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虹
摘 要:當前學前專業舞蹈課程教學中存在教學方式陳舊,教學內容落后等問題,影響了課程教學效果。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提高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效果,調查了解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現狀,探討創新學前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模式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創新驅動;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11-00-02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齡前教育成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幼兒園階段實施素質教育,對義務教育階段具有奠基意義。學前教師師資主要源于各類高職院校,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質量影響學前教育質量。鑒于學齡前兒童特點,舞蹈對學前教育啟蒙作用有很大影響。研究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效果方法,能完善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理論,有利于學前教育發展。
一、學前專業舞蹈課程創新的意義
舞蹈是通過有節奏美化人體動作表達人內心世界,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藝術,將人體作為表現工具,通過節奏性經美化動作表達舞者的情感,使觀眾感受人生的高雅美,舞蹈具有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等功能[1]。幼兒期是心智發育重要階段,對其進行舞蹈教育能使幼兒身體運動技能得到協調發展,對幼兒品德培養有很大益處。可以鍛煉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
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對象是幼兒,設計課程內容必須符合學前兒童成長需要,但舞蹈教育實施是為引導學前兒童認識相關教育基本方法,教師可以深入了解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與舞蹈課程的關系,實現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幼兒教師必須具備全面的舞蹈理論知識,扎實的舞蹈技能,才能在舞蹈教學結合幼兒實際特點編排簡單的舞蹈,使幼兒通過學習演練達到美育目的。對學前專業舞蹈課程改革,有利于提升人才培養針對性。學前教育專業培養人才要從事幼師職業,舞蹈教學是教師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加強學前教育舞蹈課程改革非常重要,可以促進舞蹈教學與現代雪玲兒童教學事業協調發展。
高職院校是學前教育師資提供者,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質量影響學前教育質量,舞蹈課程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鑒于學前教育學生特點,舞蹈對學前教育啟蒙作用具有重大影響,創新學前專業舞蹈課程能完事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理論構建。我國對職前教育研究很多,大多數學者關注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舞蹈教學方法等方面,研究領域集中于高職舞蹈教學內容,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現狀實證研究較少,研究創新學前專業舞蹈課程教學對學前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體現在可以深入了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教學現狀,尋找提升教學水平的有效對策,組織職業大學舞蹈教學人員發現解決問題,為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改善提供依據。
現階段我國學前專業舞蹈課程教學不能滿足學生舞蹈學習需求,舞蹈教學發展緩慢,舞蹈教學相比幼兒教育發展落后,舞蹈教學模式相對單一,教學方式陳舊老套,缺乏創新性,導師教學對教育目的脫離,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目的是對幼兒教育行業服務,我國學前專業舞蹈課程教學內容基本為現代舞,缺少對民族傳統舞蹈的教學,必須對舞蹈課程教學進行改革。
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現狀
通過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調查,發現舞蹈課程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包括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單一陳舊,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等。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學前專業教學工作中僅關注整體培養方案,對舞蹈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對課程針對性等問題把握不理想[2]。導致舞蹈課程設置不合理,學生學習質量受到影響。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內容分為民間舞訓練等。實際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往往由于缺乏舞蹈基礎原因,導致展示舞蹈動作不理想。由于學生對舞蹈課程認識不充分,認為具備教學兒童舞蹈能力即可,對舞蹈課程學習不夠主動深入。由于課程內容設置不完善,導致學生舞蹈能力薄弱。學習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需要教師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調查發現大部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設置局限于傳統教學理念,舞蹈課程教學通常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導致課堂缺乏創新精神。[3]
