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妍

【摘 要】目的:通過對透析患者跌倒發生危險因素的評估,探討預防跌倒發生的護理措施,從而降低由于發生跌倒產生的不良后果。方法:我中心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75例透析患者,運用Morse跌倒評估量表進行跌倒風險評估。結果: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與年齡、肌肉力量、步態和平衡失調、脫水量、血壓異常及服用降壓藥物等因素,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75例患者中,跌倒零危險5例,占6.6%;跌倒低度危險43例,占57.3%;跌倒高度危險20例,占26.7%結論:針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運用Morse跌倒量表進行跌到評估,結果發現透析患者均屬于跌倒高危人群,通過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從而減少了跌倒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血液透析,跌倒評估,護理,干預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258-01
血液透析患者通常合并多種疾病,是發生跌倒的高發人群。通過對透析患者跌倒發生危險因素的評估,探討預防跌倒發生的有效護理對策,從而減少跌倒事件的發生。我中心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對75例透析患者進行跌倒危險性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從而提高醫護人員、患者、家屬或陪護人員的防范意識,有效地預防跌倒的發生。現將方法介紹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透析中心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對75例血液透析患者進行評估,均為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例,占59%,女性患者31例,占41%。年齡在65歲以上,31例,占51%。,原發病分別是:糖尿病腎病43例,高血壓腎損害16例,慢性腎炎7例,藥物性腎損害2例,多囊腎2例,紫癜腎1例,IgA腎病1例,狼瘡性腎炎1例,梗阻性腎病1例、Alport綜合征1例。
1.2 方法
1.1.1 患者首次透析時采用Morse跌倒量表進行評估。評估分值為跌倒零危險患者,如發生病情變化時隨時評估。跌倒低度危險患者每季度進行評估,跌倒高度危險患者每周進行評估。
1.1.2 運用Morse跌倒量表進行評估運用Morse跌倒量表(Morse Fall scale,MFs)[1]
評估MFs的內容及評分標準:①近期有無跌倒記錄:患者無跌倒記錄為0分,有跌倒記錄為25分。②醫療診斷是否多于1個:否為O分,是為15分;③步行時是否需要幫助:不需要任何幫助為0分,需要借助拐杖、助步器或手杖為15分,安裝有輔助裝置為30分。④是否接受靜脈注射治療:否為0分,是為20分;⑤精神狀態:具有自主行為能力為0分,無自主行為能力為15分;⑥步態/移動:行走時保持頭筆直,胳膊在身體兩側自由擺動為0分;行走時雖駝背但是能夠自主抬頭,或借助助步器行走,步態短小為10分;無力抬頭,必須借助輔助設施或旁人的幫助才能從椅子上站立或行走,步態短小、拖曳或使用輪椅為20分。
以上6項評分之和O~24分為跌倒零危險;25~45分為跌倒低度危險;≥45分為跌倒高度危險。[1]
2 結果
3 討論
3.1跌倒是指突發、不自主的、非故意的體位改變,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按照國際疾病分類(ICD-10)對跌倒的分類,跌倒包括以下兩類:(1)從一個平面至另一個平面的跌落;(2)同一平面的跌倒[2]。
3.2發生跌倒的危險因素
3.2.1內在因素:包括年齡≧65歲;意識障礙;定位能力;步態和平衡失調;精神狀態改變;曾經發生過跌倒、墜床;視力下降;肌肉骨骼病變;急慢性疾病[3-4];本人性格和心理因素;失眠問題[5]等。由于人口老齡化,評估發現年齡≧65歲的透析患者30例,占評估總數的40%。老年人反應遲緩,靈活性降低,步態紊亂,平衡功能失調,肌肉萎縮功能減退,長期受慢性疾病的影響,心理及精神長期處于欠佳狀態,均影響患者的行動能力是發生跌倒的危險因素。
3.2.2外在因素:病室或房間、浴池缺少輔助設施、無陪護人員、衣褲或鞋不合適、床或床檔設計不合理,使用不當、地面有障礙物或濕滑、光線暗等原因。
3.2.3疾病相關因素:血液透析患者由于急慢性的病理改變,影響人的感覺輸入,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和骨骼肌力量的協調[6]、設定的干體重過低、超濾速度過快引起的透析低血壓的發生、中重度貧血、腎性骨病、皮膚瘙癢及低血糖的發生都是造成跌倒的危險因素。
3.3根據以上相關因素,制訂相應的干預措施
3.3.1加強透析患者防跌倒的健康宣教:
責任護士通過文字、口頭等方式向患者介紹透析中心環境,跌倒的防范措施及可能導致的傷害。通過評估可知,跌倒低度危險患者占57.3%;跌倒高度危險患者占26.7%,因此透析患者均屬于跌倒的危險人群,他們存在不同程度的步態平衡失調、肌肉無力等現象需要借助助行器或輪椅來院治療;在透析過程中,又存在機體通過管路與透析機連接導致的活動受限;透析治療出現并發癥如:肌肉痙攣、皮膚瘙癢、透析低血壓;治療結束后,起床站立行走等均為跌倒發生的相關因素。因此,加強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屬知曉發生跌倒的關鍵環節,可以有效地防控跌倒事件的發生。
3.3.2定期評估,消除安全隱患
1.1.3 首次透析患者采用Morse跌倒量表進行跌倒風險評估,對于病情發生變化的患者隨時評估,評分為低度危險患者每季度評估,評分為高度危險的患者每周透析治療均進行評估。針對跌倒高危險患者進行特殊標識標記。
3.3.3正確評估干體重 指導患者嚴格控制體重的增長,對于容量負荷過重的患者透析期間應限制鈉鹽和水的攝入量,控制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超過干體重的5%。體重增長過多、超濾速度過快均引起透析低血壓的發生,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
3.3.4保持病區內環境清潔,光線充足,地面干凈不濕滑,地面擦拭避開患者上下機高峰時段,并使用警示牌做好提示;對行動不便患者提供輪椅,并指導患者家屬正確使用;對于肢體活動障礙患者上機后使用床檔予以保護;對于年老、活動障礙的患者定時協助翻身,擺放舒適的臥位;穿大小合適的衣褲及鞋;透析結束后,指導患者起床三部曲,即三個30s(拔針平臥30s、起來后坐30s、走前站立30s);
3.3.5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科內制訂跌倒的應急預案,護士長定期組織護士培訓和演練。針對發生跌倒的事件,及時記錄跌倒的時間、地點、發生跌倒的部位,進行分析討論制訂相應的措施減少跌倒的再次發生。
4 結論
通過使用跌倒評估量表評估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風險,根據評估結果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減少了透析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從而減輕了透析患者的痛苦,提高了透析患者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Rene S,Koen M,Hugo B,et al.Fallprevention in a Swiss acute care hospital setting[J]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2006,32(3):13-22
[2] 李毅、同瑞玲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的護理進展 2018 21-008
[3] 庫洪安.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及對預防跌倒的認知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05,5(9):1~3
[4] 王鳳英.醫院突發事故的預防與急救[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3,22(5):201~203
[5] 余洪艷,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睡眠狀況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5,5(3):17-19
[6] 李現東、吳雪雁、賈宗嶺。長期應用可必特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觀察[J].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25(3):49-50.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