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尚林
摘 要:我國在地理上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近年來南方地區尤其是長江流域及周邊地區居民實施集中供暖的討論頻頻見諸網絡。南方部分省市實施集中供暖條件也得到論證,本文結合北方供暖現狀,對南北方集中供暖進行比較,并對南方集中供暖市場的可行性進行討論。
關鍵詞:十三五規劃 ?集中供暖 ?南方地區供暖 ?可再生資源 ?建筑改造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9(b)--03
1 研究背景
我國在地理上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采用集中供暖系統,而南方地區由于氣候特征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經濟情況,沒有建設集中供暖設施。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氣候條件變化,傳統地理供暖劃分標準受到現實情況的挑戰,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使得南方夏熱冬冷省區的供暖訴求日趨強烈,市場潛力巨大。
2 北方供暖現狀及各供暖方式經濟分析
在我國北方的寒冷地區,一到冬天供暖就變成了首要任務。而我國北方地區的供暖采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兩種形式:集體供暖和分戶供暖。
集體供暖主要是由熱力公司或一個小區的鍋爐房作為暖氣的提供者,他們采用一個足夠大的鍋爐以燃煤、燃氣或電的形式來建造一個熱源,然后再通過專用的暖氣管道將暖氣輸送到小區內各家各戶。這種方式的優點是能夠將暖氣均勻的供到小區的任何一個地方,居民只需繳納取暖費即可使用,相當省心。但是它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只要有一戶供暖出現了問題,那整個小區的供暖設施都會癱瘓,而且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熱量散失, 從而造成能源的浪費。
分戶供暖是每個用戶單獨使用一套供暖系統進行取暖的方式,這種供暖方式很受歡迎,因為用戶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進行選擇,真正實現了按需供暖。另外這種供暖方式還催生了很多新型的供暖設備,比如電磁壁掛爐、電阻壁掛爐、燃氣壁掛爐、空氣能熱泵等。尤其是電磁壁掛爐,它以安全、節能、熱效率高等特點,將供暖與供水結合起來,很適合現在的生活方式。表1為不同類型燃料情況和每平方米/天采暖費用。
從表1可看出,不考慮各類換熱設備的初投資,純運行成本比較,地熱采暖成本最低,集中供暖次之(標煤是集中供暖的原料),電力次貴、柴油最貴。對于大家普遍認為電力取暖是優質低價,從表1看出并無優勢,火力發電煤炭的利用率僅為35%,再考慮到各級電壓下的電網損耗和運營成本等,電力取暖成本并不低, 因此不符合節能的初衷。北方發電企業均將冬季集中供暖作為額外的業務,通過單獨與區域用戶簽約或與供熱單位進行合作來獲取收益。
3 南方地區供暖情況研究
3.1 南方地區供暖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南方地區采暖方式主要采用分散式采暖,尚無公開統計口徑。通過對南方地區各省共5000戶家庭的調查,發現該地區居民主要的采暖方式為空調、電供暖設備、烤火爐、暖氣片、中央空調及其他采暖方式,采暖用戶數占比分別為50%、30.1%、8.9%、3.6%、2.1%和5.3%[1]。
從調查中得出, 我國南方地區采暖用戶對中央空調的供暖能力足夠認可;對自裝暖氣片、家用空調的供暖能力認可度較高;對電烤爐、烤火爐及其他供暖方式的供暖能力認可度略低。近年來,發熱電纜、電熱膜、“小太陽”、空氣源熱泵、壁掛爐、電鍋爐等分散式采暖設備發展較為迅速。以上海為例,目前空調仍是主要采暖方式,尤其是中央空調的比重在不斷上升;地暖供熱發展情況相對較好,主要以別墅、公寓和復式的小高層為主;外置式散熱器安裝普及率較低,主要原因為采暖期較短,安裝散熱器投資大、閑置率高。以湖北為例,該地區采取獨立戶式供暖系統發展較快,燃氣壁掛爐、電供暖設備均逐步成為家庭首選。而江蘇地區的采暖設備安裝量大,目前江蘇分戶供暖市場每年安裝量在5萬套左右,在南方區域供暖市場中名列前茅。
3.2 南方供暖所面臨的困難
南方能源結構與供暖形式和北方有巨大的差異。南方能源結構主要采用的是天然氣與電力,很多城市不允許使用燃煤原料。南方的冬季時間相對較短,通常僅有2~3個月,而北方則為4~6個月。南方的冬季室外溫度大概為零度左右,但北方一般為零下。同時由于建筑風格差異,相對來說北方的建筑保溫效果要優于南方,此外南方居民慣于開窗,即便室外溫度較低,依然有開窗的習慣。因為南方不燒煤,無需大規模集中熱源,所以對于集中供熱需求較低。 而將電力和天然氣作為熱源時,集中供熱的劣勢要多于優勢。鑒于當地冬季的時間有限,造成集中供熱設施大部分是空閑的,而供熱企業幾乎處于停業狀態[2]。
3.3 南方地區集中冬季供暖的潛力
3.3.1 能源利用層面
南方居民冬季進行取暖時主要采取空調或是電暖氣的方式,均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分散取暖。從經濟性方面來說,這種取暖方式是冬季家庭開支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了南方家庭開銷。同時,從資源角度分析,上述供暖方式耗費大量電能,對煤炭資源和供電企業也會帶來不小的壓力。若是可以采取集中供暖,則從節約方面來說,更有益處。比如,南方地區擁有大量的可再生資源如風能、水能、地熱能等,隨著相關技術條件的成熟,若能在臨近區域通過利用可再生資源來進行發電供熱,對環境保護以及居民冬季居住條件的改善無疑起到重要作用。
