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可 編輯/丙甲




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坐落于汾陽路上,它所屬的建筑建于20世紀初,整體是白色,很像美國華盛頓的白宮,所以被當地居民戲稱為“海上小白宮”,現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建筑。整個建筑線條流暢自然,半圓形的陽臺搭配著旋轉樓梯,兩邊的愛奧尼式雙柱上雕刻著多種造型的圖案,天花板繪有浮雕,鮮艷的顏色讓它在太陽照射下顯得栩栩如生。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整體的設計風格非常獨特,嚴謹華美,展現了法國人浪漫的情懷。
1905年為法租界公董局總董府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成為世界衛生組織亞太地區總部的第一任辦公地。解放初,中蘇友好協會上海分會入駐此地。1960年上海第一家綜合研究我國民間傳統工藝美術的研究所在此地辦公,直到2002年開辟成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專門用于在此陳列展示以及銷售上海民間最頂尖的工藝美術家的作品。博物館分為雕刻館、織繡館和民間工藝館,陳列著近300件作品,從中可以看出上海工藝美術發展的脈絡。它的展品和藏品補充了上海博物館收藏品以外的近現代工藝美術精品,是上海較有特色的行業博物館。
幾百年來,上海的工藝美術廣泛吸納各地特長,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風格的“海派”工藝美術。老一輩工藝美術大師留下了許多精湛作品,其中不少作品達到了該專業的頂峰,至今無人可超越。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將這些作品匯集、展陳,并因此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宮”。 美國前總統里根、英國首相希思、拳王阿里、埃及總統夫人都曾來此參觀,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也成為具有收藏、展示、普及、交流、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場所。
沿著外部的旋轉臺階拾級而上,由二樓進入博物館的展室。這里讓我覺得最為精彩的是“雕刻館”,陳列著一件件精美工藝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西廂和月》作品,它以《西廂記》為題材進行創作設計,以上海特色細花山水雕技法展現出上海牙雕的藝術風格。該作品選用整支優質象牙,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周百鈞攜多名資深工藝美術師及技師,歷經三年精心設計、制作而成。在三樓有博物館絨繡工作室,絨繡亦名“絨線繡”,是一種在特制的網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絨線繡出各種畫面和圖案的刺繡。中國絨繡主要產于上海、遼寧朝陽和山東煙臺。現代工藝美術家對染色、拼線諸工藝進行多方改進,豐富了絨繡作品的藝術表現力,使作品色彩更生動、層次更清晰,成為極佳的禮品和收藏品。博物館的一樓是民間藝術館,彩燈制作間的架子上懸掛著大大小小的可愛的兔子燈,尤其能引起大家的回憶。記得小時候,父母還用薄紙、鉛絲制作過這樣的兔子燈,不過現在的我們仿佛對這樣的技藝越來越陌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