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介融合背景下,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形式多樣的新媒體層出不窮。依靠互聯網、手機、移動端進行傳播的短視頻應運而生。作為互聯網傳播新方式的短視頻,短平快的大流量傳播內容在逐漸獲得各大平臺、粉絲和資本青睞的同時也影響并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信息交流方式,并逐漸成為了媒體結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ヂ摼W技術,網絡的發展,特別是受疫情影響,線上教學成為2020年的熱門詞匯。本文在媒介融合,媒介生態變化以及線上線下教學實踐的背景下,來探討線上線下教學在《短視頻制作》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
關鍵詞:短視頻制作 ?線上課程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基于互聯網,將傳統課堂的一部分知識性講授內容轉移到線上進行,線下課堂以“翻轉課堂”的形式,主要解決學生提問,答疑為主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短視頻制作》是我院傳媒類專業的專業必修課,是傳媒業務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節目的選題、構思、采訪、拍攝、后期編輯、文稿創作、合成等諸多內容的教學,力求培養具有技術、個性、想象力和美學追求的視頻行業未來從業者。目前該門課程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進行,已成功運行了五個學期。
一、課程運行情況
本課程線上教學于2018年3月開始運行,最初通過線上課程視頻制作,在QQ與微信等線上平臺上做輔助教學,逐步將線上課程內容與線上教學平臺如與雨課堂、慕課等結合。目前已運行了五期,每一期運行方式如下:第一期(開始:2018年3月,結束:2018年7月),將錄制視頻上傳至QQ群與微信班級群,進行課堂輔助與課后回顧;第二期(開始:2018年9月,結束:2019年12月)將錄制視頻上傳至QQ群與微信班級群,進行課堂輔助與課后回顧;第三期(開始:2019年2月,結束:2019年7月)將錄制視頻與與相關線上平臺結合,進行線上教學;第四期(開始:2019年9月,結束:2020年1月)將錄制視頻與與相關線上平臺結合,進行線上教學;第五期(開始:2020年3月,結束:2020年7月)上線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
本課程目前已經制作完成了所有實踐操作部分的知識點視頻,形成了16集,16個基于短視頻制作的微課視頻,并在教學過程中實行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紤]到線上課程制作的簡要性與可操作性,本課程通過Premiere、Edius等PC端軟件與剪映、Videoleap、Imovie等移動端軟件進行在線課程的視頻錄制,通過QQ、微信、雨課堂、重慶高校在線開發課程平臺等平臺進行線上教學,操作簡單。線上課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效果良好,在本次疫情的停課不停學的課程實踐操作中更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線下教學中注重實踐教學項目化,借助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活動,指導學生為學校黨政部門,學生團體和社團拍攝制作視頻節目,曾拍攝制作學院宣傳片,受到市教委年檢專家組好評。
二、課程內容構建與創新
1.線上課程結構與內容設計
一門好的課程應該具備詳盡而可施行的課程結構與內容設計。本課程采用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通過線上的信息傳遞實時性與創新性與線下的實踐指導操作性結合,努力構建符合學生需求與興趣,適合教學思維與方式的一體化真實項目課堂。團隊老師通過考察相應高校同類課程教學設計,與業界一線影視行業相關專家探討了解行業最新需求,結合團隊教師與專家本身的教學與影視行業從業經驗,篩選并制作適合于市場需要的從業知識、能力與技能,通過選取真實行業內一線案例,讓學生在學習中親身參與到影視節目與短視頻創作過程中,綜合組成了本課程教學結構與內容設計。
2.線上課程制作與運用
一門課程的核心應該是在課程結構下具有可實操性的課程內容設計。本課程在制作線上課程內容時,考慮到線上課程的實踐性與可操作性,通過Premiere、Edius等PC端軟件與剪映、Videoleap、Imovie等移動端軟件進行在線課程的視頻錄制,Premiere、Edius、Videoleap、imovie等軟件正是學生在本課程中需要學習并使用的視頻剪輯軟件,使用這些軟件錄課,一方面給學生直觀展示了軟件的使用效果,一方面趣味性與實踐性較強。
教師在制作線上課程過程中,主要采取屏幕錄制PPT為主,教師出像為輔,教師出像可以使用真人錄制。也可生成虛擬動畫形象,用iPad的手寫功能或者手寫板實現重難點的板書,在講授操作過程中錄制聲音,最終合成視頻。操作方式簡單且新穎。通過QQ、微信、雨課堂等平臺進行線上教學,操作簡單。
在線上課程的運用上,主要通過QQ、微信、雨課堂等線上軟件上傳課程視頻,學生可以實時觀看課程視頻并保存隨時回看。每一個任務都有配套的視頻教程,作業參考效果,以及電子教案。甚至我們會將某些優秀作業放在平臺上供同學們互相學習啟發思維。充分利用線上平臺,發起簽到、活動、投票、測試、選人、提交作業等功能,既能隨時掌握學生上課動態,又能在課下隨時通過線上平臺的答疑功能促進學生發展。同時利用 QQ 群、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學懂知識,掌握技能。
3.線下課程教學與學生實踐
除了線上教學,本課程也將線下教學作為線上教學的檢驗方式。在課程中,教師角色從主講轉化為指導老師,運用自己的資源為學生開拓真實市場,為學生牽線搭橋,為他們和社會創建溝通機會,鼓勵學生參與各類比賽與真實項目提升技能,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短視頻和影視廣告的創作,并多次獲得全國以及全市等級獎和優秀獎。在課程學習期間與課程結束后,學生們都積極投身于短視頻行業中進行創作中。
三、課程不足與前景展望
1.目前課程多是以老師指導學生作品拍攝為主,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學生與業界的聯系,努力在校內建立視頻制作實訓基地,讓校園成為社會與學生的最好橋梁。
2.目前團隊教師受到各門課程授課任務的制約,時間精力有限,能承接真實項目的教師較少。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讓每一位老師既是專業視頻節目制作人,又是課程專業教師。
3.與時俱進,更新課程,努力將本課程打造為市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課堂上能教給學生的內容有限,但是傳遞給學生的學習思維與創造力是無限且不受時間限制的。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培養出一批適應時代發展且具有無線創新能力的學生?如何在互聯網教學時代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進行教學?如何加強學生與課堂的粘性?什么樣的課堂才是最好的課堂?在教學的課程中創新與思考永遠是最強的動力。《短視頻制作》這門課程希望給學生傳遞的不僅僅是視頻制作的知識,更是與這個時代相適應的不斷創新的能力與思維。
參考文獻
[1]惠晶晶.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等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路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2):150-152.
[2]付艷萍,王秀芳.互聯網+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移動信息,2016(8):138-139.
作者簡介
陳辰(1987—)男,講師,文藝學碩士,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專職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攝影攝像、影視編輯與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