3.3.2 南方內需層面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依靠內需拉動是被各界廣泛討論的話題之一,想要擴大內需,缺少突破口。隨著國內交通的逐漸發展,如鐵路、高速公路與橋梁建設等在拉動內需方面的作用外,是否可以將南方居民冬季集中取暖作為拉動內需的一個突破口?筆者認為這對拉動內需、擴大消費來說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關于此問題,相關的專家、學者可以進行討論,也可以加入部分實業家。作為未來的投資方,這對我國中小型相關企業來說是很好的機遇,優秀企業家對集中供暖方式也存在著獨到意見與商業嗅覺。盡管不同地區的能源供應情況有所不同,在滿足集中供暖條件下供暖方案的選擇也有所不同,關于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及范圍是需要繼續探究的,南方集中供暖還是存在一定的潛力。
4 北方供暖成就對南方供暖的啟示
南方地區根據地域特點,存在供暖時間短、效率低的問題。若南方的供暖原封不動照搬北方的集中供暖模式,就會造成南方地區經濟成本過高、供暖設施的利用率較低的情況。相較而言,北方地區冬季時間長,供暖設施的利用率達到全年的一半左右,高于南方地區。南方城市的冬季時間相對較短,幾乎只有三個月。立足于經濟效益的視角考慮,南方地區的投資回報率較低。若南方地區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不但需要建設與供熱相應的配套系統,同時還需要對現有的城市建筑進行額外改造,需要投入的成本巨大。相關技術專家曾經針對南方地區的集中供暖形勢進行過研究,得出南方地下水位偏高,土層濕度大的結論,因此想要在南方地區采用集中供暖,應該有更加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
由于南方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資源藏儲,因此無論是傳統煤炭發電企業還是可再生能源(地熱能、水能)發電企業,均可通過向北方兄弟單位學習并考慮南方現實情況,利用自身冬季發電時產生的巨大熱量,與供熱企業建立市場化合作機制,解決當下南方重點省市居民冬季供暖難題;在經過實地地理條件考察后,不進行復雜的供暖系統基礎建設,而是采用有效的采暖技術,提高現有設備的利用與維護,使得熱量損失降至最小,節約相關成本與能耗,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市場目標。
南方供暖主要采取壁掛爐分戶采暖的方式,這也為相關產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不過根據當前南方供暖的現狀分析,國外的壁掛爐品牌更受歡迎,國內的相關企業面臨外來競爭者的壓力。根據目前的情況,由于壁掛爐供暖是南方地區采暖的主要形式之一,南方地區對于壁掛爐的需求呈繼續增長的態勢,這對當前國內的生產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根據對其發展預測,我國將會成為壁掛爐及其相關產品最大的區域市場。毋庸置疑,近些年,歐洲市場并沒有呈現出巨大的潛力,因此他們的產品逐漸流入了我國市場與俄羅斯市場。通過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幾乎已成為全球最大區域市場,也會成為進口產品與國產品牌“對抗”的主戰場[3]。
基于市場經濟的宏觀背景,建筑設計建設逐漸傾向于市場行為,采暖方案最終由開發商根據潛在客戶的需求確定。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政府辦公大樓、體育場館、博物館、學校等公共建筑、政府主導建設的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政策性公寓、公務員小區、企業員工的集體宿舍等建筑應優先采用節能環保的技術采暖制冷,為當地建筑節能新技術的應用起示范引領作用。同時,繼續加強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相關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最大限度減少冬季建筑熱量的對外發散,降低能量損失。為使更多企業參與進來,政府應該加大政策引導與技術扶持,以建立市場化供暖機制為初心,滿足居民需求為目的,確保相關企業公平競爭,靈活監督與管理。
5 結語
近些年,全球氣候變化逐漸明顯,南方地區的冬季濕冷感嚴重,導致南方居民特別是生活于城鎮的居民,對于供熱采暖的呼聲越來越高。隨著十三五建設規劃,解決南方供暖問題已成為未來的主要任務。總而言之,南方的供暖需求,不可完全照搬北方集中供暖的形式,應該立足于南方地區實際,用創新思維,解決南方的集中供暖問題。
參考文獻
張靜.基于LCC評價方法的重慶地區某住宅小區供暖方案分析及優化[D].重慶:重慶大學,2015.
焦玉洗.蓄能型空氣源熱泵地板輻射供暖系統在重慶居住建筑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7.
天工.南方供暖嘗試破冰:杭州將推天然氣家庭分戶式供暖[J].天然氣工業,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