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娜 趙天宇

2020 年8月24日, 在印度海得拉巴附近一新冠病毒檢測中心,人們排隊接受檢測取樣。圖/法新
印度疫情的嚴重,在德里生活的中國人王明(化名)深有體會。
至少從7月初開始,除了買些生活必需品,或者工作所需,王明便不出門了。剛開始只是戴口罩,現在但凡出門,必是護目鏡、帽子、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全幅“武裝”。
9月9日,印度公布的單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仍為約9萬人,累計確診超437萬人。
“按照目前的趨勢,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牛津大學納菲爾德人群健康系流行病學教授陳錚鳴對《財經》記者說。在過去一個月里,印度單日新增確診數始終為全球第一,目前也是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全球第二的國家。
自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破百萬后,印度疫情便一發不可收拾。僅用了20天,確診病例數就突破了200萬例大關;到8月23日突破300萬例時,僅用了16天;到9月5日突破400萬例,又變成了13天。
在印度也不乏與陳錚鳴觀點相同的人士。印度醫療協會前負責人阿戈瓦爾(K. K. Aggarwal)就對媒體稱,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在10月中旬印度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從目前病例數的增長來看,印度疫情處在暴發階段?!币晃恢袊餍胁W專家對《財經》記者說。
僅一個月,印度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就從200萬翻倍,超過400萬。對于確診病例暴增,印度衛生部門的官方說法是,加強了檢測力度。
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公布數據顯示,截至9月5日,印度共檢測了超過4800萬個樣本,當日檢測超過109萬個樣本。
“印度早期的新冠肺炎檢測陽性率曾一度達到12%左右,現在我們能看到陽性率慢慢降下來。這意味著核酸檢測的人數和覆蓋面上升,說明印度對疫情的把控相對更好。”陳錚鳴分析。
與外界略顯震驚的心情相比,已在印度生活了三年的王明覺得,印度整個防控意識都在下降,當地人“并沒太在意”,在公共場所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少,不洗手就更不用說了,人們正在慢慢淡忘病毒。王明負責公司在印度的業務,現在出門需要提前報備,“公司也擔心駐外人員感染”。
盡管近一個多月,印度已有多名政要或明星“中招”。但9月8日,一項紀念活動仍然如期舉行,吸引了數千名印度市民參與,人與人并沒有刻意保持距離,也有人沒有佩戴口罩。
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9月2日在社交媒體上證實自己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現已住院。
沙阿建議與他有過接觸的人自我隔離并接受病毒檢測。在確診前幾天,他參加了內閣會議,印度總理莫迪、國防部長辛格、財政部長西塔拉曼等多名內閣成員均出席,但目前尚未傳出這些接觸者中有確診感染的消息。
印度家喻戶曉的寶萊塢明星巴強家族中,超級巨星阿米特巴·巴強和他同為演員的兒子阿比謝克,先后在個人社交媒體賬號上證實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已在孟買入院治療。其后,其妻子及女兒也被確診。
甚至有印度地方官員確診新冠肺炎后死亡的案例。9月2日,北方邦技術教育部部長卡瑪爾·拉妮病亡,此前她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從現有的情況來看,任何人都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當然還取決于所處的環境、衛生條件及人口密集程度。在陳錚鳴看來,印度人口密度非常大,衛生條件很差,“出現現在的狀況完全能夠理解”。
9月7日,就在印度確診病例成為全球第二的這一天,已停運五個多月的印度首都德里地鐵系統恢復運營。
“坐地鐵的人會越來越多?!蓖趺骺吹剑罔F線路剛開通時,一個車廂里的人并不多,約十多個人,都戴著口罩。
與北京四通八達的地鐵線路不同,德里地鐵線路的覆蓋程度有限。想要到達目的地,大多數時間還需要換乘其他交通工具或步行,所以當地乘坐地鐵的人并沒有北京多。“但在高峰時間,一些重點線路,車廂仍然擁擠,人挨著人。”王明說。
按照疫情嚴重程度,印度衛生部曾將全國劃分為紅色、橙色和綠色區域。從9月21日起,印度將允許熱點地區以外,恢復規模在100人以下的體育、娛樂、文化和宗教集會活動,此外也將陸續允許教職員工返校,為復課做好準備。
這是印度為了提振經濟,不得不做出的“妥協”之舉。在4月到5月采取嚴格封鎖舉措后,雖一定程度上延緩疫情惡化,但經濟也遭遇打擊。
8月底,印度曾發布4月至6月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同比下降了23.9%。這是印度從1996年開始發布相關數據以來,最嚴重的季度經濟收縮。
