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 要:幼兒園是幼兒接受啟蒙教育的重要場所,在該階段的教育中設計藝術整合活動符合幼兒認知特點,有利于幼兒智力的開發。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幼兒園藝術整個活動設計與設施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藝術整合;活動設計;策略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等各方面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其中,幼兒園藝術整合活動作為一項非常有效的教學活動,科學有效的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夠調動幼兒參與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藝術整合活動設計。
一、從主題目標上找整合切入點,構建藝術活動整合方式
(一)從主題知識目標入手,重視音樂和美術動態及形態造型間關系
主題知識目標設計人或者是事物的形態、特征等內容,對主題目標各種要素進行科學有效的把控,從幼兒最易體會的“型”著手,通過多種藝術形式讓幼兒認識主題,從而使幼兒更加直觀地去體會和感知知識點。以“斗雞”這一主題活動為例,我在組織學生活動時,從“生活中的斗雞”這樣的游戲活動入手,讓每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用自己的身體動作去感知斗雞這一動態造型,再試著用繪畫等各種方式將造型畫出來。幼兒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調動了他們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及繪畫的作用,從而開發了幼兒的想象思維[l]。
(二)從主題能力目標入手,在實踐中感知音樂與美術間的聯系
主題能力目標也就是幼兒在某個主題活動中需要達到的目標,這是促使幼兒發展的目標設定。以“化蝶”這一主題活動為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歌曲,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去體會蝴蝶變化的特點,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樂曲的結構特點;在通過繪畫展示的手段,讓學生直觀地感知蝴蝶飛舞的美麗姿態;在聆聽樂曲和觀察繪畫中弧線的變化過程中,了解蝴蝶共舞的姿態,在聽、看、畫的過程中,提升幼兒幼兒創造技能,將音樂、美術的藝術整合作用發揮出來。
二、在開展主題活動中確定整合方式,形成藝術活動整合模式
(一)美術活動中融入表演
美術活動有非常多的形式,如繪畫、手工等等。在開展以某種形式為主題的美術活動時,可以適當地融入表演藝術,這樣,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更利于幼兒多種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開展活動的目標。以“漂亮的發型”這一主題活動為例,我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自己制作自己喜歡的發型,在此過程中,我融入了“發型展示會”的表演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參與互動的熱情更加高漲,整個課堂學習氛圍變得更加融洽、活躍,通過這種活動的融合,能夠將幼兒的藝術潛能挖掘出來,提高幼兒的創造力,促進他們個性化發展。
(二)主題活動中融合藝術表征延伸形式
顧名思義,主題活動是圍繞某個主題展開的活動,主要是為了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讓他們通過參與活動,更直觀地去感受和掌握知識。以“我有一雙小小手”的主題活動為例,我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從“小手”入手,讓幼兒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觀察小手,了解小手的外形特點、作用。同時,我還引導幼兒學習了關于“小小手”的歌曲,并融合“幫助父母做農活”的品德教育。在教學中,我引導幼兒一邊唱歌,一邊用自己的小手來寫字、畫畫等等。通過這種藝術表征方式,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對自己的小手有一個新的認識[2]。
三、在主題環境創設中挖掘整合的創新點
(一)在自制玩具中融入繪畫要素
在幼兒教育中,通過自制玩具的方式,能夠培養他們實踐動手操作的能力,也是幼兒教師設置主題環境時應用最多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在引導幼兒圍繞主題,自己動手制作自己喜歡的玩具時,可以重點讓他們學會在制作玩具時需要掌握的造型要素,對玩具的造型特點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體會到自己動手制作玩具的快樂。以“有趣的昆蟲”這一主題活動為例,在實際教學時,我引導幼兒用身邊的書本、鉛筆等來制作玩具,通過涂色、裁剪等多種方式展示玩具造型過程。無論幼兒制作的玩具是怎樣的造型,都是他們自己動手的結果,是他們情感的表達,有助于開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二)在空間設置中融入情景表演要素
所謂的情境表演也就是通過創設情境,實現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以“金色秋天”這一主題活動為例,在情境創設時,我引導學生設置“拍胸慶豐收”的表演情境,讓幼兒通過描畫人物神態、動作等方式,將大豐收時人們的高興心情表現出來。同時,幼兒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自己去想象,創編故事,并表演出來。
總而言之,各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是新課改的要求,是符合幼兒心理、生理特點非常重要的一種教育形式。所以,我們需要認識到藝術融合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和實施藝術活動,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l]屠美如.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J].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2):109-125.
[2]丁樂.試論音、舞、詩、畫的整合創新及綜合藝術課程的開設[J].藝術教育,2017(6):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