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東
摘 要:現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同時對生活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發展中,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生態環境的變化。自然環境在城市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環境藝術設計中,要以環境保護為核心理念,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以打造良好的專業發展前景。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展前景;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11-00-02
生活是藝術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環境藝術設計是基于科學和藝術形成的重要學科,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全方位順應當前的社會背景需要及行業的需求。也就是說,要制定一套科學有效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切實可行的知識體系和教學方式,以此為社會輸送大批優秀人才。
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概述
環境藝術設計主要指的是環境藝術工程空間、構想方案規劃等環節的綜合規劃與處理,主要由造型與造型計劃、空間與裝飾計劃等內容組成。環境藝術具有十分顯著的綜合性,融合了多個學科的知識內容,如心理學、建筑學和美術等多個重要的學科和領域,涉及的專業和技能較多。從某種角度來說,環境設計是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建筑相比,環境設計的規模較大,規劃的范圍也更廣。且該藝術形式中也融合了多種不同的其他藝術形式。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城市化進程日漸深入,環境藝術設計也受到了人們廣泛且普遍的關注,這使得環境藝術設計師的需求量也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1]
二、環境設計行業發展現狀
經濟文化前行道路上,人們對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人們也更加關注審美效果。環境設計行業是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基點,不斷創造美的行業,因此,環境設計也成了人們普遍關注的重要行業。
經濟不斷增長的大環境背景下,城市中的市政建設項目和房地產建設項目的數量顯著增多。在建筑設計和室內裝飾設計中,環境藝術設計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環境藝術設計的就業范圍也有所拓寬。環境設計專業也從以往的室內設計和景觀園林設計發展為集室外設計、廣場設計、街道設計和城市路橋設計于一身的綜合性設計工作。環境藝術設計行業以人們的基本需求為基礎,開展各項工作,故而環境藝術設計也廣泛分布于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設計過程中也更加關注人的需要、心理和行為模式等。在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創造性,有效拓寬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就業范圍。[2]
現階段,我國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需求呈持續走高的趨勢,專業設計人才是建筑和裝飾企業需求量較大的人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每年的需求缺口均在百萬以上。統計顯示,傳統八大美院培養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無法高度滿足現階段的社會需求。環境設計行業發展前景較好,且人才需求量較大,能夠提供良好的待遇,從中可以看出,該行業具有理想的未來。
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展特點
(一)系統性與全面性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專業性和系統性尤為明顯,在學習專業課程的過程中,學生一方面需要具備扎實的美術繪畫功底,另一方面也應認真學習園林設計、房屋建筑設計、雕塑和室內功能設計等多個學科。該學科綜合了藝術、審美和功能,體現出了多學科交叉、滲透及交融的特性。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性和系統性也成了不同于其他專業的典型特征,其所培養出的專業人才具有全面且完善的知識結構、綜合性的設計思維和科學與藝術審美有機結合的意識,培養極具專業才能,綜合素質較強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也成為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
(二)具有獨特的審美
環境藝術設計在藝術審美方面與傳統美術、音樂和舞蹈的審美具有十分明顯的差異,環境藝術審美更加重視創造性。環境設計是一項獨特的藝術形式,與建筑相比,其規模更大,范圍更廣,與工程相比,則環境藝術中蘊含的情感更為豐富。這也是一種具有包容性的藝術,成為專業人員關注的焦點。環境藝術設計的關鍵在于創造。優秀的空間藝術可高度融合繪畫藝術,充分展現設計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同時也可更好地彰顯出設計的審美特征。不同的設計風格可打造出不同的居住環境,不同的設計理念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審美形式。
(三)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社會前進道路上,我國的政治、經濟及文化都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城市化發展水平也顯著提高,此時,環境藝術設計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市場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量顯著增加,自然推動了該行業的健康發展。現代人十分關注生活的質量。參與環境藝術設計的人才數量明顯增多,可從事室內設計、景觀園林設計等多項工作內容,隨著市場需求的日益擴大,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覆蓋范圍也明顯拓寬。現如今的人才市場供應需求中,環境藝術設計行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四、環境藝術在專業教育中的問題
(一)培養方式無法適應培養目標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主要以培養技術型和實踐型人才為主要發展目標,若想在教育教學中更好地加強教學的實效性,就應該以培養綜合型人才為基礎,在教育教學中合理組織開展實踐教學,充分展現學校及專業的特色。但是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過于關注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實踐教學。所以教學中所采用的方法也相對陳舊和落后。教師在授課時課堂氛圍較為沉悶,無法有效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部分教師為切實保障教學的進度,選擇壓縮課程內容,這使得學生在課后依然無法理解所學內容,教師與學生無法形成良性的互動,課堂教學中依然以教師為主體,不利于培養專業型和綜合型人才。
(二)實踐教學無法落到實處
盡管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設有實踐課程,但是無法取得較為理想的實踐效果。由于教學中所模擬的環境與實際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差距,因此造成了學生的誤解。另外,任課教師的個人綜合素質參差不齊,課堂教學內容無法滿足實際生產需要。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并未充分考慮設計的可行性,最終作品中出現了很多技術和理念上的錯誤,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實踐教學對理論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檢驗理論教學的有效手段,而且也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故而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實踐教學就成為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藝術設計理論需要與社會實際需求有機結合,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
(三)教師團隊綜合素養有待提高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完全能夠勝任理論教學,能夠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學生,但是很多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均過于關注理論教學,無法充分結合實際,對理論知識進行進一步的講解,很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并未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教師對很多實踐及應用類的問題了解較少。在理論課程教學中,教師的個人能力雖然可以滿足教學要求,但是受到個人經驗不足等問題的影響,實踐課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數量明顯不足,缺乏完備的藝術設計體系,且實踐教學配備不齊全,師資團隊構成缺乏多樣性,不能高度滿足環境藝術設計與其他學科充分融合的要求。
五、完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的有效策略
(一)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相適應
教學內容落后是學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因素,因此,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應合理利用網絡及圖書館,及時完善并充實教學內容。教師可靈活選取課本,以教案和課件作為教學內容。而這要求教師具備更高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教師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實現自我提升,根據市場實際走向,制作課件,或者訂閱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相關的學刊,引導學生及時了解最新的內容,實現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的有機結合。
(二)建立科學的實踐課程體系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結合實際確定和調整實踐課程安排。學校也可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專業的環境藝術設計公司為學校提供實踐基地,從而使學生更加全面和直觀地了解真實的市場動態,而且也可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提升專業能力。采取上述方式,學生可以在企業內部實習,在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帶領下,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加強實踐技能,以此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三)組建高水平的教師團隊
在教師團隊建設的過程中,要深入挖掘教師團隊的潛能,或者也可聘請藝術設計及建筑專業的教師參與到環境藝術設計中,獨立開展理論與實踐教學工作。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中,相關專業高才生可組織開展教學活動,而實踐教學則可由經驗豐富的從業人員任教,可顯著增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將教學安排與實際需求有機結合。此外,定期檢查教師制作的課件內容,以免出現嚴重的脫節問題。與此同時,制定科學完善的獎懲機制,結合教師的教學質量及課堂實效性,采取獎懲措施,有效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改進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
六、結束語
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缺口較大,學校需要高度重視環境藝術設計的人才培養工作。現階段,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設和發展中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問題,無法保證教育教學的整體質量。為此,學校需正確認識教育教學中的不足,采取針對性控制措施,以此推動該項專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培養大批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爽.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現狀與發展對策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8(18):154-155.
[2]馬嵐.論高職環境藝術專業教學中速寫技能的提升[J].亞太教育,2015(0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