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逐漸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并且成為主要的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微課教學具有更多的優勢,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先介紹了學前教育美術教育中的問題,分析了微課教學的原則和應用,以期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多媒體 ?微課 ?學前教育 ?重要性
如今,我國已經進入多媒體時代,并且給教育行業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正確看待微課教學,并將其運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在設計微課的過程重,教師需要遵從一定的原則,即幽默性、啟發性、輔助性等,提高微課的吸引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借助微課提高自己。
一、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美術學科本身具有特殊性
相對于文化課程來說,美術課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師生技能、技能、置換液素養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從當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學校都不夠重視美術課程,學前教育專業將重點放在音樂學科的教學中,重視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壓縮了美術學科的教學課程。美術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只能壓縮有限的課程教學時間,為學生認真講解基礎知識,無法給學生提供較多的練習機會,具體的講解過程、操作過程少之又少,考核制度不夠嚴謹與合理,學生缺少充足的時間進行訓練,無法靈活運用自己掌握和學習的知識。
(二)學生之間存在差異
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其對美術學科是否感興趣,是否擁有藝術天賦等,都會影響到美術教學的效果。有不少的學生擁有藝術天賦,也對美術課程較為感興趣,但是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因而無法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時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未能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方法和措施,未能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也就無法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甚至會進入惡性循環的狀態。
(三)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中,教師講解怎樣的教學內容,學生認真聽講即可,未能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講解的十分有趣和投入,但學生仍舊處于云里霧里的狀態。學生難以主動去學習和探究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探究能力。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日后步入工作崗位后,需要面對一些具有較強好奇心、想象力較為豐富的孩子,但是其缺少較強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就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微課教學的重要性
第一,微課能夠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各種資源整合起來。微課具有明確的學習主題,并非只是運用技術將各種資源整合起來,可以將知識與實際生活融合起來,改變學生單一的學習方法。微課擁有較短的課時,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還能設置一些與實際生活存在緊密關聯的情景,吸引學生分散的注意力;第二,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方法。微課可以將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但并非完全脫離教師的指導。在應用微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者幫助者、呈現者以及設計者的角色,可以實現自由活動與學習控制之間的平衡;第三,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實用性以及實踐性。微課可以重點講解一個重點和難點知識,可以運用圖片、文字、視頻、聲音等多種資源,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第四,微課能夠實現因材施教,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微課可以讓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學習,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豐富和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三、應用微課需要遵從的原則
第一,針對性。并非是所有的知識點就可以運用微課教學法,需要教師能夠進行選擇,保證教學內容的代表性,實現舉一反三的效果;第二,啟發性。微課的內容有限,時間也相對極端,教師可以借助提問的方式串聯知識點,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案例,幫助學生去分析和研究,使其能夠掌握知識點之間的關聯;第三,輔助性。微課具有較強的輔助作用,無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后,教師都可以運用微課解答學生的疑惑和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知識,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第四,幽默性。教師設計的微課需要涉及到學生感興趣的知識,增加微課的吸引力。因此,微課必須要秉承幽默性的原則,在最短的時間內鎖定學生的目光。
四、微課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如今,我國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正在逐步推廣的過程中,也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帶來了較大的便利。在此背景下,微課應運而生,并且與教育行業融入起來。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重視學生審美素養的提高。在美術課程中,不僅包括美術基礎的知識,還包括兒童實用美術的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微課教學法的應用,圍繞著重難點知識制作微課視頻,運用最簡單的語言進行講解,同時還需要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和引導。
(一)課堂教學過程中
微課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可以突破時間和地點的束縛,分為不同的階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基礎知識納入到微課視頻中,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課程性質等,選擇一些具有含義性和欣賞性的微課資源,運用圖片、視頻、動畫、音樂等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術知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需要在微課中為學生講解美術知識與相關技法,同時還需要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教師還可以在微課中加入教學案例,鼓勵學生去討論和分析,給予學生更加直觀的體驗和感受。美術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同時還是采用集體上課的方式,而這就會導致教師無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一對一的輔導。針對此類問題,就需要教師能夠靈活運用微課教學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美術知識,同時還能搜集與之相關的微課視頻,得到來自教師的專業指導和幫助,教師也能避免重復講解同一個知識點。
(二)課外教學過程中
在應用微課教學過程中,微課不僅可以運用到預習階段,還可以運用到答疑解惑階段,也能夠運用到溫故知新的階段。在課前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微課進行預習,查缺補漏,找到自己未能掌握的地方,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無論是課前的學習,還是課后的學習,教師都能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解答學生遇到的問題。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需要將重點放在一些難度較大、較為重要的知識點上,幫助學生提前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找到自己薄弱之處。在課后復習階段,教師可以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布置多樣化的作業,學生科自行進行觀看和學習。在美術教學過程匯總,教師要盡量避免采用PPT授課的方式,運用鉛筆手寫的方式,提高教學過程的現場感。在此過程中,微課都會加入一些背景音樂,而這些音樂能夠實現愉悅、舒緩的作用,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術知識。此外,教師還需要在微課中加入標注,即圖片標注和文字標注。控制好微課視頻的時間,微課視頻的時間需要維持在五分鐘到十分鐘左右。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微課具有很多的優勢,如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讓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學習,還能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等。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微課的設計,并將其運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資料,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何雨聲.微課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中的運用[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02):35-37.
[2]彭藝.美術鑒賞課程在學前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9(19):227-228.
[3]張可可.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研究與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9(17):152-153.
作者簡介
付立利,男,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現工作于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學前教育系專任教師,講師,研究方向:學前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