學前專業舞蹈課程定位與舞蹈專業課程設置相似,導致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性質關注不足,只有將舞蹈課程融入學前教育專業培養中,才能達到預期人才培養目標。少部分高校學前專業未設置舞蹈課程培養培養方案,舞蹈課程內容無法滿足學生對舞蹈學習需求。雖然舞蹈教學直觀示范性的特征,但單一保持傳統教學方式不夠,可借助信息資源技術提升教學效果。教師習慣用遙控器播放音樂單一教學方式,缺乏對教學方式改進的意識。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考核基本通過學生舞蹈表演判斷學生學習情況,僅靠舞蹈表演無法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舞蹈表演考核方式僅能判斷學生表演能力,對舞蹈的理解與深層次綜合素質能力無法通過舞蹈表演考核。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如何探索適合學前專業特色的舞蹈教學模式,創新改進舞蹈課程傳統教學方法,完善課程教學內容與考核機制,對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問題分析,主要原因包括教師教學理念陳舊,學生舞蹈基礎薄弱,教學設施條件限制等。大多數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師畢業師范院校,受傳統舞蹈教育理念硬性,重視舞蹈基本功訓練,對學前教育專業特點認識不全面,國內學前教育專業未形成權威性的舞蹈教學模式,教師未針對學前專業更新教學理念。教師自身素質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原因。生源問題與教學質量有密切的聯系,學前教育專業大多數學生對幼兒舞蹈等相關知識不了解,學生初學難以適應專業學習,教學中需要降低教學難度導致教學質量受到影響。
三、高校學前專業舞蹈課程教學創新改革
高職學前專業舞蹈課程面向未來高職畢業生就業從事職業,是對高職學生的美育。舞蹈課程開設是高職教育向大眾普及化的過程,目前高職舞蹈課程面臨很多問題,如課程體系薄弱等,必須對課程體系建設進行改進,促進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素質提升。要想提高學前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效果,必須從課程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改革創新。
按照學前人才培養計劃要求,明確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目標,區分藝術專業院校與學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圍繞舞蹈課程教學特點,更好地將人才培養目標落實到舞蹈教學中。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方面的職業素質能力調研,避免舞蹈教學與實際工作脫離,注重提高學生舞蹈綜合能力,要求學生會表演創編,會教學評說,圍繞教學目標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師應擺脫陳舊的人才發展教學理念,隨著國家對學前專業重視提升,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教師應側重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當前職業能力要求學生會表演編排,會教幼兒舞蹈鑒賞,不再以培養舞蹈演員目標培養學前專業學生。
傳統舞蹈課程教學以理論與實踐結合,主要有舞蹈課程基礎訓練,幼兒舞蹈訓練組合,幼兒舞蹈創編理論與激發等部分內容,學前專業舞蹈教學內容設計要圍繞專業特色,設計符合學生培養目標的教學內容。目前教學內容缺乏幼師職業教學能力訓練,影響學生實際教學能力的培養,應通過各種方式增加幼兒舞蹈教教學方法的內容,通過小組合作等不同方式鍛煉學生的教學能力。教師習慣以傳統授課方式教學,隨著信息化時代發展,對教師的教學方式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應反思如何通過多元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強調以培養能力為主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借助網絡課程等做好課前預習,改變傳統被動式學習方式。
目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設置存在不合理因素,課程需要一定的課時量才能達到訓練效果,由于課時量減少影響教學質量。學前專業學生在校舞蹈課程集中在五個學期,三年共130-160節,課時量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課時減少難以保證教學質量。學生無法掌握教學工作所需舞蹈技能知識,學前專業培養實踐型人才,課程設置需要根據專業特點專業化。舞蹈課以實踐為主,但與實際應用環境存在差異,學校要創造條件在課程體系中添加實踐環節。
目前學前專業舞蹈課程考評方式單一化,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未充分發揮評價功能的積極作用。考評應體現重過程的原則,實行講求實效的綜合考評,學生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訓練,強調全方位考核評價。實施階段考核,不能僅憑舞蹈表演考核方式判斷學生學習成績。應改變傳統考評方式,結合自評互評等方式全面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檢測教師的教學效果,促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式。考評方式可以多樣化,將集體與個體考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在學前教育專業開設課程應全面深入,舞蹈課程是其中重要部分。為提高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質量,需要調查高職學前專業舞蹈課程教學現狀,從專業建設著眼,深入研究學前教育舞蹈課程創新建設。
參考文獻
[1]于茜.試論學前專業幼兒舞蹈課程中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J].知識經濟,2020(09):125-126.
[2]葛曉妮.學前幼兒舞蹈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7):109-113.
[3]陳巖,郭曉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舞蹈教學能力的探究與對策[J].大眾文藝,2015(05):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