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據學生的學習差異創設多元教學模式是豐富學生認知視野和思維的重要途徑。從保護學生學習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角度出發,圍繞自選目標、自愿組合、自選標桿和形成評價來豐富課堂教學,是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生;分層;隱形;策略
【作者簡介】夏榮,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永寧中學。
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終身發展是英語課程教學的重中之重,是展現生本主義人文關懷的重要方法。面對學生的差異化學習發展,結合青春期少年的特征,從尊重和信任學生的角度出發,突出隱形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一方面,能展現課程教學的生本主義人文關懷特征,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在正確評價和了解自我的基礎上獲得深層次發展動力,讓課堂成為學生不可缺少的樂園。
一、多元套餐選學——因材自選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學的首要原則,英語教學更應如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認知學習需要,多結合他們的學習發展需要活化教學,多給學生提供大膽自我嘗試和主動探索的機會,利于其從中獲得多樣化學習機會。教師可結合學生對多元套餐的選擇,鼓勵他們通過自選套餐主動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幫助他們在主動收集整理的過程中產生多樣化學習思維方法。
教師可建議學生針對課程學習內容的不同,多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整體認知需要,設置多樣化學習模式,鼓勵他們主動選擇。很多學生在選擇學習的時候能夠結合學習內容。如,在八年級英語上冊第六單元Birdwatching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的教學中,就采取多元化套餐選學的方式。教師可設置A、B、C三種套餐,引導學生就A套餐“Read and understand the text”主動運用筆記圈畫的方式找出其中有價值的信息,讓他們能主動選擇相關內容。建議中等學生就B套餐的“What did you find from Zhalong?”進行相互討論交流,鼓勵學生針對“If you were a guider,what would you like to introduce Zhalong?”等問題運用同桌交流和小組討論的方式深化理解。教師可建議學生就C套餐,圍繞“How to make Zhalong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and rich?”暢談自己的觀點。
針對學生的認知差異,教師可創設多元化套餐學習模式,引導他們在主動深入探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方法。教師可在學生自選學習目標的時候結合教學實際予以調整,讓學生能有的放矢地學習探究。
二、倡導自愿組合——互學共進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理應享有足夠的話語權,理應享有更多學習支配權,應該獲得相互學習探知的機會。隱形分層就是要讓學生在備受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能準確評估自己,能給他們自我調整和合作的機會,引導他們在相互學習和主動探究中相互學習,在你追我趕的學習狀態中形成博采眾長的求進意識和激情。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妨以自愿組合的方式鼓勵學生多提出自己的設想,引導他們在主動組合中產生團隊協作互動的意識。教師可結合學生的整體理解感知,多建議他們針對自己的學習需求,以自愿組合的方式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如,在八年級英語下冊第二單元“香港迪士尼樂園”的閱讀教學中,結合Kitty和Amy的對話交流,鼓勵學生以找伙伴的方式來活化教學過程。很多學生根據文本人物角色對話,從自己喜歡的角色出發,以團隊組合的方式找出各自的理解途徑。很多學生圍繞人物對話的語言特點,從“What are there in Hong Kong Disneyland?”“Why do the children like Hong Kong Disneyland?”“What did you get from Hong Kong Disneyland?”等話題中主動摘錄篩選相關信息,讓學生在主動組合團隊的過程中形成多樣化感觸體驗,讓他們在彼此協作中取長補短共進。
學生以自愿方式組合團隊能真正融入學習情境,能夠在議論交流中獲得更高層次的理解感知。教師不妨結合學生團隊學習所得,多給他們提供主動探究選擇的機會,讓他們在主動融入課堂中相互提醒,在相互學習中產生積極向上的激情。
三、自選標桿趕超——釋放潛能
下棋找高手,同樣,學生在學習中應該有自己的趕超學習對象。學生選擇趕超對象,能切實喚醒學生自我奮進拼搏的渴望與激情。教師可通過比學趕超的方式引導學生選擇相關對象,讓他們在主動接受挑戰中釋放自己的才能,讓他們在相互比較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幫助他們在比學趕超中產生我要學習和保持自信的良好潛能。
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實力,主動選擇適合的趕超對象,能使課堂教學充滿朝氣。學生在主動選擇趕超對象的時候,不妨針對自己的學習認知實力和差異,多選擇合適的趕超對象。教師在每一次教學中,可予以深入引導。如,在八年級英語上冊第六單元的閱讀引導中,教師可要求學生針對自己的理解,從選擇競爭對手出發,結合閱讀理解、背景知識拓展等方面,建議學生從“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Zhalong?”“What are there in Zhalong?”話題中深入構思,引導學生通過設置問題指名現場挑戰的方式主動對話,讓他們在相互學習交流中深化感思。很多學生結合語篇表達的內容,從生態文明的角度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能就“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Zhalong”暢所欲言。教師在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的時候,不妨以辯論的方式鼓勵學生多提出自己的意見,多引導他們在主動對話中說出自己的感思,讓他們形成多樣化感思和體驗。
學生在自選目標的基礎上多說出自己的想法,多給他們足夠的自我嘗試和探索機會,定能使他們的學習更有目標性和針對性。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自我理解差異和學習情況,多鼓勵他們以“跳起來摘果”的方式來選擇自己的趕超對象,讓他們在主動自我加壓的過程中形成多樣化體驗,增強學習的內生動力和激情。
四、形成評價導學——保持自信
每一位學生都有精彩和閃光點,都需要教師予以鼓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多運用形成激勵評價的方式引導學生探學,多鼓勵他們始終保持自信,讓他們帶著微笑走進課堂,保持積極學習情緒,給學生更多自我肯定的機會。形成激勵評價可結合學生的整體理解,多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和實踐,定會使得文本充滿生機活力。
教師運用形成評價的方式引導學生多深入嘗試和探索,多組織學生針對自己的感知體驗認識自我,定會使課堂充滿生機活力。教師在開展形成評價中多尊重和信任學生,讓學生在備受關注中展現自我,定會使得課堂富有濃濃的人情味。如,在九年級英語上冊第四單元“成長”的閱讀“永不言棄”的課堂教學評價中,可嘗試此法。教師可針對語篇中提出的“How to understand never give up?”的觀點,可學生對“永不言棄”的不同理解角度出發,鼓勵他們圍繞“Who is Spud Webb?”“What did you get from Spud Webb?”“What did you get from Spud Webbs achievement?”等話題,融入語篇深入篩選相關內容信息,讓學生從語篇中發現更多行之有效的表達素材。教師結合學生的語篇閱讀感知和互動交流,鼓勵學生主動提出相關策略和方法,幫助他們開闊眼界和認知思維。
很多學生能結合閱讀理解大膽展示自己的才華,能從閱讀理解、互動交流、精彩展示等方面來深入切磋,以此豐富感觸。教師不妨多運用激勵肯定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多展現自我,讓他們在真正深有感觸的前提下說出自己的理解,切實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讓他們始終帶著新鮮和好奇融入互動交流中。
如前所述,教師多以生本主義為切入點,多給學生自我嘗試和主動探究的機會,鼓勵他們在各自最近發展區域內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定能使得英語教學更有生機活力。教師多從隱形分層的角度深入嘗試,定能增強自身的學習內生動力,讓他們在競相發展中獲得長足進步。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胡程智.分層教學法融入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策略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