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摘 要 隨著我國工業經濟的持續發展,爆燃類危化品產業近些年來呈現出飛速發展的態勢,且爆燃類危化品的種類越來越多,也經常發生燃燒、爆炸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等災難性后果,威脅著社會秩序和人們的幸福安寧。爆燃類危化品事故處置技術要求高、專業性強,本文對爆燃類危化品特性、事故救援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以及事故救援對策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燃爆類危化品;救援困難和挑戰;救援對策
1燃爆類危化品特性及事故的危害
(1)什么是燃爆類危化品。燃爆類危化品又被稱為危險品,從它的語義上我們可以看出,它本身是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同時還具有強腐蝕性、有毒和放射性等性質。這類物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熱、撞擊等特定情況下,能夠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使周圍壓力急驟上升并發生爆炸,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甚至在較大范圍內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對國家財產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1]。
(2)燃爆類危化品事故的危害。燃爆類危化品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等過程中如不注意,極易引發泄露、火災、爆炸事故,導致人員傷亡、急性中毒和窒息,甚至致癌,同時造成財產損失。燃爆類危化品事故仍然是當今世界上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如2015年的“8.12” 天津港濱海新區危險品倉庫爆炸事故造成遇難者173人,受傷367人,直接經濟損失達到700多億元,所造成的傷亡人數、經濟損失及社會影響成為歷年來危化品事故之最。2020年“6.13”浙江溫嶺槽罐車爆炸事故,造成了20人遇難,24人受傷。燃爆類危化品發生的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在發生事故之后,如何進行及時有效的救援,會遇到哪些問題,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2燃爆類危化品事故救援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1)難以形成科學的聯動處置機制。燃爆類危化品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單純地靠一個部門或單位的力量是很難完成一系列救援任務的,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需要調動消防、公安、交警、環境、氣象、醫療等多個職能部門。但是因為在平常的工作狀態下,每個部門都是相互獨立的,具有自己內部的一整套完整的處理事故的體系。對于多部門的聯勤聯動很少考慮,因此在這種事故發生之后,大多數情況下是現場臨時成立一個現場聯合指揮部,每一個部門都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正是因為也是臨時形成的這種聯動機制,這種機制會出現一些職責不明確、機制不完善、針對性不強以及側重點不同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對事故的救援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影響救援的效率[2]。
(2)專業知識缺乏,救援經驗不足。在處理這些燃爆類危化品事故的過程當中,救援人員由于年齡、學識、工作年限等各方面的差異,有些人對這些危化產品的認識還不夠,缺乏一些相關的專業知識,對燃爆類危化品的性質及事故救援相關知識掌握得還不夠深入,對危化品的種類、工藝流程及儲存形式不熟悉;有可能會造成不準確的判斷。根據世貿組織統計,這些化工類的物品已經達到60多萬種,而且每年還在不斷增加。救援人員如不及時掌握這些物品的信息,一旦發生事故,有可能會導致救援效率不高,甚至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3)事故救援處置難度大。燃爆類危化品它本身就會伴有易燃、易爆以及一些化學品泄漏的危險,在這類事故發生的時候,常伴有猛烈的燃燒,造成火災、爆炸、中毒等一系列連鎖化學反應,有的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它波及范圍比較廣,容易造成一些次生災害,嚴重污染環境。而且,這類事故的發生往往都具有不確定性。如事故現場道路不熟悉,路途相對較遠,再加上一些交通問題,導致從事故發生到救援人員到達現場需要一定的時間,會錯失事故搶救的最佳時機。由于這類危化品生產、儲存一般是在一些偏僻的地方,現場的基礎設施不太完備,給供水滅火等帶來較大影響。因此這類危化品的事故救援,通常來說救援效率是比較低的,現場處置難度較大。
3燃爆類危化品事故救援對策分析
(1)建立聯勤聯動機制。要建立健全多部門聯勤聯動機制,各部門分工要明確,平時要加強聯合拉動演練,以提高這類事故發生時的多部門之間協同配合作戰能力。根據不同部門的獨特優勢,結合現場處置能力的優缺點進行合理的分工,明確這類事故發生時處理的職責,進行有效的指揮,提高救援的效率[3]。
(2)強化技能培訓。強化燃爆類危化品事故救援相關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尤其要考慮到救援人員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高他們在危化品事故救援過程中的相關知識水平。突出理論培訓工作,加強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熟練掌握相關危化品的性質,同時做好相關安全應對措施,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開展救援工作。
(3)準確偵察災情信息。要做好前期偵察工作,準確掌握災情信息,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消耗和誤判。在遇到這類危險事故救援時一定要問清災情情況,通過詳細的詢問,掌握事故發生的具體地點、危化品的種類以及它的存儲量等情況,要與現場保持及時暢通的通信聯絡。根據現場的情況,針對性的調派處置過此類救援事故的專業隊伍和裝備器材,請化工專家和單位工程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指導,科學評估事故安全狀況和現場應急處置能力。
同時要做好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地滿足救援現場需要。
(4)使用新型技術裝備。借助新型技術裝備參與燃爆類危化品事故救援工作。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在處置一些燃爆類危化品事故時,越來越多的新型裝備被投入到現場的救援工作當中去,如無人駕駛消防車、滅火機器人、無人機等設備,尤其是無人機的使用,可以觀察到一些現場看不到的情況,通過搭載偵察檢測儀器,能夠偵測化學品泄漏的范圍、數量、性質等情況,從而為救援人員判定事故災情的嚴重性提供依據,也可以航拍到現場的畫面,為現場救援指揮工作提供參考,促進現場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4]。
參考文獻
[1] 矯冠瑛.石油化工企業危化品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構建[J].安全,2018(8):12-15.
[2] 金靜,張金專,王蕓,等.易燃危險化學品火災事故調查技術數據庫構建[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8(3):137-140.
[3] 曹鵬波.危險化學品公路運輸事故情景構建與應急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2017.
[4] 孫玉葉,復登友.危險化學品事故救援與處置[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