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
盡管冰心和泰戈爾是生活在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家,但兩人的詩歌作品有很多相似之處。兩人都把愛貫穿于作品中,對愛的哲學都有自己的思考,高度關注著人的發展、國家的命運、人類社會的發展。同時也都流露出深厚的人道主義思想和理想主義情懷。但是,冰心的“愛的哲學”與泰戈爾的“泛愛”又有一些差別,這種差別主要是由文化不同和所處背景不同造成的。
一、冰心與泰戈爾詩歌“愛的哲學”的相同之處
(一)都以愛的宗教精神為主要情感基調
印度是一個擁有深厚宗教文化的國家,各方面都滲透著宗教文化,泰戈爾的詩歌中就經常看見宗教的影子。青年的泰戈爾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響,因此他的詩歌里會經常出現“上帝”這樣的詞匯,在《飛鳥集》第八十四節中,泰戈爾寫道:“上帝死了的時候,宗教便合二為一。”泰戈爾用詩歌把宗教和文化上升到文學藝術層面上來。1914年,冰心跟隨父親遷居北京,在北京貝滿女中這所教會學校學習,這給冰心思想以深刻的影響,慢慢地為冰心宗教“愛的哲學”思想奠定了基礎。五四運動后期掀起一股泰戈爾熱學,這時候的冰心受到基督教義的影響,使她“愛的哲學”體系更完整地形成。
(二)都具有愛國主義情懷
泰戈爾是個人道主義者和國際主義者,同時又是個熱情的愛國主義者,對祖國的熱愛、對同胞和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愛是他詩歌的基本主題。泰戈爾的《故事詩》被看作是印度廣大青年人的愛國主義教科書。在《故事詩》這一詩歌中,泰戈爾深刻地描述出廣大印度人民對本國現狀的強烈不滿,決心要跟統治階級戰斗到底,并且強烈地呼吁打破三座大山的壓迫。總之,泰戈爾的著作與前期比較,更具有層次和高度。冰心“愛的哲學”思想里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愛國主義。
(三)對愛的思想表達都強調對真實的寫照
泰戈爾詩歌的核心思想歸納為——事實求是,詩歌的布局和押韻很美。泰戈爾認同“真實即美,美即真實”的觀點。他認為美在萬物之中,人、動物、植物、自然景色、社會、宇宙皆蘊含美。藝術家的使命就是理論聯系實際,不過于夸張,密切地聯系社會、聯系自然、聯系現實,把最真實的、美的、情感的東西表達出來,傳遞給世人,能引起大家的共鳴,讓大家享受這最真切的美和流露出真切的情感。這就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四)都歌頌大自然和兒童時代
對大自然的贊美,對孩提時代的歌頌,也是泰戈爾和冰心共同的地方。在描述大自然時,兩位作家會通過對花草樹木、藍天白云的描寫來歌頌大自然的美,表達出自己對大自然美的熱愛。兒童情感表達方面,泰戈爾《新月集》中贊美兒童的詩歌讓讀者從浮躁的日子中走進孩子般純真無邪的世界。
冰心對于兒童的純真也非常熱情地歌頌著,詩歌流露出整個宇宙只有孩子是最可愛的,和孩子們交流不必要像和大人說話一樣思索半天,言行舉止也不必過分拘謹,和他們相處應該是隨心隨意的,是毫無壓抑感的,所以冰心把兒童看作是自己的知己。要善良真誠,富有同情心,詩人在作品中將“偉大”寓于“細小的身軀”中,這體現出了一種哲理,正是這種單純才孕育了日后的“真知”與“偉大”。
二、冰心與泰戈爾詩歌中“愛的哲學”思想的不同之處
(一)愛的主題源頭不同
泰戈爾的詩歌中所體現出來的愛源于宗教,是一種對神的虔誠。泰戈爾詩歌表達出對家人的愛、對自然的愛、對國家的愛、對神學的愛,這些都是作者創作詩歌的題材。泰戈爾的很多著作都有所表達,比如,《吉檀迦利》《園丁集》等作品都充分表達了這一主題。泰戈爾詩歌沒有像冰心詩歌一樣呈現出對具體的人的側重。在泰戈爾的眼中,神是一切愛、希望、美好事物、理想、偉大的化身。冰心詩歌中反映的對神的描述和崇拜沒有泰戈爾詩歌那樣濃烈,受五四運動中民主與科學的影響和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影響,冰心的詩歌創作思想逐漸從傳播宗教的影響轉變到以人的價值為中心。
