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杏嬋
摘 要:現在國家越來越富強,人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學生的生活環境也發生了非常大變化。同時,我們也發現了有的學生不懂得節儉,甚至有個別待進生隨便破壞公物,不珍惜勞動成果。對此,教師要讓學生懂得節儉是一種美德,用節儉教育作為切入口,觸及待進生的心靈,達到轉化他們的目的,讓他們能成為新時代的好少年。
關鍵詞:節儉;觸及;待進生;心靈
有一部分待進生是思想認識有欠缺、學習成績較差而家境比較好的。學校和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傳統的批評與檢討方法對這類學生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面對這樣的難題,老師必須更藝術地做好待進生工作。我認為老師要讓節儉精神滲透到他們當中去,觸及他們的心靈,讓其潛移默化,從糾正他們的錯誤觀念,達到轉化待進生的目的。
一、找出原因,對癥下藥
這樣花錢不節儉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城鎮許多家庭較富裕,雖然已經開放二胎,但也不用為家中的一日三餐而擔憂。另一方面,家長在金錢和物質方面盡量滿足孩子。因此孩子從小在頭腦中沒有形成節儉的觀念,認為家長給予他們的是理所當然的,也不會對父母有所感激。有些父母為小孩開一個生日晚會花掉成百上千元亦在所不惜。再說,有的家長對自己調皮的孩子期望值已下降,認為他們讀書是否成才并不重要,最主要是能讓孩子在學校的管束下不犯事就行了。因此這類學生大多對學習無興趣,組織紀律也較差,得過且過。想象一下,這些學生在學校不遵守紀律,他們將來加入社會時,又如何遵守法律?
二、糾正觀念,觸及心靈
如何轉變這種局面呢?我從節儉教育入手,觸及待進生的心靈。
(一)、讓節儉精神教育學生愛護公物
愛護公物、節約能源是每一個學生應該做到的,但有的待進生偏偏隨便破壞公物,出門不關電燈、風扇等,在公共場所用完水一走了之,任水嘩嘩地流,造成嚴重浪費。面對此類學生要反復教育,讓他們知道能源的重要性、有限性。作為班主任,要樹立好榜樣,讓學生能潛移默化。
(二)、讓節儉精神教育待進生不要沉迷于玩電子游戲機
金錢無度揮霍在一些待進生當中很常見,有的一有空就泡在游戲機室,手中的零用錢都花在打游戲機上,用光了就伸手向家長要,游戲機室簡直成了他們的另一個家,一有錢就可以到那里痛快地過把癮,因此錢在他們心目中是享樂的代名詞。我們要善于抓住待進生各自的特點來正確引導、轉化他們,教會他們明是非,辨美丑,明白節儉不亂揮霍是一種美德,并且要經常找他們談心,言傳身教感化他們。小張父母平時做生意,很少管束他,只能用金錢來滿足他,因此他花錢如流水,沉迷于電子游戲機,精神萎靡,成績落后。我找出小張落后的原因,及時做他的思想工作,讓他知道貨幣實質是等價交換的勞動成果,把錢花在無益于學業的游戲機上就等于花掉父母辛苦得來的勞動成果,這樣你的父母會高興嗎?這樣就等于不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應該知道父母肩負著維持家庭、撫育你的重擔多不容易。他雖然無心向學,但對父母還是尊敬的。經過教育,小張醒悟了,知錯能改,不再沉迷于玩電子游戲機,思想上有進步,學會了合理用零花錢。
(三)、讓節儉精神教育待進生要有責任感
讓節儉精神教育待進生不僅要有家庭責任感,而且要有社會責任感。讓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零用錢做好事,如為希望工程捐款、扶困助貧等,培養他們的公益心,以公益事業為例教育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幫助他人的意義和受益的喜悅。有一位留守兒童小趙,父母在國外工作,小趙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兩位老人對孩子非常寵愛,寧愿省吃儉用委屈自己,在物質方面盡量滿足小孩。因此小趙從小在頭腦中沒有形成節儉的觀念,認為家長給予他的是理所當然的,也不會對長輩有所感激。小趙揮霍無度,在玩具和游戲裝備上花了很多錢。外公外婆有時不滿足他,他就亂發脾氣,甚至惡言相向。后來,我了解他的情況,找他來談心,告訴他錢要用得有意義,用自己的零用錢做好事才會對別人有幫助,不能亂花錢買游戲裝備。并且告訴他,父母身在異國賺錢不容易,父母不在自己身邊,要學會尊重外公外婆,要肩負起自己有責任,照顧好老人。他接受教育后,觸動了心靈,眼淚嘩啦直流。經過交流后,小趙思想有認識,學會尊重老人,將心思和精力放在學習上,成績顯著提高。前一段時間,慈善機構組織學生一元愛心捐款,他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錢。
三、凈化心靈,質的飛躍
作為一位教學工作者,我們不僅僅要教學生文化知識,更主要的是從靈魂上凈化學生的心靈。我把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節儉作為切入口,除了關注和轉化待進生外,還反復提醒、督促孩子們按照節儉的原則做事、生活,讓節儉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
當然,人們富裕了,孩子們的衣食住行都比從前好,這是社會可喜的進步,更是無可厚非的,但必須有一個尺度,要讓孩子學會吃苦耐勞。因為學生畢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所以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正確指導。
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良好品格的形成,關系到未來社會的文明穩定。待進生雖然屬少數,但如果我們坐視不理,不正確教導他們,將來可能成為社會的一個不安定因素,這樣對國家和本人都將是危害的。老師應密切與家長配合,藝術地轉化待進生,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儉,在新時代的少年中弘揚,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參考文獻:
[1]張萬全.《生命的另一扇窗子》.師德情智.2015.(8).
[2] 朱彩紅.略論轉化“待進生”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05(0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