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麗芳 ,金曉燕,鐘建成 ,彭智甦
(1.廣東清遠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廣東 清遠 511510;2.北京大學護理學院,北京 100191;3.韶關學院醫學院,廣東 韶關 512026)
高考專業志愿選擇是考生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影響著一個人未來的事業[1]。價值觀是人對生存世界的需求所表現出的評價[2]。價值觀在職業選擇上的體現就是職業價值觀[3]。護理職業價值觀是護理人員及將來從事護理行業的人員所擁有[4]的屬于人格范疇的價值觀,在職業選擇中起一定作用。相關研究顯示:護生在填報專業志愿時,考慮家長及親友意見的占52.5%,考慮就業的占47.2%,僅有21.1%的考慮個人興趣及志向,可見,護生當初的專業選擇有較大的盲目性[5],缺乏專業認識,導致入學后學習積極性下降,嚴重影響其職業發展。相反如果在高考專業志愿選擇中有明確的職業方向及正確的專業認識,具有較為正確的專業價值觀,則有助于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和護理隊伍發展及穩定[6]。粵北山區是廣東省經濟欠發達地區,醫療衛生人才匱乏,對護理大專生的需求量較大[7]。當前大批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職護生思想不穩定,職業認同感處于中等偏低水平[8],導致人才流失嚴重,這個問題在粵北山區尤為突出,已成為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的“短腳”[9]。本研究對粵北山區高職護生職業價值觀進行調查,分析專業志愿對護生職業價值觀的影響,以期為引導粵北山區高職護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穩定粵北山區護理隊伍提供參考。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于2019年12月選取粵北山區高職護生進行調查。納入標準:(1)統招在籍學生;(2)已接受入學專業教育;(3)知情同意,愿意參與本次調查者。排除標準:(1)期間休學、請病假、退學者;(2)有嚴重的軀體、精神疾病,無法完成調研者。
1.2.1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調查員進行統一培訓,以問卷星形式進行調查。首先向護生說明調查目的和問卷填寫注意事項,然后護生自行填寫后提交。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 405份,回收有效問卷1 042份,有效回收率為74.16%。
1.2.2 調查工具(1)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年級、政治面貌、專業志愿、生源地。(2)護士職業價值觀量表:采用DarleneWeis等于2004年編制的護士職業價值觀量表(Nursing Professional Values Scale-R,NPVS-R),2007年由陳天艷對該量表進行翻譯。該量表包括照顧提供、行動主義、責任自由安全、信任4個維度26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從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分別計1~5分,總分26~130分,得分越高表明對該條目的職業價值觀的認同度越高。量表各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663~0.796,總Cronbach′sα系數為0.760,有較好的信度[10]。
對回收的問卷進行編號,利用Excel 2019進行錄入,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中位數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數表示,統計推斷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等。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1 042名護生中,女生953人(91.46%),男生89人(8.54%);第一志愿報考護理學專業的有713人(占68.43%),第二志愿報考的有60人(占5.76%),其他志愿(包括調劑等)報考的有269人(占25.82%)。
1 042名高職護生職業價值觀總分為(98.53±20.38)分,條目均分為(3.80±0.78)分(見表1)。
表1 護生職業價值觀得分情況(±s,分)

表1 護生職業價值觀得分情況(±s,分)
照顧提供行動主義責任自由安全信任維度 最低分10條目數 最高分50 40 25 15 10 8 5 3 8 5 3得分38.40±8.15 29.25±6.17 18.93±3.99 11.94±2.62條目均分3.84±0.82 3.66±0.77 3.79±0.80 3.98±0.87
經單因素方差檢驗,第一、第二志愿選擇護理學專業的護生職業價值觀得分高于其他志愿者,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 2)。

表2 不同專業志愿護生職業價值觀得分比較
粵北地區高職護生職業價值觀得分為(98.53±20.38)分,為中等偏高水平,高于何婷婷等[11-12]的研究結果,與楊瑩等[13]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經濟欠發達地區大專護生選擇護理專業的主要原因是“好找工作”[8],88.99%的護生最看重的是就業前景[14]。本次調查中,65.36%的學生來自粵北農村地區,粵北地處廣東省北部,經濟發展狀況遠不及珠三角地區[15],就業機會也遠不及經濟發達地區。護理人才是全球緊缺型人才之一,粵北地區學生在選擇專業時,以將來就業便利為主要考慮因素,職業目標明確。他們在填報志愿前對護理學專業有一定的認知,護理職業認可度尚可。有研究顯示,志愿錄取護生專業認識、專業價值觀優于調劑錄取和不喜歡護理學專業的學生[16]。但是僅僅了解護理學專業就業前景是不夠的,缺乏對護理職業的全面了解,其職業價值觀是不穩定的,需要進一步加強。首先,要充分認識到粵北地區護生現狀,在其入校后開展針對性專業思想教育,采用榜樣學習方式,邀請護理行業領軍人物現身說教,邀請優秀校友談自身成長經歷,穩定護生專業思想;然后,就護理學專業前景、優勢、特色、就業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讓護生正確認識專業;最后,在新生入校后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在護生最早接觸專業時給予正確的職業指引,激發其學習興趣,幫助護生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引導護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第一志愿報考護理學專業的護生職業價值觀得分為(100.25±19.82)分,屬于中等偏高水平,高于何婷婷等[11,17]的研究結果。職業價值認同指護生承認自己是護理學專業學生以及將來的護士身份,認可護理專業的價值,從心底接受這個專業,并對這個專業的各方面進行正面評價[18],是職業價值觀的最終體現[19]。農村生源護生職業認同感較強,可能與農村生源護生對護理學專業有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關,他們能吃苦耐勞,珍惜自己所學專業,認為護理是一份能維持生活的職業[8]。護生將護理職業發展定位于就業形勢好,有穩定收入,能滿足個人生存需求[8]。相關調查顯示,38.78%的護生熱愛護理專業。第一志愿錄取率直接反映入學新生對專業的認知度與從業意愿[20]。學生專業學習動機越強,自我認同度越高[21],學習態度越積極,越有助于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22]。
粵北山區屬于經濟、文化、科技、基礎設施等方面發展較差地區,醫療衛生人才缺乏,對護理大專生的需求較大,面臨人才“留不住,引不進”問題,已嚴重阻礙了地區衛生事業發展。粵北山區高職護生基本上來自本省,且農村生源較多,在擇業時,大多數護生會著重考慮家鄉,表現出明顯的地域傾向[2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6月23日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強調,教育和引導廣大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要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努力。作為護理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努力引導經濟欠發達地區護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幫助護生明確職業方向和就業目標,鼓勵護生到家鄉到基層護理一線工作,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幫助家鄉脫貧。此外,還要對被動選擇護理學專業的護生進行思想引導,激發其專業興趣,強化情感教育,穩定專業思想,引導其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為穩定粵北山區護理隊伍提供有力保障,為祖國的護理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