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與融合,也給我們初中英語教學的創新與改革帶來了新課題使老師駕馭課堂能力迎來了新考驗,在這種新媒體環境下,如何讓學生更好掌握英語知識并能熟練應用,這需要老師在教學方式與手段上不斷進行創新。如何及時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效結合,為學生營造一個容易學、樂于學的氛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與學的雙贏局面,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并隨筆進行探析。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下;初中;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高永煌,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學。
新媒體技術應用已經逐漸走進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充分利用新媒體助力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假設教師在英語教學時能有效利用新媒體相關優勢資源,創新英語教學方式,促進新媒體資源與教學內容有效結合,定能為學生提供更加輕松優質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生動有趣的氛圍中發揮自己的智慧,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進行英語學習。同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點,并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鞏固,有效提升英語學習質量。
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1.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俗話說“事物三分鮮”,初接觸英語時,大多數學生都對英語持有較高的學習興趣,這主要是由于剛開始有新鮮感和英語知識點比較簡單,學生能夠按照教師要求每天書寫和背誦,對一些簡單的內容也可以有效記憶,對答如流。隨著英語教學的不斷深入,知識點變得艱澀難懂,有些學生再無法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進行有效理解學習,就逐漸對英語學習產生了厭倦感,甚至是恐懼感,過早的犯上“偏科”癥。由此學生開始出現兩極分化情況,基礎比較好的學生依然可以跟得上教學進度,然而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逐漸跟不上,學習時感到力不從心,無法有效消化英語教學內容。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學生缺少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無法提升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不明白的知識點無法積極地在課堂中解決,也不向其他學生和教師請教,導致不懂的內容越積越多,最后逐漸失去了英語學習的信心。
2.教師缺乏教學創新性。目前仍有部分老師由于種種原因,在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即老師滿堂講、學生被動學,課后再進行英語抄寫、背誦單詞等,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在非媒體時代,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確實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手段,不容我們質疑,也不能否定它的貢獻!雖然傳統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但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當今,已經嚴重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對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產生了遲滯的影響。教學中教師講的比學生多,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種封閉式的教學模式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即使教師講得再多,學生也無法有效吸收,更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嚴重阻礙教學進度。
3.學生缺乏英語實踐能力。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在授課時,教師無法在有限時間里對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進行系統反復訓練,學生一般只是略學會了教師所教的英語知識,因此無法將學習到的知識有效運用到實際中,出現學無致用的現象,比如日常英語會話,在要求學生用英語表達時,學生要么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吞吞吐吐”勉強講出來,要么語音語調殘缺不全,能聲情并茂流利說出來的學生為數不多。可見,學生對英語的掌握僅僅存在于書面上,無法有效地將學習到的英語知識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交流對話。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學習主要目的不僅僅是在會讀、會寫以及應對考試,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學習中逐漸掌握英語并且能夠將英語有效運用于實際情景中。假如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與應用僅僅停留在聽和讀上,則體現不出英語學科應有的價值,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二、新媒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創新改革策略
1.在教學中巧用新媒體工具。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通過運用新媒體技術,將抽象的英語單詞、語句變成生動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中拓展想象的空間,更加準確的理解文章或者語句要表達的真正意思,達到培養學生英語語感的目標。教學中利用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展開英語教學,能夠有效改變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下只針對教材教學的情況,使生動、有趣的學習內容有效融入課堂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例如可以借助央視公益動漫廣告,將family(家庭)這個單詞拆解形成一句表達感恩的話: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新媒體進行資源搜索,讓學生理解詞匯在具體情境中的應用,有效掌握詞匯的具體用法,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提升英語應用能力。
2.借力新媒體創新教學途徑。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進行初中英語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直觀的學習相關知識點,也便于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和互動,提高教學質量。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使用新媒體相關資源,為學生創建便捷、快速的交流渠道,并且利用這些渠道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和指導,使學生與教師之間隨時隨地進行溝通,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力QQ、微信、釘釘等新媒體平臺建立學習聊天群,利用聊天軟件的便捷開展日常教學工作。像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原本按部就班的學習、工作、生活計劃全被打亂,人們只能居家抗“疫”,假設是2003年的SARS時,我們就無法在抗疫中能正常開課!但今年能我們借力新媒體釘釘平臺架起家校溝通渠道,開展在線授課,家校互動,做到抗“疫”、學習兩不誤,這就是新媒體的魅力。利用聊天軟件的便捷性進行日常教學工作,如每日在群里叮囑日常學習任務,提醒學生在學習前做好充分準備,保證英語聽課質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互動軟件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減少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如在群里發一些天氣情況,提醒學生增減衣服,或者發表一些笑話和學生感興趣的信息。這些內容可以使用中英雙語模式,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對英語知識進行積累,有效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
3.拓展多樣化課后實踐活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多樣的英語課后活動,幫助學生提升英語知識水平。英語作為語言類科目,想要讓學生有效掌握英語知識點,并且能夠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在有限的教學活動中是無法達到的,因此就需要教師利用課后實踐鍛煉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利用新媒體能夠有效增強課外活動實踐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力,使學生能夠有興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積極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播放一個英語短片,讓學生根據理解到的短片內容,分組進行討論,總結出短片中的重點內容,并對短片進行準確翻譯,譯完后,每組推薦出一位代表上講臺與同學們分享,教師及時在旁指導和評價。在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實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區分英語中各種詞匯在實際中的不同運用,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
三、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媒體環境下的英語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英語學習氛圍。教師在教學中,將新媒體資源與英語教學內容有效結合,在教學中利用新媒體優勢,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通過課后多樣化實踐鞏固學生英語知識掌握程度,使學生能夠將英語有效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定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子健.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初中英語教學的路徑[J].數碼設計(上),2019(11):294-295.
[2]張志月.新媒體環境下初中英語教學策略探究[J].神州,2017(1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