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為康 編輯/清風

“朱醫生我經常在吃蓮心,可以嗎?”患者問。
“你不是總是腹瀉嗎?蓮心不可以吃的。”我回答道。
“不對啊,朱醫生,不是都說蓮心可以止腹瀉的嗎?怎么又不可以吃?”患者再問。
“你大概說的是蓮子吧?不是蓮心吧?你說的是白白胖胖一顆顆的,對嗎?”我用手比劃著道。
“對的!對的!就是一顆顆的‘蓮心’。”患者回答道。
“哦!我知道了,你說的是蓮子,蓮子你可以吃的,蓮心不能吃!”我說。
“啊?朱醫生,如果白白胖胖的不是蓮心的話,那蓮心指的是什么?”患者還問。
“我以為大家都知道,原來還是有人搞不清的,前天就有個患者,一身毛病還亂吃東西,天天喝蓮心茶之類的,她也沒搞清蓮子和蓮心的區別。看來還得說一說蓮子與蓮心的區別,免得大家沒搞清楚就亂吃。”我說。
蓮子最早的記載出現于《神農本草經》:“藕實莖,一名水芝丹,味甘平,生池澤。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饑延年。”藕實指的就是蓮子,根據《神農本草經》的記載,蓮子就是滋補佳品,不過呢,其中還是有很多小知識的。
蓮是著名的植物,早在語文課本中我們就讀過《愛蓮說》,那一段“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是每個人都會背誦的。雖然大家都知道蓮,但是蓮子與蓮心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搞清楚的,特別是上海人說蓮子和蓮心有時是不分的。蓮子和蓮心,不可以不分青紅皂白地亂吃哦!
蓮子,植物蓮的果實,去除果皮,去除心,味道甘甜。外形就是一顆顆小白珠子。
蓮子是一味收澀藥,蓮子的收澀作用主要用來治療脾虛引起的腹瀉。中醫的脾不是指西醫解剖學意義上的脾臟,而是指將食物進行消化吸收的一組生理功能的統稱。脾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將其轉化為人體能夠利用的精微物質,然后將這種精微物質傳輸到全身營養機體。我們經常將脾胃合在一起講,胃負責接納食物,脾負責運化輸步,而脾氣主升,胃氣主降。脾氣上升的功能出現異常,就會出現經常腹瀉不止。胃氣的下降功能出現異常就會出現經常打嗝噯氣。而蓮子具有補脾氣的作用,因此如果是脾虛腹瀉,那么服用蓮子就能健脾止瀉。
蓮心,就是蓮子中的干燥幼葉及胚根,呈綠的胚芽狀,味道苦。有人泡蓮心當茶飲,可以有去心火的作用,也有人煮到粥里或者白木耳中。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物寒涼,不適合長期大量食用,不然寒氣太過反而損傷脾胃。心火雖去,但脾胃也傷矣!
石蓮子,也是蓮子,不過情況較為特殊。古時候將沉在湖底淤泥中多年的不會腐壞的蓮子撈出后,洗凈入藥稱為石蓮子。石蓮子雖然就是蓮子,但其色黑,質地堅硬,而且不會腐壞。中醫用石蓮子來治療噤口痢(痢疾的一種,以不能進食為特點),但是此物不適合長期食用,并且脾胃虛寒的人不能服用。所以一字之差千萬別鬧笑話。
近代洪澤湖出產的石蓮子最多。但是需要注意,廣東地區有一種樹上出產的石蓮子,這種石蓮子是不能入藥的。

蓮子為藥食同源之品,性味甘平,偶爾食用并無不可,但是長期食用就需要注意,如果經常便秘的人就不適合,因為蓮子收澀大便會加重便秘的程度。內熱很重的人也不宜長期食用。經常腹瀉,身體較弱的人可以當保健品長期食用以達到健脾止瀉的目的。
蓮心,苦寒,心火旺的人可以臨時服用,一旦癥狀痊愈即停服蓮心,不然時間一久會傷及脾胃。千萬別泡茶天天喝。
睡眠不好并且無便秘內熱的人可以食用蓮子,不過蓮子要配上蓮心,也就是說蓮子不要去心。因蓮子心能去心火,也能去腎火,心腎相交人睡眠才能好,而蓮子能健脾又能防止蓮心的苦寒之害,堪稱絕配。因此此類人群宜食用不去心的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