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摘要】拓展閱讀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措施,同時對學生閱讀認知能力、寫作能力及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本文簡要分析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開展拓展閱讀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具體合理的建議來提高其實際運用效果。
【關鍵詞】拓展閱讀;語文核心素養;策略
語文學習講究課堂內外的結合,從課內閱讀拓展到課外閱讀。《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使學生“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與推進,拓展閱讀逐漸成為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和教研中倍受關注的話題。拓展閱讀是課文精度閱讀的補充,是提高學生閱讀范圍延伸性及興趣、知識面多樣性的主要手段,更對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及知識遷移能力等產生了促進作用,這也促使老師不斷提高其拓展閱讀教學能力,達到教學相長。從理念、內容及手段等多種層面來提高拓展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的拓展閱讀把脈掌舵。
一、找準結合點,提高拓展閱讀的目的性
老師應根據語文教材內容、語文課程標準、學生語文知識水平及興趣愛好等來提高拓展閱讀切入點與結合點的合理準確性,在學生詳細閱讀文本內容與把握文章主旨思想等基礎上組織開展定向拓展閱讀,避免了拓展閱讀的隨意性與形式化,同時,這也促使老師加強對學生課堂具體表現的觀察分析能力,根據學生的學習困惑、教學難點、教學節奏等來選擇拓展閱讀切入點及切入方式,幫助學生解答學習困惑或理解文章核心思想,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技能并提升其文化素養。
例如,在學習《雨的四季》一文時,許多學生認為一年四季的雨并沒有任何區別,對“雨的四季”感到困惑,更無法理解作者對雨的感情。此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閱讀短篇小說集《雨》或者余光中創作的《聽聽那冷雨》,詳細描繪不同時間的雨聲,借冷雨抒情,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對雨的感情。而在學習《狼》一文時,許多學生對狼的認知停留在“肉食性動物”的層面,并不了解狼的生活習性等,增加了其閱讀理解難度,此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閱讀《狼圖騰》,讓學生了解狼的生活環境、種群現狀等內容,在幫助學生構建狼知識框架的同時,也提高了拓展閱讀內容與學生探索求知欲、學習目標的有效結合。
二、豐富拓展閱讀題材,提高拓展閱讀的積極性
老師應在研讀課文內容及分析概括學生興趣愛好等基礎上,運用網絡平臺下載及圖書館借閱資料等方式來獲取更多新穎有趣、題材廣泛的閱讀素材,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增強學生主動閱讀拓展素材的積極性。同時,以往拓展閱讀素材類型以小說、散文等為主,很少使用詩歌、漫畫等拓展閱讀素材,造成拓展閱讀素材的單一局限性。因此,老師應適當增加漫畫、詩歌等類型的閱讀素材,幫助學生理解詩歌意境與詩人情感,在提高學生文化修養的同時,也實現了學生感性與理性認知的共同提升。
例如,在學習古詩《錢塘湖春行》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閱讀《白氏長慶集》或者朱金城箋注的《白居易集箋校》等書籍,讓學生了解詩人白居易創作這首詩時的大致年齡及心理路程,從而幫助學生掌握這首詩的主題思想,切身感受詩人對西湖的喜愛和贊嘆之情。學生可以將其認為比較優美的詩句運用于寫作之中,實現學生詩歌文化及寫作能力的共同提升,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三、明確拓展閱讀目標,提高拓展閱讀的實效性
老師應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及學生閱讀能力等來確定階段性與針對性的拓展閱讀目標,圍繞該目標來設計和推演修改拓展閱讀教學方案,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拓展素材,引導學生在運用原有語文知識與拓展素材內容來思考分析與解答問題,提高拓展閱讀教學的針對性及有效性。同時,老師應根據學生拓展閱讀狀態來適時調整閱讀時間與閱讀內容,也可以根據學生課前預習環節檢查結果來確定拓展閱讀的時間節點,在凸顯學生拓展閱讀主體選擇性的同時,也對學生拓展閱讀興趣及閱讀效率等產生了積極影響。
例如,在學習《回憶我的母親》時,老師先講解記敘性散文的構思要點、創作技巧及思想情感,并讓學生在詳細閱讀文章的基礎上來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找出文章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或藝術手法,促使學生對記敘性散文形成初步認知。隨后,老師推薦學生閱讀茅盾的《白楊禮贊》、巴金的《海上的日出》以及楊朔的《茶花賦》等優秀散文作品,讓學生在快速閱讀過程中理解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精髓,提高學生散文閱讀分析能力。同時,老師還應鼓勵學生匯總文章中運用到的各種修辭方法及寫作技巧,學以致用,融會貫通,讓其成為提高自己創作能力的基石,對學生語文思維、文化修養等產生積極影響。
四、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提高拓展閱讀的趣味性
以往拓展閱讀教學方式以學生閱讀紙質書籍資料為主,閱讀載體的單一性也容易給學生造成視覺疲勞,降低閱讀的新穎性和靈活性。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播放電子書或其精心編輯制作的PPT等,在提高拓展閱讀載體現代化及內容延伸性的同時,也給學生與眾不同的閱讀新體驗,讓學生直觀感受文章角色情感變化,更節省了發放或收集閱讀素材的時間。
例如,在學習魯迅小說《社戲》時,老師可以從網絡平臺上尋找不同年代文學思想家對該小說的整體評價,配以相對應的插圖,構成可以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的PPT或教學視頻,這在提高拓展閱讀教學內容獨特性與簡潔性的同時,也讓拓展閱讀教學變得具體生動,從而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鍛煉了學生閱讀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五、結語
拓展閱讀是提升學生語言體驗的有利實踐,正視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不足,充分認識到拓展閱讀對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通過調整閱讀目標、把握切入點、拓寬閱讀領域等途徑來拓展閱讀教學效果,豐富語文教學資源,為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及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利婷,宗和杰.有效開展拓展閱讀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3):52.
[2]陸春芳.開展群文閱讀,提升語文核心素養[J].語文教學之友,2019,38(09):20-22.
[3]姜利萍.開展個性化閱讀 提升初中語文核心素養[J].數碼設計,2017,6(1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