印度全國性的嚴格封鎖措施,自3月25日開始,暫停所有國內公共交通、長途客運和商業航班,大部分生產和商業活動都被叫停?!皠傞_始的封鎖措施很嚴格?!蓖趺骰貞?,路上會設置卡點,如果走在路上,警察會詢問出門的目的,檢查資質。那時在街上看不到人,也沒有車輛,“就像空城”。
如果有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或者有人從國外回來,就會通知其居家隔離,并會在家門口貼上封條或者提示,以警示他人這里的情況?!澳菚r大家都還是很重視的?!蓖趺髡f。
由于確診人數仍持續攀升,原定的封鎖時間數次延長,最終于6月30日結束。不過,在王明看來,封鎖措施從5月中下旬開始,已“形同虛設”。
陳錚鳴分析,“印度雖然封城封的早,但不可能像中國一樣把所有的病毒徹底憋死。只要社區里有一兩個新冠肺炎患者,最終確診人數就可能飆升。”
與中國相比,印度所采取的封鎖措施遠稱不上嚴格。鑒于印度是多民族國家及密集的人口現狀,完全切斷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是不切實際的。
上述流行病專家告訴《財經》記者,兩者的目標并不相同,中國是為了完全遏制病毒傳播,印度只是利用封鎖措施推遲和減緩流行高峰。
不同國家基于各自體制、文化特點、社會和經濟承受力,選擇采取了不同策略。
中國從2020年1月以來,采取的是“遏制”或“圍堵”的策略,在境內阻斷疾病的傳播?!斑@一策略取得了相應的效果,但難以長期維持。如果采取中國式措施,就要考慮一直堅守,直至人口中有高比例的人都打上了疫苗?!币晃粎⑴c中國疫情防控的疾控系統內專家曾分析。
意大利、英國等歐洲國家的緩疫策略做法,是想推遲和壓低流行高峰,即讓病例增長速度慢一點、幅度低一些,盡量不要使醫療系統過載。在這種情況下,使人群中相當的比例通過感染獲得免疫,以使疫情得到緩解,但代價是延長了疫情的流行時間。
即便韓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實行過強力措施的國家,它們在最初也是“預防性的等待”。而在確診人數暴增后,這些國家也并未實行嚴格意義上“中國式的圍堵策略”——致力于將傳染源完全消滅、將病例歸零,而是提升緩疫措施的力度。
上述疾控系統內專家對《財經》記者分析,并沒有明顯證據表明采取緩疫措施的國家對疾病特征的認識有什么技術誤判,至少它們知道新冠病毒比2009年的甲流更厲害。即便其他國家選擇的緩疫策略,在具體措施、實施范圍、時機和力度上也會各有差別,效果也會不同,“它們的策略措施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存在不確定性”。
不過,與同樣采取緩疫措施的國家相比,印度在檢測能力上存在“硬傷”。
實施封鎖措施時,印度全國范圍內僅對6500個樣本進行了測試,3月中旬的每日測試容量僅為1400個樣本。根據6月14日的數據,印度每百萬測試4100人,這與全球平均水平差了7倍,全球平均每百萬測試2.9萬人。
如此差距,直白地體現出印度多年未在醫療保健中有效投入。2016年,印度對醫療領域投入的資金只占其GDP規模的3.7%,是全世界排名墊底的25個國家之一。
此前,印度曾用嚴格檢測、有針對性干預等手段,在控制H1N1流感、艾滋病傳播中積累了經驗。但此次新冠病毒的傳染能力更強,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手段,就意味著大規模疫情隨時可能暴發。
面對快速傳播的新冠病毒,印度醫護人員明顯不足,支應費力。根據印度衛生部門2019年10月發布的數據,每11082人中僅有一名醫生,這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醫患比例的10倍以上。WHO的數據是,截至2020年2月,醫生與人口的比例應為1∶1000,而印度的比例為1∶1404。
印度試圖用有限資源與大流行的病毒作斗爭,采取的方法是,封鎖之后,在各地增加針對流感患者的“前哨篩查”,并通過醫院診斷了解是否存在社區傳播?!拔覀儾荒芟裰袊蝽n國那樣大面積地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因為我們根本沒有這個能力,因此只能有重點地開展檢測?!币晃挥《葘<覍Ξ數孛襟w說。
接下來,印度的疫情仍會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在上述流行病學專家看來,“印度是一個人口密度特別大的國家,現在封鎖措施也解除了,沒有嚴格防控措施,傳播的速度會很快?!?/p>
在印度,很多大中城市都有貧民窟,在其內采取有效的社會隔離幾乎不可能。一旦疫情在貧民窟大規模傳播,將很難得到控制。
王明見過最極端的印度“貧民窟”中,房子每間寬約兩米、三四米深,屋里至少擠三四個人,這樣的房子一間緊挨著一間,連成一片?!翱鋸堃稽c說,鄰居之間的距離就好像一家人之間的距離?!蓖趺鬟@樣形容印度的人口密度。
4月1日,位于孟買的亞洲最大的貧民窟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至4月14日增長到 60多例,致死7例。
印度經濟中心孟買市政府早在8月初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就顯示,在該市接受血清檢測的貧民窟人口樣本中,57%的受試者攜帶新冠病毒抗體。而在貧民窟以外的受試者中,這一比例僅為16%。這一結果表明,貧民窟中存在著大量感染者,其中不少是無癥狀感染者。
這是印度需要面對的棘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