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湘暉
摘 要:面對多元化的生源結構、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以及大數據信息化時代的設計類專業的新變化,迫切需要通過基于分層分類的“社會服務型設計實戰班”教學模式的研究,作為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從而找準分層分類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關鍵詞:多元化生源結構;社會服務型設計實戰班;分層分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0-0-02
一、當前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分層分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現代分類分層教學起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1868年美國教育家哈里斯推出“強性進度制”,要求按測試后成績將學生分三個層級,這是最初的分層教學。到了20世紀20年代,美國教育家華盛朋創立了以教師經常深入學生中,根據“時、事、人”進行個別分類分層指導為根本特征的“文納特卡制”。同時期美國帕克赫斯創立了“道爾頓制”,提倡個別化教學。20世紀70年代教育家布盧姆認為教育不應滿足小部分學生學會的東西,應當分類分層使所有學生受益。2003 年教育心理學家凱斯爾等開發了分層教學模式。除此之外,英國、法國、德國等眾多國家在分層分類教學上都有很好的實踐,但研究的對象大多都以中小學生為主。因國情不同,所處的發展時期與發展機遇不同,國外研究高職類學校的分層分類模式甚少。國內研究分層分類教育的課題及論文很多,大多數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課程層面,班級管理層面。沒有將分層分類教學模式深入到專業群的建設與發展上,沒有緊密對接市場,對分層分類教學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尤其是當前針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群,具體的分層分類模式探索甚少。[1]
二、分層分類教學的“社會服務型設計實戰班”教學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多元化的生源結構。生源結構的變化給高職院校帶來的影響尤為顯著,目前,廣東省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來自學考、自主招生、3+證書、高考。生源構成的多元化帶來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的差異及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的不同,導致高職院校很難有效地組織和實施統一的教學活動,教學質量難以保障?!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文件,以及《廣東省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的出臺,對當前高職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指出將完善招生機制,未來將積極招收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等企業在職人員、退役軍人等。生源的結構將發生更大的變化,教學模式、教學質量將面臨更大的挑戰。[2]
職業教育是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結合最緊密的教育類型,社會服務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文件,以及《廣東省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對高校的社會服務要求不斷提高。明確提出要高職院校要服務行業企業,不斷提高職業院校社會服務能力。并提出政策措施支持職業院校開展社會服務,支持職業院校通過開辦企業或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開展社會培訓、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而當前高職院校在社會服務能力方面還有很多不足,亟須通過強化實踐教學提高社會服務能力。[3]
專業的壁壘越來越模糊,設計跨界融合已是大勢所趨。大數據信息工業革命到來,很多問題已經不能光靠一個專業能夠解決,需要多學科、多專業的整合,需要跨界合作。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室內、平面設計師,而是扮演一個綜合角色,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李的體系中,因此急需通過專業群的整合與發展不斷推進教學模式的改革。
三、分層分類教學的“社會服務型設計實戰班”教學模式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從當前高職院校設計類專業發展現狀出發,緊緊圍繞《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廣東省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 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作為研究的立足點與行動目標。
(二)根據市場最新發展動向,緊密結合從化區域經濟發展需求,整合專業群。聯合廣告、產品、動漫服裝專業構建“文創設計社會服務型設計實戰班”不斷挖掘區域特色;整合室內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構建“空間設計社會服務型設計實戰班”服務從化美麗鄉村建設。