(二)對“愛的哲學”定義不同
由于歷史文化背景不一樣,泰戈爾的“泛愛論”與冰心的“愛的哲學”又有一些明顯的差別。冰心大力宣揚“愛的哲學”,尤其是母愛,她的詩歌《繁星》《春水》等名篇名句已經成為一代經典,這一文學成就其實與冰心的童年經歷密切相關,不少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者認為,冰心的童年以及那將她哺育成人的家庭可謂是得天獨厚。冰心的童年乃至青年時代來自父母的多是呵護和關愛,而幾乎沒有遭遇過“五四”時代其他女性作家因為自身的性別原因而受到的壓制和干涉。泰戈爾用他詩歌所表達出來的“泛愛”歌頌了他的國家、愛情、兒童以及所有純真而美好的人和物。
三、冰心與泰戈爾詩歌中“愛的哲學”思想異同之處的原因分析
冰心與泰戈爾在詩歌的表達和創造上有一些共同點,這是因為冰心的家世和早年經歷與泰戈爾的家世和早年經歷有不少相似之處。
第一,家世顯赫,社會地位崇高。冰心的祖父是舉人,父親是愛國海軍將領,而泰戈爾的父親則是一位哲學家和社會改革者,其他家庭成員在加爾各答乃至印度都享有顯赫地位和崇高威望。第二,都生活在母愛濃濃、父愛深深的和諧家庭里。泰戈爾和冰心自幼獲得濃濃的母愛和深深的父愛,這不僅孕育了他們兩個人的愛親人以及愛人類的思想和情懷,而且為冰心接受泰戈爾博愛精神奠定了基礎。第三,都有自由而豐富的兒童生活。冰心和泰戈爾的童年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自由活動,自由發展,讓兒童天真活潑、好奇好學的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現和發展。第四,都熱愛大自然,尊重生命。冰心酷愛大海,大海也給冰心敞開了博大無邊的胸懷,泰戈爾愛恒河水,愛大自然,愛梵天賜給印度人的圣河。
兩者不同之處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兩者詩歌中“愛的哲學”思想不同的根本原因。由于印度是一個印度教盛行的國家,它是構成印度文化的核心,所以泰戈爾的詩歌首先表現出宗教的“泛愛”思想,也就是“梵我合一”的思想。由于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冰心詩歌表現出來的“愛的哲學”更多地表現更為具體的人性。第二,不同的時代背景是兩者詩歌中“愛的哲學”思想不同的客觀原因。進入封建半封建社會后,中國陷入分裂、戰亂的局面,這讓冰心更深刻地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將改變這種局面的希望寄托于中國共產黨。所以,冰心詩歌表達的精神寄托更側重于人的改革,而不是像泰戈爾更多的是寄托于宗教。第三,不同的成年經歷是兩者詩歌中“愛的哲學”思想不同的主觀原因。泰戈爾的“泛愛論”主要集中于歌頌男女之間的愛情,而冰心則相反,更多的是呼吁他們改變自己、改變社會,把更多的情感寄托于最溫柔的母愛。
四、結語
通過比較冰心與泰戈爾詩歌的異同,人們再一次回到詩人眼中的世界,感到詩人對人生探索的巨大熱情,它激勵著人們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向理想的未來奮進。冰心對泰戈爾詩歌的研究發展是中國文學界對泰戈爾詩歌在中國傳播的一種肯定和認知。這對新時代中國創作更多經典詩歌作品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石阡縣文體廣電旅游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