時期,班主任要將德育放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注重他們思想道德素養的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個人素養,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班級內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將德育落實到教育管理過程中去,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國梅.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2018(12).
[2]吳巧燕.探究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8(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