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俊 胡曉云

【摘 要】目的:探析對急性左心衰患者應用BiPAP無創通氣治療對其氧合指數、血清BNP指標影響。方法: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確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確認符合選擇標準后隨機數字表完成分組,各組有30例,分別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接受常規急性左心衰竭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BiPAP無創通氣干預。比較兩種治療方案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氧合指數、血清BNP及臨床療效。結果: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3天、7天不同時間段檢測兩組患者氧合指數(PaO2/FiO2)、血清BNP指數,治療后均有所改善,觀察組治療后各時間段所得數據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評價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86.67%顯著高于對照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聯合BiPAP無創通氣治療對于進一步改善患者病情有積極影響,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BiPAP無創通氣;急性左心衰竭;氧合指數;血清BNP;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6【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139-01
急性左心衰竭屬于臨床發病率相對較高的危急重癥,患者因肺循環長時間異常充血狀態而誘發肺水腫、急性肺淤血癥狀,有較高的致死率,該病致死的風險在于病情惡化導致難以糾正的低氧血癥,收治患者大多數需要接受機械通氣治療,預后效果不如人意[1]。我院經臨床實踐探索并結合相關文獻研究,自2018年對收治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規積極對癥治療基礎上聯合BiPAP無創通氣干預措施,對病情的控制及患者預后產生積極影響,現將收治患者資料整理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確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隨機數字表完成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組有30例。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在58-82歲間,平均(70.56±5.84)歲。觀察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在57-81歲間,平均(70.15±5.61)歲。所有患者入院時存在嚴重呼吸困難、發紺癥狀,檢查提示兩側肺部濕啰音超過50%,脈搏氧低于80%。對上述涵蓋相關基線數據應用專業軟件SPSS20.0分析,提示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作對比。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并確認病情后立即給予積極急性左心衰竭對癥治療,措施如下:硝酸甘油/硝普鈉藥物擴血管,緩解心臟后負荷;給予呋塞米藥物緩解心臟前負荷;西地蘭以改善肌力;給予氨茶堿以確保氣道通暢。根據病情需要確認是否應用鎮靜藥物。
對照組在上述給予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聯合面罩吸氧治療。
觀察組在上述給予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聯合BiPAP無創通氣治療,將呼吸頻率參數設置為每分鐘15-20次,呼氣壓參數調整在8-16cnH2O間,氧濃度參數調整在28%-35%間,每天為患者應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3次,每次時間在2-5h間。在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反應,合理調整參數以及通氣時間。
兩組患者治療療程均為7天。
1.3觀察指標
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3天、7天不同時間段檢測兩組患者氧合指數(PaO2/FiO2)、血清BNP指數,患者于清晨空腹狀態下接受動脈血收集,前者應用動脈血氣分析計算,后者檢測方法選放免分析法[2]。
1.4統計學方法
對需要對照分析數據輸入專業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所得結果P<0.05,統計學處理數據存在顯著差異。
2 結果
2.1氧合指數、血清BNP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氧合指數、血清BNP指標均有所改善,觀察組治療后各時間段所得數據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請見表1。
3 討論
氧合指數(PaO2/FiO2)是臨床判斷肺氧合狀態的常用指標,也是臨床常用于判斷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病情控制、預后質量的重要指標,和血清BNP均有突出的臨床參加價值,在本次研究中對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第3天及第7天不同時間段對氧合指數及血清BNP指標進行檢測,表1數據提示了聯合BiPAP無創通氣治療后患者相關指標改善幅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在表2數據對療效比較中,可知聯合BiPAP無創通氣治療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病情緩解情況更具優越性。
無創正壓通氣使用雙水平氣道內正壓通氣方式,通過鼻罩、面罩與無創呼吸機相連接,無需對患者進行有創侵襲操作,通過對吸氣、呼氣壓力調整來改善患者通氣量。無創正壓通氣為患者治療機制如下[8]:患者在能夠自主呼吸前提下人為加以氣道正壓來幫助患者提高呼吸效率,增加呼氣壓可以更好的發揮呼氣末正壓效果,內源性呼氣末正壓可誘發呼氣功耗增加抵消從而達到改善呼吸肌疲勞的作用,讓呼吸肌狀態緩解且對肺順應性產生積極影響。呼氣末正壓另一個作用在于對通氣血流比、氣體分布有良好的調整效果,可降低發生氣道坍塌風險[3]。
綜上所述,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聯合BiPAP無創通氣治療對于進一步改善患者病情有積極影響,面罩/鼻罩通氣不對患者造成侵襲影響,具備操作要求低、保障患者耐受性等優勢,值得于各層醫院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鐵志.納洛酮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竭臨床評價[J].中國藥業,2019,28(4):70-72.
[2] 于剛.觀察急性重癥左心衰竭患者早期輔助無創正壓通氣的療效[J].當代醫學,2020,26(2):84-86.
[3] 謝育華,歐陽杰安.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應用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9,32(6):1394-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