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9月9日,以“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在北京順利舉行。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經濟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以誠相待、普惠共享是根本之計。中國克服重重困難舉辦規模盛大的服貿會,向國際社會展示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也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信念和決心。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帶動了數字技術強勢崛起,促進了產業深度融合,引領了服務經濟蓬勃發展。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間,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跨境電商等服務廣泛應用,對促進各國經濟穩定、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放眼未來,服務業開放合作正日益成為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
9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致辭,提出3點倡議:
第一,共同營造開放包容的合作環境。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世界經濟開放則興,封閉則衰。服務業因其獨特的輕資產、軟要素等特點,更加需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的行業發展生態,更加需要各國努力減少制約要素流動的“邊境上”和“邊境后”壁壘,推動跨境互聯互通。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開放平臺建設,繼續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主動擴大優質服務進口。中國將積極順應服務貿易發展實際需要,推動多邊、區域等層面服務規則協調,不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促進世界經濟包容性增長。
第二,共同激活創新引領的合作動能。我們要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共同致力于消除“數字鴻溝”,助推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中國將拓展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發展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加快數字領域國際合作,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積極促進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蓬勃發展,推動世界經濟不斷煥發生機活力。
第三,共同開創互利共贏的合作局面。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經濟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以誠相待、普惠共享是根本之計。各國要加強服務貿易發展對接,創新合作方式,深化合作領域,積極尋求發展利益最大公約數,不斷做大“蛋糕”。中國將充分利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各類平臺,推動開展政策和經驗交流,建立和培育政府間、國際組織、商協會及企業間多樣化伙伴關系,支持組建全球服務貿易聯盟,不斷形成更多務實合作成果,使各國人民共同享有服務貿易增長成果。
規模盛大的服貿會,向全球各國釋放了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攜手促進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繁榮的信心。中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吸引國際社會的熱切關注和由衷點贊。
“服貿會為促進企業創新發展、深化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歐盟中國聯合創新中心聯合創始人帕特里克·奈斯介紹說,此次歐盟中國聯合創新中心專門率代表團參加服貿會,現場體驗了無人零售車、VR試衣鏡等創新服務,還參加了多場線上線下論壇,就5G、綠色技術、歐中服務貿易合作等話題展開討論。奈斯說:“此次服貿會活動規模之大、參展商和參展項目質量之高,令人印象深刻。服貿會有助于各國企業了解新事物、新技術,把握市場創新趨勢。”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國際財務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夏華聲表示,中國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不斷推動創新領域發展。抗擊疫情期間,中國企業和學校實施遠程辦公、視頻教學、健康碼等技術助力抗疫,顯示了中國在創新領域的巨大發展潛力,也為各國提供了經驗。
“創新是經濟發展的關鍵,也是企業生存的命脈。”烏克蘭駐華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安德烈·謝爾蓋延科表示,各國企業只有勇于創新,才能跟上時代步伐。近年來,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醫藥等諸多技術創新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就是最好的例證。
泰國泰中“一帶一路”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隆功·吳森提蘭谷認為,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挑戰,加強服務貿易合作為各國經濟復蘇提供了重要平臺。在抗疫過程中,數字化服務、電子商務等對于增強經濟韌性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凸顯。
近年來,中國堅持走開放、創新、合作的道路,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實現快速發展。2019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7850億美元,連續6年居世界第二。過去15年,中國從世界進口服務累計達4.5萬億美元,對全球服務進口增長的貢獻達到12.9%,累計拉動全球服務進口增長10.4個百分點。
在9月9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表示,本屆服貿會交易成果多、內容實,將在尊重企業商業意愿的前提下,加強對交易成果的跟蹤和服務,為落地項目保駕護航。商務部將落實好、鞏固好服貿會促成的交易成果,推動服務進出口再上臺階。
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表示,本屆服貿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舉辦的首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重大國際經貿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成果豐碩。
閆立剛說,本屆服貿會舉辦了覆蓋服務貿易全部12大領域的展覽展示和190場論壇及洽談活動,組建了80家中央企業交易團、16家中央金融企業交易團及38個省區市交易團,共有來自148個國家和地區的2.2萬家企業和機構線上線下參展參會。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服貿會推動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共有境內外5372家企業搭建了線上電子展臺,一批企業還搭建了3D展臺。
本屆服貿會突出展示數字貿易、5G通訊、工業互聯網、智慧辦公、區塊鏈創新等新業態新模式。冼國義表示,各省區市、大型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企業首次組建交易團,與會洽談采購,共簽訂協定協議類成果240項。本屆服貿會的成功,展現了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重大成就,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加強合作、共謀發展的良好意愿,凸顯了全球服務貿易蘊含的強大生命力。
服貿會閉幕后,線上服貿會平臺持續開放,并在一定期限內為企業免費提供線上注冊、搭建電子展臺、洽談簽約等服務,探索建立企業動態優化機制。
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北京市籌辦與服務保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時總結了本屆服貿會的5點經驗啟示:
一是抓住服務貿易發展新趨勢,在全球范圍內贏得了廣泛共識。要繼續緊盯世界經濟前沿,準確把握發展大勢,不斷提升服務經濟和服務貿易水平,為建設貿易強國作出應有貢獻。
二是整合各方資源,成為國家三大對外開放平臺之一。要進一步整合首都服務經濟、服務貿易資源,培育新優勢,更好發揮全球服務貿易領域龍頭展會作用,帶動形成更高層次的改革開放新格局。
三是形成“線上+線下”辦展辦會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參會參展的范圍和空間。要繼續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應用,把云上服貿會打造成靚麗品牌。
四是探索大型會展疫情防控的有效辦法,實現了展會期間零疫情、零感染。要把安全作為辦好一切活動的基本前提,讓常態化疫情防控成為今后辦展辦會的一個必備條件。
五是強化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的常態化機制,展現了“北京服務”水準。要不斷探索和完善這一機制,履行好首都職責,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閆立剛表示,北京將持續開放線上服貿會平臺,在一定期限內為企業免費提供線上注冊、搭建電子展臺、洽談簽約等服務,探索建立企業動態優化機制,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服貿會。
此外,冼國義透露,商務部將在年內出臺全國版和自貿區(港)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加大制度性開放力度;加快建設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開放平臺、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拓展各類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大力發展數字貿易等新興服務貿易,提升開放新成效。
編輯:李雪嬌??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網、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