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折紙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幼兒教育當中,應當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通過動手能力的培養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折紙對于幼兒教育來說,是提高自主探究能力的不錯方式,也是培養幼兒動手能力、易于被幼兒接受的有效途徑。折紙活動可以激發幼兒對世界的探索欲望,開發幼兒的智力能力等多種意志品質。因此,本文圍繞著折紙活動中提升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展開論述,希望能為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幼兒折紙活動;自主探究;策略
折紙活動有利于幫助兒童不斷的開發動手能力,用指尖觸碰世界,感受到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幼兒在不斷的折紙活動當中,應當不斷地通過自己的眼睛觀察和了解世界,通過雙手創造世界,把自己眼睛當中所看到的現象通過折紙方式表達出來。幼兒通過折紙活動觸碰物品,感受到物品的軟硬程度、粗細程度等各種性狀,可以使得幼兒能夠通過手眼的配合,更加全面的了解這個世界的樣貌。
一、幼兒折紙活動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幼兒動手能力
在幼兒教育當中加入折紙活動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因為幼兒可以通過觸覺來感知世界的樣貌,特別是通過折紙活動,幼兒可以不斷的通過親自體驗的方式,加深對這個社會的認知[1]。在折紙活動當中,幼兒可以通過對紙張的折疊,展開不同類型的折紙動作,幼兒通過紙張的對邊折、翻轉折等多種方式,改進折紙的方式,不斷的創新折紙的種類,這就可以使幼兒在不斷的折紙活動當中,達到身心之間的協調,折紙的步驟可以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例如,在初學折紙的階段,可以讓幼兒先認識紙張的樣貌,從中心、對角線、邊界等元素入手,之后再通過實際的操作教授幼兒折疊一些簡單的花樣,之后再掌握剪裁、貼合等多種折紙的手法,通過以上學習,讓幼兒鍛煉自己的手指肌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手指靈活程度,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提高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有利于培育幼兒的想象力
幼兒折紙的目標是通過折紙行為制作出特定的物品造型。所以幼兒在折紙的活動當中,為了達到最終的折紙造型,幼兒會不斷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動腦能力,不斷的進行思考和創造,開發幼兒的大腦,通過對紙張的反復折疊不斷的印證自身的猜想,努力折疊出自己腦海當中想要的圖案,很多幼兒通過多次的折疊之后,對折紙的圖案形成了基本的認知,很多的物品性狀都能夠通過折紙的方式表現出來,幼兒可以先掌握折紙的基本技能,再開發多種多樣的折紙技巧。由此可見,幼兒可以通過折紙活動,來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對智力起到開發作用。
二、折紙活動中提升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游戲教學、寓教于樂
開展幼兒游戲教學必須要采取多種方式調動幼兒的參與,教師應當注重選取讓幼兒真正感興趣的折紙類型,吸引幼兒的廣泛參與。只有幼兒的參與性增加,才能夠使折紙活動發揮出真正的價值[2]。因此,教師在設計折紙活動時,應當要關注和收集幼兒普遍喜歡的元素,使折紙活動更加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可以吸收游戲教學法的精髓,將游戲和娛樂的元素加入到幼兒的折紙教學當中,使得幼兒能夠在折紙活動當中獲得游戲的快樂,使折紙教學更加符合幼兒的天性,發覺折紙活動潛在的趣味性,吸引幼兒對折紙活動的參與度和感興趣的程度。在實際操作當中,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可以使兒童愛上折紙活動,不斷的參與其中,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例如在折紙活動“折房子”當中,教師應當吸收兒童在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房子”的類型,先教幼兒用筆在紙上畫出來大致的圖案,在通過動手操作,將“房子”的大致樣貌通過折紙活動表現出來,把握折紙活動特定的步驟,教師應當科學的設計教學環節,使幼兒掌握正確的折紙步驟和方式。
(二)優化教學環節,吸收先進技術
在課程環節的設計當中,應當吸收更多的課程表現形式,例如利用先進的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制作幼兒感興趣的課件,在課件當中加入與折紙有關的教學視頻或者有趣的小動畫,讓幼兒在觀看課件的同時增加對折紙的了解和認識[3]。另外一方面,在折紙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當注重對折紙教學過程的科學設計和把握,采取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原則,讓折紙教學能夠由易到難的開展。教師可以在折紙教學當中編制多種游戲環節,將游戲的環節加入到折紙教學當中,設計科學的游戲環節,調動幼兒的積極參與,在游戲的教學氛圍當中產生寓教于樂的效果,提升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注重對教學環節的分解。例如在“折兔子”的折紙活動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教學來講折兔子的具體步驟分解開來,供學生參考。通過折紙步驟的分解,讓學生更加清晰的掌握折紙的步驟,更有利于幼兒對折紙的學習和理解。
(三)融入繪畫學習,打好折紙的基礎
在折紙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加入繪畫的教學基礎,為折紙教學提供助力。究其原因,折紙教學和繪畫教學其實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在折紙學習當中,離不開對圖形的基本感知和認識,因此,通過繪畫教學培育學生的基本折紙技巧,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教師可以在折紙教學的環節引入繪畫的元素,幼兒的腦海當中不斷的增強對繪畫基本圖形的構思和對色彩的鮮明認識,從而不斷的以提高對折紙技能的掌握,在對繪畫基本技能的掌握之中不斷的體驗折紙學習的樂趣,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4]。例如在幼兒學習折疊動物時,教師可以采用邊繪畫邊折紙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在不斷的動手實踐當中將美術思維和動手能力結合起來,在折紙教學當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在幼兒的潛意識當中形成自己動手探知世界的欲望和能力,不斷的鍛煉大腦,在幼兒生長發育的初步形成良好的發展狀態。例如,在“折小兔”的折紙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和展示互聯網課件,讓學生用筆在紙上畫出小兔子的形象,之后再為小兔子畫上衣服、鞋子、背景等,豐富小兔子的擬人形象,有利于引導幼兒展現出他們眼中的世界。之后,教師可以再讓幼兒仔細觀察剛剛畫出的兔子形象,在自身已經形成了正確認知的基礎之上,自己動手進行折紙,利用折紙的藝術表達小動物的形象[5]。
(四)注重個體差異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注意體現教學的差異性,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具有的個性差別,展開有針對性的折紙教學。除此之外,在折紙教學當中,應當發揮自身的創意,在折紙學習當中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開展具有創意的折紙,可以讓幼兒自己選定折紙的主題和性狀,仔細觀察身邊的生活事物,也可以在教師教授的折紙步驟和方法之外,引導幼兒不斷的對折紙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改進,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除此之外,幼兒教學折紙訓練當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幼兒將自己創作的折紙作品自覺地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這也是提高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關鍵環節。教師可以將學幼兒的折紙作品當做學生的學具或者玩具,既讓幼兒感知到折紙成功的喜悅,也讓幼兒通過折紙玩具的利用學習到了生活常識,以主動的姿態去探究世界。
綜上所述,在幼兒折紙教學中,應當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不斷的在學習當中開發幼兒的智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宋奕萍.開展折紙活動 促進幼兒發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8):214.
[2]黃燕.潛能開發視域下幼兒撕紙活動設計探研[J].成才之路,2019(15):70.
[3]冉婷. 幼兒園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幾何圖形教育活動研究[D].黔南民族師范學院,2019.
[4]尚燕紅. “教學做合一”思想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5]穆曉娟.折紙對幼兒興趣的激發——小班開展折紙活動的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