(三)根據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制定教學內容,項目驅動教學、課程模塊化教學。根據學生學習能力情況,從大二(有一定的專業基礎)挑選優秀學生分別進入到兩個社會服務型設計實戰班。
(四)通過一年的跟班調查研究,從班級管理制度、課程設置、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學分互換、教學模式改進等方面全面研究分層分類教學的“社會服務型設計實戰班”教學模式的價值以及推廣意義。
四、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一)分層分類教學的“社會服務型設計實戰班”學生選拔機制與要點。探索實戰班學生選拔機制,實戰班不是從零基礎開始教學,學生必須要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從大二第一學期開始選拔。學生選拔除了專業基礎能力考核以外,還應考核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吃苦耐勞的意志力。除了選拔機制以外還要考慮班級學生退出機制,遇到學生中途退出或是考核不合格都需要制定相應的退出機制來盤活班級整體效能。[4]
(二)班級管理制度制定。班級管理兼顧學校制度,實行公司化管理模式。班級作業(項目)管理實行組長問責制,班級按項目流程分為方案設計組、方案表現組、施工圖深化組,每組項目由組長向設計總監(教師)負責??紤]到實戰班社會服務項目時間緊任務重等常態,涉及班級學生加班較多,需建立學生人身安全應急管理制度,充分保障學生學習工作安全。
(三)班級課程設置。班級課程設置要考慮要基于設計公司的工作流程進行課程提取與編排。以室內設計專業實戰班為例,室內設計公司項目主要分前期設計溝通階段、方案設計階段,方案表現階段,施工圖設計、施工落地五個階段。要從五個階段的工作能力要求中提取出每個階段的核心技能設置課程。前期方案設計溝通階段是需要跟客戶進行溝通交流的,對語言表達等能力要求很高,可以在此階段設置口才與禮儀課程。方案設計階段對創意與概念要求很高,可以設置創意思維與表達、手繪表現技法等課程。方案表現階段因客戶需要更加逼真與直觀的體驗,所以此階段需要設置3D、草圖大師等三維仿真模擬電腦軟件來讓客戶通俗易懂接受設計。方案落地階段因要圖紙才能施工,需要良好的工藝和材料才能使項目落地,所以此階段學生必須要掌握CAD施工圖深化設計和材料與構造課程知識。總之實戰班課程設置要基于設計工作流程進行科學編排。[5]
(四)校企合作,真實項目驅動教學,課程模塊化教學研究。通過校企合作,以企業的真實項目作為課程內容進行驅動教學。通過課程模塊化教學要把工作流程拆解仔細講解,更好地把設計流程有序的串聯起來,從而做到快速查漏補缺,不斷提高整個設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五)教師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研究。項目設計實踐教學需貫穿案例教學法和項目驅動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需進行角色轉變,以設計總監的角色管理班級學生,不僅要對整個項目跟蹤負責,而且還要定時對學生進行培訓,不斷強化學生設計能力。
(六)學分互換問題??紤]到實戰班公司化管理模式與學校課程沖突,需考慮建立特殊的學分互換機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實戰班課程與其他課程進行學分互換,最大限度打消學生顧慮使學生更好地進行項目實戰。
(七)教學評價體系標準的建立。教學評價是教學考核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學生考核需要聯合企業以及項目的業主(甲方)對學生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八)分層分類教學的“社會服務型設計實戰班”教學模式優勢總結。要及時對實戰班教學經驗進行總結,不斷把分層分類的設計實戰教學模式進行推廣,以幫助更多的學生快速提升專業能力,提高市場競爭力。
五、結束語
基于分層分類教學的“社會服務型設計實戰班”教學模式研究,創新之處在于在分層分類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深入分析當前職業教育發展最新趨勢,及時掌握設計類專業發展新動向而提出的創新實踐教學新目標新模式??赏ㄟ^以點帶面,帶動設計類專業的整體發展。有利于促進高職教育設計類專業教學模式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利于學生綜合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與市場接軌,不斷提高職業院校社會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柳青,張浩宇.招生多元化下高職分類分層教學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06):115.
[2]陳帥嘉.基于創新工作室項目驅動的跨境電商教學模式探索[J].高教論壇,2019(12):60-62+87.
[3]馬也騁.提升高職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社會服務功能的研究與實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21):47-49.
[4]劉小鳳.基于多元化生源的設計類軟件課程分層分類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3(05):40-44.
[5]劉炎,王侃.工科院?!胺謱咏虒W、分流培養、分類成才”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8(08):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