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是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巧妙地應用網絡資源、聯系實際生活、善用思維導圖、注重實踐活動四個策略的落實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能夠為學生獲得更好的英語學習效果奠定更堅實的基礎。鑒于此,本文聯系文獻資料、經驗總結、案例探究等研究方法對此問題展開了分析,旨在能夠對初中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一線教師英語教學實踐工作的高質量展開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能力;有效發展;實現策略;相關案例
【作者簡介】馬麗華,甘肅省臨夏州廣河縣回民第一中學。
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作為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重要力量,當然需要加以重視,并想方設法將其落到實處。對于如何將其落到實處,本文給出了如下幾點參考策略。
一、巧用網絡資源,奠定思維發展的基礎
眾所周知,豐富、充實的理論知識體系是確保學生思維得以發展、思維能力得以提升的基礎,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一個學生有再多的想法,沒有必備的英語知識做儲備,也很難真正的落地,當然不會獲得更好的英語學習效果。因此,在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我們一線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斷地豐富現代初中生的理論知識體系,夯實基礎,讓思維的發展有更大的可能。而理論知識體系的豐富緊靠課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對網絡資源的利用程度,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學習觀念,巧妙地利用網絡資源來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體系。在此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我們教師做好引導、督促、幫助的工作,另一方面需要我們關注學生的訴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注重學生的學習反饋,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具有針對性的引導和幫助,以讓學生的理論知識體系得以有效的豐富。
例如,我在教學“I want to be an actor”這一內容時,就利用網絡給學生提供了包括演員在內的各個行業的一些從業規則、職業道德、業務要求,并以視頻、錄音等形式向學生展示了不同領域人員在工作中的不同狀態,觀看之后,讓學生利用本節課中需要學習的語態、句式、單詞等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之后再展開更深層次內容的探索,這樣一來,學生當然更加積極主動、聚精會神、集中精力地聽我講,并主動探索更多的新知,可以說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而且為學生思維的拓展,更理想學習效果的獲得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二、聯系實際生活,提供思維發展的源泉
生活是一個多彩、豐富的資源庫,對初中生英語知識的學習、探索有著很好的幫助、促進作用。在實際展開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活動時,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融入教學實踐中來,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導入生活中的新聞事實,關注學生的生活需求、生活狀態,用英語去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和難題等,讓學生看到生活和英語的密切關系,而這一學習過程也是培養、發展學生思維的過程。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需要我們站在學生的立場去導入生活的知識和素材,另一方面需要我們對學生多一點鼓勵、支持和幫助,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有所增加,歸屬感會有所增強,學習思維自然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和發展。
例如,我在教學生學習“現在進行時”這個語態時,就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一個下雨的情境:天變得越來越黑,烏云翻滾著,噼啪噼啪,雨越下越大,像潑,像倒……此時,我讓學生分別來想一想如果回家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天氣會怎么說、怎么做,之后,讓學生用現在進行時的語態來進行情境的描述,可以說一些自己看到的內容,可以說一些自己的感想,使學生在思維得以鍛煉的同時,也對現在進行時這個語態有了更具體的掌握。
三、善用思維導圖,打開思維發展的思路
思維導圖是新課改背景下誕生的新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鍛煉,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知識的方式,有助于學生學習思路的打開和拓展,自然能促進學生的多樣化思維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升。因此,我們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科學的應用思維導圖來展開英語知識的探索和教學,同時也需要積極地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繪制多樣化的思維導圖,并利用思維導圖來學習、探索、總結更多的英語知識。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思維導圖的選擇和繪制應用一定要科學合理;二是思維導圖的形式一定要豐富多樣,讓學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吸引學生的興趣;三是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想法,給予學生自我探索實踐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力量創造出更多更適合思維的思維導圖,助力學生獲得更好的英語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生寫一篇主題為“My Favorite Movie Star”的作文時,就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展開了教學活動。首先,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棵大樹,并在樹干上寫上了“My Favorite Movie Star”這個作文題目,緊接著,我逐步通過帶領學生回憶一些電影片段,給學生展示一些電影的畫面、音視頻,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看電影經歷等,引導學生在樹枝上填一些與題目相關的內容,如Who is your favorite movie star? Where and when was she/he born?Was she/he good at acting in films?Where did she/he start her/him acting years? How did she/he start acting……在此基礎上,我繼續引導,讓學生在每一個樹枝上都畫出一個果實,對以上問題做更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如What did you learn from his performance?What difficulties did he encounter in the course of acting these years……就這樣,當大樹掛滿了果實之后,學生們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寫作框架,有了這樣的鋪墊,再進行文章的寫作,當然收獲了不錯的寫作效果。學生的寫作思維得以提升的同時,也寫出了內容豐富的文章。
四、注重實踐活動,給予思維發展的空間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在實際展開英語教育教學活動時,為了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有效的培養,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得到穩步的提升,我們作為教師注重方法引導、技巧傳遞的同時,還需要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通過自我實踐來使得自己的思維真正地得到鍛煉,并在實際鍛煉的過程中通過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來實現更好地成長,最終使思維得以拓展,收獲更好的英語學習效果。在此過程中,需要我們教師注意的是,一方面要改變自身的角色,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扮演好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的角色;另一方面要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給學生多一點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讓他們感覺到學習英語的快樂,體驗到自我解決問題的開心,讓其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理想學習效果,這樣一來,學生自然會更加自主地參與英語知識的實踐和探索,自然能夠更好地鍛煉自己的思維,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Where is the post office?”這一內容時,就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自己制作課件,引導學生想一想怎樣給人介紹路會更清晰,在問路和指路的過程中會發生什么,需要用到哪些禮貌用語……并通過競賽的形式評選出最佳的課件,這樣一來,學生們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自然會對文章的內容作更深入的探索。課件制作的過程就是思維鍛煉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再展開文章內容的教學,自然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培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幫助學生獲得更好英語學習效果的關鍵力量,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而且對于學生今后更深入英語知識的探索和學習有著很好的幫助、促進作用。但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提升的過程,需要我們一線教師堅持不懈、一步一個腳印地去研究、實踐和總結,本文所給出的四個策略不夠完善和具體,而且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僅靠這四個策略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多教師的共同參與和實踐,相信,在更多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收獲更好的思維培養效果,幫助現代初中生實現更全面、多元的發展和成長進步。
參考文獻:
[1]高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12):121-122.
[2]李菁.新課程下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6 (36):108.
[3]陳洪.試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37):106.
[4]劉國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教育,2016 (3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