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玘
摘 要:目的 為培養藥學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提供參考。方法 根據臨床藥學專業特點結合當前臨床藥學專業發展現狀,提出專項階段性臨床藥學專業實踐教學方案。結果 經過醫院藥學部輪崗實踐、通科臨床藥師實踐和專科臨床藥師實踐三個階段,本單位實習生已基本掌握醫院藥學工作技能,達到臨床藥學的實踐要求。結論 專項階段性臨床藥學專業實踐教學方案對臨床藥學人才的培養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臨床藥學;實踐教學
在當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背景下,醫院藥學服務從“以藥品為中心”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從“以保障藥品供應為中心”轉變為“在保障藥品供應基礎上,重點加強藥學專業技術服務、參與臨床用藥為中心”。臨床藥學專業是藥學與臨床相結合,研究藥物防病治療的合理性與有效性,以提高藥物治療水平的綜合性學科。臨床藥學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藥學理論知識,對藥學監護、治療藥物監測(TDM)、用藥指導等專業實踐性操作同樣有較高要求,這需要學生有足夠的機會能接觸臨床,直面患者,將醫學與藥學知識融會貫通。因此,為臨床藥學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專業實踐教學是培養單位需要的問題。皖北衛生職業學院藥學系聯合宿州市立醫院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特點的實踐教學方案,通過專項階段性的醫院臨床藥學優秀藥師的系統帶教,使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工作中快速適應目前藥學發展的新趨勢。
一、臨床藥學實踐現狀
我國臨床藥學工作起步較晚,尚處于起始階段,盡管對藥學教育的改革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還有一些問題不容忽視。在2002年頒布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 》規定藥學部門要“以病人為中心”,將臨床藥學作為工作主體,參與臨床工作并提供藥學技術服務,但是,高校的教學仍未完全脫離化學模式,與藥物合理應用相關的教育不足,使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與醫院藥學實際需求不符[1]。在臨床藥學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缺乏規范性的考核標準,學生無法充分認識到藥學實踐的重要性,對于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足,使實踐效果大打折扣。
二、建立臨床藥學專業實習生在醫院的實踐模式
本項目通過專項階段性的醫院臨床藥學和靜配中心優秀藥師的系統帶教,使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工作中快速適應目前藥學發展的新趨勢。通過系統培訓可以使學生掌握目前藥學熱點內容包括藥學查房、慢病管理、精準用藥、藥物咨詢門診、藥學信息化(APP、科普)、智慧藥房、靜配中心等環節,顯著提高學生的藥學服務實踐能力。為以后學生能找到適合的工作以及工作后職業規劃、職稱晉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保障。對培養優秀的畢業生起到關鍵指導作用。3.臨床藥學實習基地帶教師資隊伍構成
皖北衛生職業學院藥學專業擁有一支業務過硬,結構合理的“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團隊帶頭人具有豐富的教學、科研和一線工作經驗。現有19名專業課教師,企業兼職教師11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13人,“雙師型”教師22人,碩士學位13人,博士1人,在讀碩士6人,師資力量雄厚,教科研水平較高。
項目負責人馮正平作為藥學系系主任,先后在腫瘤外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從事臨床藥學相關工作。被宿州市立醫院、附屬醫院聘請為臨床合理用藥專家。長期參與醫藥企業管理工作。長期被聘為藥品經營企業質量管理員,進行藥品經營與管理知識普及。多次被宿州市衛生與健康委員會聘請,進行臨床醫務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藥物的合理使用》(宿州市衛生局繼續教育課題),《抗菌藥物的合理用藥》、《艾滋病流行概況及防治策略》(市教育局、衛生監督局教育項目),《WHO遏制細菌耐藥性戰略》(學院繼續教育項目);多次被宿州衛生監督局和市教育局聘請,對廣大師生進行醫學藥學知識普及。多次到社區服務,進行常見病用藥知識講座。多次組織和參加全國藥理教學研究,在會上進行提高教學質量專題講座。
