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霖
銀屑病是人體自身免疫介導的慢性復發性炎性反應疾病,主要以機體氧化應激反應為臨床特征。臨床通過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劑聯合激光治療可控制炎性皮損進展,但患者異常情緒波動使治療依從性降低,嚴重影響臨床療效[1]。我科通過對銀屑病患者應用優質中醫護理方案,結合中醫八綱辨證施護頗有成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皮二病房接受住院治療的銀屑病患者60例。擬將研究對象通過信封法隨機分為試驗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26~67歲,平均年齡為(35.3±4.1)歲;病程1~22年,平均病程(7.6±3.5)年。試驗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24~68歲,平均年齡為(35.5±3.9)歲;病程1~23年,平均病程(7.5±3.2)年。2組病例的年齡、性別及病程等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納入試驗研究。
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此次研究納入的病例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于銀屑病的診斷標準:病灶區表現為丘疹、斑丘疹和大小及形狀不等的紅色斑片樣皮損;以頭部、四肢及軀干的伸側皮膚最為高發。皮膚表層覆蓋的干燥銀白色鱗屑可脫落,露出表皮為光亮的薄膜樣組織,并存在不同程度點狀出血;皮損形狀多以混合性存在。中醫診斷標準: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銀屑病診斷標準,辨證為血熱者皮損色鮮紅、新疹叢生,炎癥浸潤明顯,舌紅,苔黃,脈弦細。血瘀者以皮損暗紅斑塊,鱗屑較厚,舌紫暗,脈弦澀。血燥者病久或病退為主,舌紅,少苔,脈弦細。
1.3 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②惡性腫瘤患者;③不同意參加臨床試驗者;④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⑤近期接受過免疫抑制或抗炎治療者。
1.4 方法2組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應理化檢查。對照組應用準分子激光照射治療儀進行治療,初次治療以準分子激光照射患者正常皮膚后觀察24 h,記錄出現紅斑的最小照射劑量,后根據不同皮損面積及深度以最小紅斑照射劑量為基準,逐步提升后維持24 h內50 mJ/cm2的照射劑量。激光照射治療結束后應用他克莫司軟膏(四川明欣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商品名:明之欣,國藥準字H20123430,0.1%∶10 g)以1~2 mg/cm2濃度均勻涂抹于皮損處,每日早晚2次外用。并施加常規護理方案。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中醫針對性護理措施,包括:①情志護理干預:通過中醫八綱辨證理論,對患者施行辨證施護及體質、情志辨識,對肝氣郁結而抑郁、寡歡者,通過積極的溝通交流,結合音樂、影像資料等增進患者與醫護和家屬的溝通交流,舒緩情緒壓力,對患者進行積極的疾病宣教,使其了解疾病的愈后及轉歸,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及社會交流動力,降低醫護施治阻力,提高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對辨證肝陽上亢等氣逆痰熱郁結者施以情志疏導及撫恤等安慰干預,通過積極溝通及言語暗示以轉移患者對病痛折磨的注意力,穩定焦躁、易怒情緒,提高醫護及家屬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感,并營造舒適、安靜的治療環境。②中醫康復護理:根據患者辨證護理分型,對失眠者風池、風府、太陽等腧穴按摩刺激,對脾胃運化失職者以足三里、大橫、豐隆等腧穴按摩,對血虛風動者以血海、風市、內關等腧穴按摩。配合內息調理及導引功能鍛煉提高患者體力及自身免疫力。③飲食及生活護理:根據患者體質辨識情況,為患者擬定針對性低脂、高蛋白、易消化的清淡飲食結構,并配以綠豆湯、雪梨湯等滋陰清熱輔食,桂圓、紅棗、山藥、薏苡仁等養血益精之品,發揮優質中醫膳食護理對患者氣血及營衛之氣的調攝作用。2組患者均7 d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4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①SDS、SAS情志評分:通過抑郁及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消極情緒活動進行評估,評分以4個等級,分數越高,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②生活質量評估:通過皮膚病患者生活質量評估量表,包括疼痛、瘙癢耐受程度、運動及體能耐受、情志異常波動、自理及生活質量等維度綜合分析,滿分6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③臨床護理滿意度:通過自擬滿意度評估量表評價臨床護理滿意度水平,滿意率=(滿意+非常滿意)例數/總病例數×100%。

護理后,2組生活質量評分、SDS評分、SAS評分、臨床護理滿意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SDS評分、SAS評分比較 (例,

表2 2組患者滿意率比較 (例,%)
銀屑病患者受內外環境變化刺激后導致組胺、乙酰膽堿及緩激肽等介導炎性及過敏反應因子異常合成釋放,促使表皮出現斑丘疹及干燥鱗屑脫落現象[2]。優質中醫護理根據對中醫八綱辨證對銀屑病從血熱、血瘀、血虛等方面擬定針對性護理方案,可對患者情志波動、飲食調整、起居及康復鍛煉規劃合理護理措施,以達到清熱涼血、養血益膚、化瘀消風止癢的功效[3,4]。傳統護理理念以順應并輔助臨床治療為主,難以充分發揮臨床藥物及治療效果,造成疾病反復發作及長期用藥的耐受性。這些因素均增加了臨床診療及護理操作的阻力與困難,嚴重影響患者愈后康復及治療信心[5]。為了提高臨床效果及患者生活質量,優質中醫護理以患者為中心,辨證施護以調促機體氣血、陰陽平衡,增強免疫及肌膚抵抗和防御能力,輔助八綱辨證的體質辨識,為患者擬定適宜的飲食結構,恢復氣血生發狀態。中西醫護理有機結合,疏導患者情志狀態,提高人文關懷,臨床護理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