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
摘要: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是資本的本性,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商業競爭無時無刻不在,因此,企業要想保有競爭優勢、實現在商海博弈中穩健有序發展,就必然要致力于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而企業要實現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就必須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運行體系中,人是推動企業向前發展的唯一能動要素,因而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高低、管理策略科學與否,能夠對企業經濟效益的獲取能力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關鍵詞:經濟效益;人力資源管理;重要性;市場經濟環境
一、人力資源管理概念闡釋
人力資源管理,英文譯作“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在業界常常以“HRM”為代稱。從理論上講,所謂的“人力資源管理”,指的是組織機構通過運用現代化管理方法,對其內部人力資源所采取的有目的性的培訓、組織、調配等一系列行為,借此促成組織內部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實現配置上比例最佳,并對組織內部人力資源的思想、心理、行為等進行科學的疏導、引導和協調,由此促使組織內部人力資源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最充分的發揮,進而促成組織機構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實現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從而使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能夠最大程度滿足組織機構當前及未來的發展需要,推進組織機構管理目標的實現,促成人力資源個體發展規劃與組織機構總體發展規劃相一致。從以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性描述中可以看出,它與傳統人事管理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它是在繼承傳統人事管理的基礎上對傳統人事管理的豐富、完善和發展,因此,也可以把人力資源管理看作傳統人事管理的升級版。根據目前學術領域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情況,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內容主要包含這樣六個方面,分別是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和勞動關系管理等。
二、基于經濟效益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解析
(一)促進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趨于最大化
人力資源管理的對象是人,是企業員工,是企業最基本的組織細胞,并且人是企業經濟活動中唯一具有能動力量的生產力要素。由于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能給員工帶來以企為家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從而充分有效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因而能夠推動企業經濟效益趨于最大化。關于人力資源管理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在常規情況下,企業員工實際作用在工作上的能力只相當于他所具備的全部工作能力的30%-40%,但是如果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科學合理,能將員工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出來,那么員工實際作用在工作上的能力就可以占到他全部工作能力的80%-90%。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二)增強企業經濟效益可持續獲取能力
在市場經濟運行體系下,企業開展經濟活動所依賴的資源主要有三種,即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其中人力資源在這三項資源中居于首要位置,這是人力資源所具有的與生俱來的能動性使然。話題回到人力資源管理層面,一方面,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能把大批高端人才招至企業大旗麾下,為企業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補充人才儲備;另一方面,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還能有效培養企業員工的職業素養,提升企業員工為企業工作的忠誠度,所以說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可以增強企業經濟效益可持續獲取能力。
(三)促進企業預設經濟目標盡早盡快完成
企業在經濟活動過程中,通常既要預設一個長期經濟目標,又要預設一個檔期內的短期經濟目標,在企業長短兩個經濟目標的完成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都至關重要。比如,在短期經濟目標完成過程中,企業通過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可以更好地掌握每個員工的工作個性、職業技能、知識結構等工作要素,從而把他安排到最適合的崗位上去,使他的職業偏好得到最好的匹配,使他的崗位價值得到最好的體現,這有助于企業短期經濟目標更快完成;又如,在長期經濟目標完成過程中,企業通過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可以招聘到更多的業界精英投身于未來的經濟發展中,增加未來經濟發展預備人才存量,使未來經濟發展后繼有人、薪火相傳,這樣企業就有效規避了可能出現的人才斷檔對未來經濟發展的影響,從而促進長期經濟目標盡早盡快完成。
(四)促進企業商業競爭能力不斷提升
