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鳳
摘 要:現在的高科技生活讓很多孩子沉迷于電子產品和游戲,像溫室里的花朵一般,各方面素質尤其是身體素質經不起考驗。因此,他們需要更多身體鍛煉和戶外活動充實生活,變得更加自信、積極向上、健康、勇敢。而將幼兒障礙賽活動融入幼兒體育教學中,孩子們需要通過奔跑,挑戰障礙完成比賽。通過比賽,他們可以收獲友誼、勇氣、樂趣與成長,成為鍛煉幼兒體質、提升幼兒綜合素質的最佳手段之一,值得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加以推廣。
關鍵詞:幼兒體育;課程教學;幼兒障礙賽
少年強則國強!但在現實數據面前,中國兒童及青少年的體質卻面臨著極大挑戰。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有關數據顯示,全國未成年人的總體近視率為53.6%、超重肥胖率高達16%。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紅在今年的兩會期間更是指出,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隱患,小眼鏡、小胖墩、小糖人等情況突出。
面對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下滑的現狀,加強未成年人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已成社會共識。《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更是給出了“到2035年,青少年體育服務體系更加健全,身體素養顯著提升,健康狀況明顯改善”的戰略目標。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出要加強未成年人的身體素質鍛煉,為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從小培養兒童青少年體育愛好與習慣,針對3-6歲兒童來說,在幼兒體育教學活動中,創造性地融入幼兒障礙賽活動,讓孩子們在一場場奔跑、跳躍的障礙賽活動中收獲友誼、勇氣、樂趣與成長,不失為提升幼兒身體素質與多方面素質均衡發展的最佳手段之一。
具體到幼兒障礙賽在幼兒園體育課程中的教學,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總結了下列簡單、易學、實用的幼兒障礙賽活動:
1、幼兒雙腳連續跳障礙。具體做法:老師準備5個障礙物,每隔20厘米擺放一個,高度在8—15厘米(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選擇)讓孩子連續往返跳3次。
2、幼兒提物平衡走。具體做法:由老師準備4—6個15—25厘米高的小凳(或其它堅固物品),讓幼兒雙手各拿一個小物品側平舉,在小凳子上往返走三次。
3、乖寶寶投準練習。具體做法:老師準備直徑20厘米左右的塑料盆或筐(或其他物品)讓幼兒相距2—4米(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讓幼兒左右手輪流向塑料盆中投擲沙包或小球等物,每次左右手各投擲10—20 個。
4、小勇士手膝爬。具體做法:老師準備3—5米的軟墊或瑜伽墊(或在干凈的木地板上),按組別將孩子們分成幾組,比賽手膝向前爬,然后再倒爬,反復3次以上。
5、趣味枕頭大戰。具體做法:準備稱手的枕頭若干,按每2個孩子一組,每兩組為一個對抗組,互相進行追打、奔跑和躲閃,以計數首先打中對方組十次的為勝利組。
6、對抗足球。具體做法:按每2個孩子一組,每兩組為一個對抗組,將足球擺放在兩組中間,抽簽決定一組先用左腳踏球一下,然后收回,對抗組再用左腳踏球一下,然后收回。反復10次后,改為右腳。踏完球后,兩組孩子相距1—3米,做傳球練習,要求孩子盡量盡力做到用腳弓、腳背踢球。同時,引導孩子踢球的力度和準確度。
7、障礙翻越賽。具體做法:不借助任何道具翻越高度1.2m木質墻體,女孩子或年齡小身體弱可以使用底座輔助。
8、勇敢者漁網障礙賽。具體做法:孩子需要面向網狀障礙物,從障礙物的起始端翻越到另一端,障礙高度3米。
以上為日常教學實踐中我們使用得較多的幼兒障礙賽活動,如今,孩子們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電子產品和娛樂上,他們在逐漸丟失接觸大自然的機會與享受自然生活的樂趣。而幼兒障礙賽旨在讓孩子們在找回他們這個年齡應該有的快樂,享受嘗試與挑戰的樂趣,培養陽光開朗和堅強的個性。更重要的是,比賽中的合作與互動能夠讓孩子們懂得如何融入群體,如何在發揮個性的同時與人為善。當然,在比賽中應適時適度體現獎懲原則,比如說孩子獲勝了可以獎勵一點小貼花、畫筆等,失敗的可以適當懲罰幾個波比跳,如此一來,可以培養孩子們勇于奪取勝利的決心和興致。
體育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又不斷磨練了未成年人的意志力。因為體育運動,讓孩子們養成了不怕吃苦、迎難而上的奮斗精神。“完全人格,首在體育”,可以說體育是讓孩子們形成健全人格的不二選擇。疫情期間,無論是大人還是兒童,體育鍛煉的空間都被大大壓縮。宅在家中,雖然有網課“加持”,孩子們的文化學習沒有落下,但體育鍛煉的訴求很難得到滿足。于是,重返校園后,體重增加、運動能力下降等問題出現在不少學生身上。這讓調動兒童運動積極性變得更為緊迫。針對這一問題,各地紛紛采取多種方式,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幫助孩子們增強體質。開展各種線上體育活動,便是疫情之下促進未成年人體育深入開展的具體實踐。如今,經此一“疫”,體育在兒童教育中的地位勢必進一步提高。尤其是隨著體教融合的深化,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將更加深入人心。畢竟,要真正實現“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離不開體育的全面參與。
參考文獻:
[1]李白羽.從幼兒的興趣點拓展開去—以《障礙翻越賽》一課為例[J].中國教師.2017年12期.
[2]于翠梅.幼兒體育主問題范式設計需要主活動支撐[J].新課程.2017年25期.
[3]史艷偉.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要關注的三個方面[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06期.
[4]錢佳佳.體驗視域下幼兒戶外體育教學活動設計[J].新課程導學.2018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