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
〔內容提要〕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金融系統優勢,全力助推貧困地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對于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目標具有至關重要作用。本文結合本溪地區實際,就落實金融精準扶貧政策,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進行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 本溪 金融 精準扶貧
一、本溪市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基本情況和人民銀行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7年末,本溪市省定貧困縣桓仁滿族自治縣成功實現脫貧摘帽。2018年末,本溪市72個貧困村全部銷號。截至2020年6月末,本溪市共收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1697人。其中,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人。截至2020年6月末,本溪市銀行機構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2.65億元,余額比年初增加0.2億元,共支持、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6人。年初以來,本溪市銀行機構金融精準扶貧貸款累計發放2023億元。其中,個人精準扶貧貸款累積發放157萬元,產業精準扶貧貸款累計發放1060萬元。近年來,人民銀行本溪市中心支行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和政策指導,推動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扎實開展。成立了金融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全市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意見,定期召開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座談會和推進會,督導全市銀行機構進一步提高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有效做好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將全市尚未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信息錄入遼寧省農戶信用信息系統,便于銀行機構及時獲取貧困戶信息,精準開展對接。
2.摸清底數,建立完善工作臺賬。定期走訪市扶貧辦,對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信息,定期與下轄人民銀行縣支行、相關銀行機構進行座談交流,定期走訪調研扶貧企業,深入貧困地區開展扶貧宣傳活動,及時掌握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信息和動態變化。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金融精準扶貧工作臺賬,有力推動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有序開展。
3.做足繡花功夫,著力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助力脫貧攻堅。一是著力推動扶貧再貸款發放實現突破。通過積極與人民銀行沈陽分行溝通貧困縣摘帽后扶貧再貸款的運用方式,制定扶貧再貸款政策要點手冊,組織兩縣人民銀行及轄內各金融機構分別召開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培訓會,指導桓仁縣農商行改善經營狀況,盡早達標扶貧再貸款借用條件等措施,推動桓仁縣內符合條件的銀行機構借用扶貧再貸款。特別是為推動桓仁縣錦銀村鎮銀行借用扶貧再貸款,多次進行政策推介引導、走訪調研和現場督導,多次約見其負責人開展針對性政策輔導推動,組織該行共同調研涉農企業,搭建銀企扶貧對接平臺。2019年9月,該行成功借用30萬元扶貧再貸款發放精準扶貧貸款,帶動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二是做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的推廣使用。通過制作《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一覽表》,組織召開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培訓會,便于銀行機構及時申請使用央行貨幣政策工具。推動縣域相關銀行機構努力改善經營指標,盡早達到支農、支小再貸款申請使用條件,為“三農”經濟發展提供更多信貸支持。
4.加強調研走訪,著力破解難題。多次調研轄內本溪縣、桓仁縣銀行機構,扶貧企業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場對接扶貧金融需求,有效解決實際問題。如本溪縣扶貧企業武興農牧場獲得的沈本農商行累計2500余萬元優惠貸款將到期結清。中支獲悉相關情況后,立即走訪該企業,了解生產經營情況,并組織本溪縣同盛村鎮銀行進行銀企對接,及時為該企業提供了同等規模的優惠信貸支持。
5.積極發展普惠金融,努力提高農村地區和貧困人口的金融服務水平。成立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全市銀行機構繼續深化農村地區支付環境建設。截至2020年6月末,全市各銀行機構在農村地區設有營業網點104個,開設助農取款服務點333個,助農取款服務的行政村覆蓋率達到100%。
二、本溪市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扶貧再貸款使用規模有待進一步擴大。本溪市扶貧再貸款發放雖實現突破,但發放規模較小。一方面是桓仁縣個別法人銀行機構經營狀況較差,難以達標扶貧再貸款申請使用條件;另一方面是符合條件的法人銀行機構目前儲備的優質扶貧主體、扶貧項目較少,導致其申請使用扶貧再貸款規模較小。
2.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創業能力有限,抑制了金融精準扶貧貸款發放。尚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多身患疾病、喪失勞動能力且受教育水平較低,抑制了銀行機構發放個人精準扶貧貸款的意愿,也抑制了企業、合作社、專業大戶等扶貧主體通過吸納其就業帶動扶貧的意愿。
3.風險緩釋和貼息補貼機制尚待完善。本溪縣、桓仁縣政府部門雖均已設立扶貧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但僅與個別銀行機構合作,且使用率較低,政策引領和杠桿撬動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同時,由于近年來地方經濟增長放緩,地方政府財力有限,對銀行機構發放精準扶貧貸款給予貼息補助的意愿和能力不足。
4.金融精準扶貧成果有待進一步穩固。雖然本溪市貧困縣已摘帽,貧困村已銷號,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消除,但是精準脫貧長效機制尚不健全,脫貧基礎仍需穩固。
三、推進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對策建議
1.加強窗口指導,推動銀行機構擴大再貸款使用規模。一是積極推動地方法人銀行機構開展央行內部(企業)評級工作,確保符合條件的銀行機構及時獲得再貸款支持。二是要求符合條件的法人銀行機構積極借用扶貧再貸款資金發放貧困地區涉農貸款,有效推動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和貧困人口創業就業。三是繼續督導相關銀行機構改善經營狀況,提升涉農信貸比例,盡早達標政策要求,盡快申請使用扶貧再貸款、支農再貸款助力脫貧攻堅。
2.構建金融扶貧長效機制。一是繼續定期召開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專題會議,指導金融精準扶貧工作靶向精準、持續推進。二是各銀行機構繼續以產業帶動、大戶帶動、扶貧小額信貸等為主要抓手,保持精準扶貧貸款投放力度。三是扶貧小額信貸要堅持戶借、戶用、戶還,精準助力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產致富,同時要做好風險防范與化解工作。
3.完善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風險防范和分擔機制。一是成立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為各類扶貧主體和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增信服務。二是政府部門要完善扶貧貸款風險補償與分擔機制,與銀行機構一起科學合理地確定風險補償金的放大倍數和損失分擔比例。同時,扶貧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應考慮與更多銀行機構開展合作,并確保有效運行。三是政府部門應合理安排資金,保障金融精準扶貧貸款貼息支持力度。
4.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助力脫貧攻堅。一是鼓勵銀行機構建立完善白名單審批制度,積極推廣“惠農e貸”“云稅貸”等信用類融資產品。二是鼓勵銀行機構積極與省農業擔保公司合作發放涉農貸款和精準扶貧貸款,合理降低農村信用戶、信用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三是銀行機構要適當下放審批權限,在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簡化審批流程,合理確定精準扶貧貸款的額度、利率和期限。
5.保證金融精準扶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一是繼續做好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情況分析對接工作。對于未脫貧但具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銀行機構應積極發放產業扶貧貸款,支持扶貧主體帶動其實現脫貧增收。二是加大對已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關注力度,鞏固已有扶貧成果,保證脫貧不脫政策,防止已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返貧。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本溪市中心支行)
責任編輯:梁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