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忠
摘要:在我國的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大量的優秀鋼琴作品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能夠對不同鋼琴作品進行學習和感悟,以此起到情感的啟發作用。本文著重對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進行分析,以期對我國民族文化藝術起到傳承的作用。
關鍵詞:鋼琴作品 ? 高校教育 ? 鋼琴教育 ? 民族意識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7-0105-03
隨著我國教學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使得我國在開展高校教育過程中,越發的重視起素質化的教育,其中音樂課程在教學當中的重要價值也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我國近些年的藝術進步,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鋼琴作品,因此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加深對其鋼琴教育的研究和分析,對我國民族文化藝術起到傳承的關鍵作用。
一、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的價值
不同于一些西方國家的發展特征,由于鋼琴并不是我國傳統音樂器材,因此在對鋼琴的研究和創作方面,我國起步比較晚,只局限于短暫的幾十年時間。但是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卻孕育了諸多擁有我國優秀文化的藝術作品。同時,在大量鋼琴作品創作的過程中,我國的鋼琴作品也有著獨特的文化色彩和藝術價值,為此在進行高校鋼琴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中國鋼琴的教育,以此使其能夠被良好的應用。
(一)有利于對學生愛國情懷以及民族意識進行培養
由于我國的鋼琴發展道路,相對比較崎嶇,為此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無法受到相應的重視,這樣的發展背景,歸根結底都是由于我國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并沒有一個較高的愛國情懷,以及對于民族意識來說,始終比較缺乏。鋼琴并不是我國傳統的音樂器材,而是一種西方的音樂器材。這樣的音樂器材種類,直接導致了很多學生甚至教師,都對鋼琴存在著一定的誤解,認為在進行鋼琴學習的過程中,就只需要演奏好國外的一些優秀的曲子便可,而沒有重視起對中國鋼琴作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導致始終缺乏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雖然無法否認的是,鋼琴是一種著名的西方樂器,同時也是重要的文化瑰寶來源,具有著極高的文化和藝術價值。
但是一些著名的鋼琴作品流傳至今,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在進行鋼琴作品創作的過程中,賦予了其較高的情感以及思想,因此使得鋼琴作品在進行演奏的過程中,可以與聽眾產生較強的共鳴,并帶動起聽眾的情感變化。例如在肖邦進行鋼琴曲的創作過程中,大多數鋼琴曲都賦予了對國家的熱愛之情,同時也表現了對國家民眾的關心之情。對于我國而言,我國擁有著較長的歷史文化背景,因此其中蘊藏的音樂文化也比較豐富,因此在高校當中的鋼琴教學過程中,需要保證可以積極的對我國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情懷以及民族意識進行教育和培養。在高校當中學習的學生,需要通過對中國鋼琴藝術作品的學習、練習以及演奏,感受到鋼琴作品在創作過程中,作者賦予的情感以及文化價值,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可以很好的讓學生在對鋼琴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以此在進行日后的鋼琴作品創作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起自身愛國之情。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鋼琴演奏技巧
由于鋼琴這個樂器,本身就來自于西方國家,其在演奏的過程中,給予人較強的表現力,受到了全世界人民喜愛。特別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西方鋼琴的教學系統下,已經形成了系統、專業以及科學的教學流程。在教學的初期階段,學生首先需要對西方鋼琴曲的一些基本曲目,進行長期的反復性訓練和演奏,這樣便可以起到打好鋼琴學習基礎的作用。之后,在學生已經掌握好了鋼琴演奏的基礎之后,高校學生就需要加深對鋼琴的學習,對其進行更多的思考。一些西方的鋼琴作品十分的優秀,但是在進行我國鋼琴教學的過程中,也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中國鋼琴藝術作品的教學和聯系,同時西方的鋼琴作品在應用到教學的過程中,也不是完全的適用于我國高校學生的學習。
一些西方的音樂創作者,在進行音樂藝術作品創作的過程中,其具有的音樂價值比較巨大,但是在我國高校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必要將其過分的夸大,需要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與中國鋼琴藝術作品進行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以此保障進行中國鋼琴藝術作品的創新發展。在我國鋼琴發展的早期階段,由于進行音樂與創作的經驗并不足,就導致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借鑒其西方藝術作品創作的經驗。但是隨著我國鋼琴領域的發展,使得在進行鋼琴藝術作品創作的過程中,其經驗有著明顯的積累與提升。我國鋼琴藝術家在進行鋼琴藝術作品創作的過程中,基于民族文化背景,能夠創作出具有中國優秀文化色彩的鋼琴作品。
我國的鋼琴作品在進行練習以及演奏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促進高校大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提升。對于東西方文化而言,具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因此在進行鋼琴演奏的過程中,其使用的技法也不盡相同。對于我國當代大學生而言,都需要在掌握了西方鋼琴演奏技法之后,需要進行大量的中國鋼琴演奏技法的學習,這樣便可以極大的擴展學生進行藝術技法的學習。中國在進行鋼琴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其基本上都是在傳統民樂的基礎上進行開展的,進行了音樂的改編創作,因此也就直接形成了我國特有的演奏手法和演奏的技巧,同時我國的鋼琴演奏,具有著豐富的演奏技巧和演奏的多樣性。現階段,在我國的大多數鋼琴作品當中,采用的都是傳統的五聲調式,這樣的演奏調式上,與西方的一些大小調演奏方式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同時也在藝術風格上有著較大的差異性,例如在演奏《十面埋伏》這首鋼琴曲的過程中,演奏者需要保持每一個音的彈奏力度上比較大,同時左手的低音彈奏,而右手需要高音彈奏,這樣便可以在演奏的過程中,保持一定的平衡性。對于鋼琴這種從西方國家傳過來的樂器,在常年的發展環境下,現階段已經成為了我國長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中國鋼琴作品,對于我國鋼琴的整體發展而言,具有著重要的價值。為此,在現階段我國的高校教育領域內,需要重視起中國鋼琴作品的重要價值,以此充分的應用下去,保障大學生對于中國鋼琴作品有著較深的理解,并通過進行大量的訓練,提高鋼琴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