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適 王一景 梁瑩
摘 要:“特色小鎮”一詞誕生于2014年,以浙江省云棲小鎮為首,在國家鼓勵支持引導的作用下,特色小鎮在全國范圍內快速發展,同時,也展露出諸多問題。為解決大量“問題小鎮”的存在,國家發改委鄭重表示,將從現有省級特色小鎮的列表中,逐年消除占用住宅用地、特色不鮮明、產業和城鎮建設不融合等問題的不規范行為。本文通過案例分析法、文獻研究法,基于鄉村振興背景下,以浙江省樂清智能電氣小鎮為例,對國內“特色小鎮”現階段的發展模式進行深入探究,結合大眾對小鎮的認知和態度,找到促進小鎮持續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鄉村振興 ?特色小鎮 ?智能制造 ?產業集聚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9(b)--02
1 引言
1.1 “特色小鎮”的定義
“特色小鎮”是指建立在中心城市周邊區域,以特色產業為支撐,政企合作建設、互利共贏的一種展現區域性經濟文化的創新型經濟模式,它以浙江省特有的塊狀經濟模式為基礎,以供給側結構改革為樞紐,是達到鄉村振興的重要方式。特色小鎮通常選址于交通便利、產業鮮明、文化底蘊深厚的區域,這是建設特色小鎮的先決條件。
1.2 “特色小鎮”出現的背景
我國一直處于社會主義初級發展階段,前景廣闊。廣大農村人口渴望在中心城區、大城市尋找就業機會,使人口不斷從農村流向城市,偏遠的農村成為“空城”。截至2018年末,我國城鎮化率為59.58%,致使城市壓力增大。城鎮化率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了實際經濟增長速度,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產生沖突,城鎮化的發展使中心城市邊界迅速向外擴張,給城市中的人們帶來一系列“城市病”。
當今,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鄉村最為突出,如何建設好鄉村,如何讓城鄉實現一體化成為一大難題。為了在加速城鎮化進程的同時避免一系列弊端,國家開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讓城市周邊的鄉村利用自己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形成區域中心,減輕大城市的人口流動壓力,帶動城市周邊地區的就業水平、經濟狀況。此時,各地區因地制宜、彰顯優勢地建設特色小鎮就成為解決鄉村問題、呼應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
2 樂清智能電氣小鎮案例分析
2.1 小鎮概況
樂清智能電氣小鎮位于樂清市柳白新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新型城市化為發展動力,旨在建成國家級高端裝備制造類小鎮。在規劃功能上,小鎮總體形成“一主軸、 三副軸、三功能區、一帶”的空間布局。由北向南依次建設現代生活服務區、生產服務示范區、濱江金融商務區,拓寬人民的生活渠道,并以七里片為基礎,形成濱江現代服務業集聚帶。
2.2 利于小鎮發展的客觀條件
(1)電工電氣產業位居第一。一直以來,樂清市以工業電氣作為本市的傳統優勢產業,擁有 “中國著名低壓電氣之都”“浙江省電氣工業專業區”等多張金名片。近年來,隨著新一輪的產業升級和科創改革,工業電氣產品逐漸向智能化、成套化和高端化發展,市場對智能電氣的需求越來越大。
(2)交通區位優勢全市領先。小鎮所在行政區域——柳白新區,位于溫州市柳市鎮和北白象鎮兩大經濟強鎮的交界處。交通配套設施齊全,東、北方貫通甬臺溫高速,同時還擁有七里港物流港口。區位和交通優勢有效強化了小鎮和外部區塊的聯系,便于與外部區塊之間的人員流動、物資交流和信息傳播。
(3)生態旅游資源特色鮮明。浙江省著名的5A景區雁蕩山與小鎮所在行政區域同處于樂清市。同時,小鎮內水系十分發達,目前正在規劃建設的智能電氣濕地公園,已成為小鎮自然旅游的重點項目。因此,豐富的旅游資源為小鎮進一步打造3A級景區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4)文化設施條件優勢突出。小鎮所在行政區域包括柳市鎮和北白象鎮交界處空地。其中,柳市鎮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黃楊木雕”的發源地,更是“溫州模式”的起源。北白象鎮近年來提出了“一區一廊一帶”的文化產業布局戰略,通過工業建筑遺址的改造和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建設,力圖向公眾展示這座工業強鎮的人文內涵。
2.3 特色小鎮發展的制約性因素及面臨的問題
(1)重大項目建設緩慢,產業提升沒有突破。以正泰(樂清)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園為首的四大項目是建設智能電氣小鎮的重點。除了已經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的中國電工電器城外,其他三個項目仍在大力建設中,并出現將近半年時間的停工現象。
(2)環境一直以來是各界人士關注的重點問題。智能制造是小鎮的一張名片,雖然在國家和政府的支持下,樂清市柳白新區的電工電氣企業逐漸采用先進的智能化設備,但仍有一部分企業的重點項目在于初級產品。工業制造的普遍難題是如何進行生態環境和產業布局的有機結合,但是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都不可少。同時,小鎮所在柳白新區的衛生保潔機制以及村莊布局尚未得到全面優化。
(3)招商引資緩慢擴大,政銀企對接服務平臺仍需完善。早在20世紀90年代,樂清市柳市鎮就在中心城區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柳市電器城,許多國內知名電器企業,如正泰、德力西等都坐落在此,一直以來擁有較好的口碑。老城區的電器城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與幾乎滿座的入駐率,新電器城的招商引資卻仍在起步階段。該地政府尚未對項目的可行性、收益率等商家關心的重點問題進行深入探究,使商家缺乏可信度和吸引力。同時,對外宣傳的力度不大,缺乏針對性與技巧性。