宿州市立醫院臨床藥學教學隊伍由經過國家衛健委培訓1年的具有資質的專業臨床藥師5名,且均為中級及以上職稱。近3年帶教學生12名,理論與實踐經驗豐富。嚴格按照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手冊進行培訓與考核。
臨床藥學負責人與小組長均具有高級職稱,且參與皖北衛生職業學院授課,其中劉洪峰為皖北衛生職業學院藥學專業學術帶頭人。
三、臨床藥學專業實踐教學方案
(一)實踐教學初期
實訓初期要進行輪崗培養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較為全面了解醫院藥學部的工作流程,對專業的理解從理論知識上升為初步的直觀認知,同時熟悉各類藥品知識。通過接觸醫療一線上的臨床工作者及病患人群,形成臨床藥學專業是一門以病人為中心、服務于臨床的綜合學科的概念。使學生在輪崗過程中發掘自身的興趣和潛能,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
(二)實踐教學中期
實訓中期學生在完成輪崗之后,跟隨帶教藥師進入臨床,開展通科臨床藥師制實習。目標是完成通科診療學習,在審核處方、用藥醫囑以及抗感染藥物應用和慢病藥物治療管理等方面具備基本藥學服務能力。具體掌握常用抗感染藥物臨床應用專業知識與技能;了解指定慢病病種的臨床基本診療過程與初步知識;具有完成處方及醫囑用藥審核的能力;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的能力;能夠參與常見慢性病藥物治療管理等。
(三)實踐教學后期
實訓后期的實踐在通科臨床藥學學習結束后,開展專科臨床藥師實踐。在完成通科學習、了解藥學基礎知識及具備一定臨床醫療經驗的基礎上,實習生需要進一步熟悉某專科的診療內容及實踐方法,掌握該臨床專科藥物的理論知識、發展動態和應用實踐。運用臨床藥物學知識為該專科醫師及患者提供藥物應用咨詢、宣教等藥學服務。由帶教藥師、臨床團隊和藥學部科研人員完成實習指導工作。
(四)實踐考核標準
考核主要考核藥學基本知識、臨床醫學相關內容、法律法規、處方病案分析、藥歷撰寫、血藥濃度監測等內容。按照三階段考核模式,實習生每完成一個階段實習內容,帶教藥師進行考核并填寫手冊,實習生也對帶教藥師給予評分。考核內容細化,內容具體。其中理論培訓不得少于 40 學時;臨床實踐培訓不少于120學時;定期舉行考試,包括床邊巡查、案例考核、日常工作考稽等。聽取醫院各種合理用藥知識的宣講,并能親自做幻燈進行3次以上的宣教。獨立完成處方審核和處方點評。完成至少3篇以上的藥歷書寫。完成文獻閱讀、病例討論至少5次。用藥教育20份。參加醫院舉行的各種測試、競賽。
四、存在的問題
我院藥學部帶教工作在教學制度、實習制度與流程、臨床藥師培養計劃、工作流程的制訂等方面已初顯成效,但在培養方面仍存在以下問題,包括①缺乏職業素養的培養;②缺少相適應的課程設置;③缺乏有效的醫教互動;④缺乏科學的考核形式;⑤不注重臨床工作思維的培養;⑥不注重院校科研思維的培養。
五、討論
本院根據當前醫院藥學的實際需要,針對性的制定了臨床藥學專業實踐教學方案,將實踐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在實踐教學初期對學生進行輪崗培訓,使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對醫院藥學工作有初步的了解,使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能落實在實際工作中,有助于培養學生樹立以病人為中心、服務于臨床的藥學工作概念;在實踐教學中期,開展通科臨床藥師制實習,要求學生掌握審核處方、用藥醫囑以及抗感染藥物合理應用和慢病藥物治療管理等基本藥學服務技能,使學生掌握一定臨床醫療經驗,對臨床藥師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在實踐教學后期,進行專科臨床藥師制實習,掌握藥歷的書寫、處方分析和用藥咨詢等專業技能,參與該科室臨床病例討論和治療方案的制定與修改,培養與臨床各專業工作者的溝通、協作能力。通過三個階段的實踐教學,使學生的藥學和醫學基礎知識、臨床藥學專業實踐技能、溝通交流技能得到全面發展,這對于學生今后快速適應醫院藥學工作要求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旭,周乃彤,胡明.我國臨床藥學本科教育現狀及對其教育體系改革的建議[J].中國藥房,2015,26(06):858-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