有市場就會有競爭,有競爭才會有創新、有進步、有發展。企業要不斷增強經濟效益獲取能力,要不斷推動經濟效益趨于最大化,就必然要投身于殘酷而火熱的商業競爭中來,這是經濟運行規律的客觀性使然,也是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對此,企業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直面競爭、參與競爭,敢于在競爭中爭強好勝,并從競爭中為自己贏得獲取經濟效益的優勢。21世紀發生在企業之間的任何一種競爭,都可以將其歸集到人才之間的競爭上來,因此,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的優劣,對企業能否贏得商業競爭優勢、能否在商業競爭中略勝一籌,可謂極其重要。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夠為企業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優秀員工隊伍,因而能夠為企業商業競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補充競爭動力,進而能夠推動企業人力資本不斷增值,助力企業人力資本不斷擴張,從而促進企業商業競爭能力不斷提升。
三、基于經濟效益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一)樹立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這是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提升的先決條件,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企業管理層尤其是企業高管要加強對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學習,要從意識領域認識到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獲取經濟效益的深遠意義,為企業員工做出表率、做出示范;其次,企業要加強對員工的政治教育工作,要樹立員工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要讓正能量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不斷傳遞;最后,企業要構建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思想體系,明確企業經濟活動過程中員工作為第一生產力要素的重要性,尊重員工的工作感受,為員工做好職業規劃,爭取實現員工個人價值與企業經濟效益的雙贏。
(二)營造寬松公平的人力資源發展環境
營造寬松公平的人力資源發展環境,有利于讓員工在工作時產生愉悅心理、讓員工的工作潛能得到有效挖掘,因而有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獲取。營造寬松公平的人力資源發展環境有兩個關鍵點:一是薪資待遇,二是職業規劃。首先,在薪資待遇方面,企業要保證制定的薪酬體系標準與其他同行業企業的標準相比略具優越性,或至少不能低于其他同行業企業的標準,這樣企業才能提升員工對企業工作的滿意度,企業才能留住人才;其次,在職業規劃方面,人總是有上進心的,員工總是有進取心的,如拿破侖所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此,企業要留住人才,除了要給予他們優渥的薪資待遇,還要為他們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如經常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組織一些有計劃的培訓活動,使他們的工作技能得以不斷更新;為有管理能力的員工創造公平的職務晉升機會,讓他們感到為企業工作有發展空間。無疑,寬松公平的人力資源發展環境,定會讓企業員工的忠誠度得到提高。
(三)加強對人力資源培訓實效的關注
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不但新入職員工需要培訓,老員工同樣也需要培訓,道理再簡單不過: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企業員工需要不斷充電,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能,這樣才能勝任崗位工作。培訓工作的重點在于時效性的取得,在具體培訓中,企業需重點關注這樣兩方面工作:一是嚴格檢測培訓效果,即每次培訓結束后,要對培訓的內容進行考核,考核成績要納入員工的績效評定工作中,并與其薪資待遇掛鉤,防止個別員工在培訓中偷懶,減少培訓工作“回爐再造”;二是建立培訓效果反饋機制,即每期培訓結束后,先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然后根據評估結果查找差距和原因,并及時向上一級組織機構反饋,為后面的培訓工作提供參考。
(四)促進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發展
企業文化是對企業在長期經濟活動實踐中所形成的,為企業全體員工所共同認同并自愿遵守的,具有本企業自身特色的價值觀念、發展理念、企業精神、職業操守和行為規范等的統稱。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靈魂,是引領企業前進的燈塔,推動著企業不斷發展進步。通常來說,企業文化滲透于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面、各個維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現與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發展,必將促進人力資源管理向心力和凝聚力顯著增強。而在具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應把握好這樣兩方面內容:一是要與企業的具體經濟活動實踐相結合,要保證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文化融合發展,樂于為廣大員工所接受,這樣才有助于企業經濟效益獲取能力的提升。二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融合發展氛圍,人力資源管理要注重對員工企業文化的灌輸和培育,以讓員工的精神在文化建設中得到淬煉;反過來,企業文化建設也要注重對人力資源管理重要性的強調與詮釋,以促進人力資源管理能動性在企業經濟效益獲取中得到最好發揮。
由以上可知,企業要提升經濟效益獲取能力,就必須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只有在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的前提下,企業經濟效益獲取能力的提升才會有所保證。
參考文獻:
[1]馬學琴.淺談我國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5,34(36):41-43.
[2]杜杰.通過強化人力資源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措施[J].時代金融,2018(36):104-105.
[3]李慧.人力資源管理在助力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上的路徑思考[J].全國商情,2014(31):31.
[4]丁潤偉.淺談企業經濟效益和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J].商場現代化,2018(1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