(4)盤活低效用地迫在眉睫?!捌呱蕉环痔铩毙蜗蟮恼宫F了溫州市的地貌狀況,柳市鎮位于溫州市北部沿海地區,其城市建設用地更為緊缺。如何強化存量用地盤活,加快實施老舊廠房、低效用地改造提升,拓展企業生產空間,做好供而未用項目的開工都是小鎮建設目前所面臨的難題。
3 解決對策
3.1 地方政府
(1)控制規模,集約打造。堅決杜絕“重規模輕質量”“重規劃輕建設”的面子工程,立足全區域的發展要求,建立具體操作步驟。在對土地進行規劃時,切忌鋪張浪費,以百姓幸福生產生活為先,拒絕一味地追求房地產開發。
(2)設立專業機構,創新管理制度。特色小鎮相較于普通“鎮”的不同,要求地方政府部門必須設立專業的管理機構,構建既懂規劃又懂建設的專門領導小組,定期督查、及時糾錯。實行寬進嚴出的商鋪準入機制與交流機制,鼓勵同類型的企業或個體商鋪在良性競爭中實現共同發展。
(3)拓寬融資渠道,改革現有體制。特色小鎮是社會多方面共同參與的創新型經濟模式,需要雄厚的資金作支撐。因此,在進行小鎮項目融資時,必須改變單一的融資體制,形成由地方政府作為總發起人,政策性資金作為基本保障,社會性資金作為項目主體,其他金融資金并存的新型融資體制,拒絕某一群體的壟斷,為今后特色小鎮的建設與運營保駕護航。
(4)政企聯合,實現共贏。政府部門是小鎮的主要建設者,企業與商戶是小鎮的主要運行者,二者需要主動交流訴求,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在實施建設工程前,地方政府可以收集與統計特色企業和商家的基本要求,調動相關企業的積極性,避免矛盾升級與激化,實現較高的商戶入駐率。
3.2 特色企業
(1)緊密聯系政府,注重環境保護。各類企業是小鎮的主體,國家及地方政府為企業打造了良好的生產環境,企業也要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響應政府的號召,配合政府正當工作與檢查,及時改正不合規的行為,在此過程中應特別關注對于周邊環境的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2)發揮龍頭作用,形成聚集效應。龍頭企業享有最高的政策支持、最優越的管理體制以及最豐富的人才篩選制度,必要時要承擔最為強烈的社會責任。由于溫州所處的地理位置,因此出現大量的家族式企業,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業集聚,創造出龐大的正外部效應。
(3)注重科技創新,實現智能制造。合理運用政府補貼及專項資金,將引進先進技術和主動創造技術相結合,實現制造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采用“互聯網+電工電氣”模式,將電氣產業流通渠道由“線下”轉變到“線上線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全球知名的電工電氣交易平臺。
(4)注重對外交流,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參與中國電工電器城組織的海外展銷會與中國電器文化節等活動,展示自身的資源優勢,與各國采購商達成合作意向,委托專業人士實現線上對接。樂清智能電氣小鎮為廣大企業創造了專業的產業平臺,使商家從以往的“單槍匹馬”到如今“抱團”參展,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分享更為豐富的商業資源,塑造完美的對外展出整體形象。
(5)廣納社會精英,提供就業機會。企業決定著小鎮整體經濟運行的方向,而人才則為企業提供不斷發展的推動力。因此,各類企業應加大宣傳力度,廣納各界人才,為專業對口、思想前衛的年輕人提供就業機會,也為經驗豐富、尋求突破的中年人提供可能。
3.3 社會大眾
(1)關注熱點,建言獻策。社會大眾,特別是小鎮周邊居民要心系時事,以小鎮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為己任,與區域管理委員會保持密切聯系,積極真實可靠地表達自己的訴求。市場秩序需要大眾共同維護,當發現企業有任何不當行為時,主動上報上級機關部門。
(2)轉變就業觀念,提高就業水平。無論是應屆畢業生還是其他正在尋求工作崗位的人都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轉變自己的就業觀念,不隨波逐流,不去大城市扎堆,堅定維護國家政策,相信在國家及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小地方也能打造出一片天地,為建設家鄉貢獻力量。
(3)發揮主觀能動性,開展居民志愿服務。小鎮入口搭建了特色小鎮展示客廳,現階段以居民自行走訪參觀的形式展開。日后,有空閑時間和濃厚興趣的當地居民可以申請在小鎮展示客廳進行志愿服務,為遠道而來的客人介紹小鎮風采,為小鎮增添別具一格的人文色彩。
4 結語
本文通過對樂清智能電氣小鎮的具體案例分析,充分認識到鄉村振興戰略下沿海地區智能制造型特色小鎮的發展現狀以及多方面的制約,相對完整的提出了政府、企業、社會層面的深刻建議。對同樣處于溫州地區的其他類型特色小鎮而言,具有獨特的借鑒與表率作用,與此同時在推動城鄉一體化、徹底貫徹鄉村振興戰略上,具有深刻的實踐作用。
基于較為優越的客觀條件,樂清市正不斷挖掘小鎮的內在特色和優勢,力圖將樂清智能電氣小鎮打造為集產業制造、日常生活、旅游觀光、智能研發為一體的區域經濟文化中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樂清智能電器特色小鎮會立足于現實,將區域性特色產業融合優越的生態旅游資源,成為浙江省東南沿海地區特色小鎮建設的模范。
參考文獻
鄧小俠.溫州市特色小鎮旅游開發與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7.
韓丹.鄉村振興戰略下陜西省特色小鎮的發展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