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飛 胡秀玉

【摘 要】目的:對比分析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和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效果。方法:選取到本院接受治療的腎結石患者按照手術方式不同分成兩組,對照組采取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觀察組采用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明顯比對照組少,但是其手術時間比對照組長;結石直徑≤2.0cm時,兩組清石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結石直徑>2.0cm時,觀察組的清石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值<0.05)。結論:結石直徑≤2cm,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效果顯著,直徑>2cm,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效果更加理想。
【關鍵詞】腎結石;碎石術;效果;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69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169-01
前 言
臨床上對腎結石患者治療常用的手術包括經皮腎鏡碎石術、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和腹腔鏡下取石術、開放式取石術以及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等等[1],其中開放式取石術和腹腔鏡下取石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面積較大,出血量多,而患者結石較大時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進行治療需要多次反復碎石,效果并不理想。現今對腎結石患者治療常采用微創手術進行,包括經皮腎鏡碎石術和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本文通過對比分析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和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效果,為臨床治療腎結石提供參考性建議。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到本院接受治療的腎結石患者70例進行研究,按照手術方式不同將接受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的患者分為觀察組,接受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的患者分為對照組,每組35例。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結石直徑0.8-2.9cm,平均直徑(1.70±0.38)cm;觀察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在49歲以上,結石直徑0.7-2.9cm,平均直徑(1.71±0.39)cm,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p值>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第一步:患者俯臥,進行全身麻醉,利用B超定位腎盞,用18G針穿刺;第二步:在腎集合系統處置入導絲,然后穿刺針退出,沿著導絲用12F筋膜擴張器擴張通道,令尿液排出后擴張器退出;第三步:再次置入筋膜擴張器同時將合適的金屬鞘管套入腎集合系統,采用超聲輔助進行碎石和清石。第四步:雙J管和腎造瘺管留置,術后第三天把腎造瘺管拔除,術后1個月再拔除雙J管。
觀察組采用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第一步:取截石位,進行全身麻醉,從尿道插入輸尿管硬鏡用來觀察尿道、膀胱情況及病變類型;第二步:組裝輸尿管軟鏡,完成后進入膀胱,在輸尿管開口處置入導絲,沿著導絲將輸尿管軟鏡置入到腎盂;第三步:退出導絲,并尋找結石。第四步:結石部位和數量清晰確定后插入合適的鈥激光光纖,光纖能量為1-1.5J,頻率為10-25Hz,用光纖直接擊碎結石,然后擠壓水管將碎石沖出。第四步:用輸尿管軟鏡核查無結石殘留后將其退出,留置導尿管,術后使用抗生素以免感染。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和清石率。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尿外滲、血尿、感染、高熱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
文中數據分析用SPSS20.0軟件處理,分析結果用P<0.05表示對比數據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
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明顯比對照組少,但是其手術時間比對照組長;結石直徑≤2.0cm時,兩組清石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結石直徑>2.0cm時,觀察組的清石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詳見下表1。
3 討論
腎結石治療以手術為主,目的在于徹底清除腎臟內的結石。傳統采用的開放式手術常會累及腎臟及其周圍組織,創傷面積和出血量大,并且術后并發癥多。因此臨床上常采用微創手術如經皮腎鏡碎石術和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腎結石。其中經皮腎鏡碎石術可以說是治療復雜腎結石的金標準[2],尤其是治療結石直徑大于2cm的效果顯著,但其出血量大。而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采用超聲輔助,直視輸尿管內情況,其出血量少,但對于直徑大于2cm的結石清石效果不佳。
本文研究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明顯比對照組少,但是其手術時間比對照組長;結石直徑≤2.0cm時,兩組清石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結石直徑>2.0cm時,觀察組的清石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在臨床治療腎結石患者時,結石直徑≤2cm,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效果顯著,直徑>2cm,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效果更加理想。
參考文獻
[1] 李杰.對比分析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4):71-72.
[2] 金佰成.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