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相燕
摘 要:在語文學習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發展學生語文能力,引導學生終身學習。小學階段應著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養成基本的語文學習習慣。我們可以培養學生的“習慣意識"、課前預習習慣、規范書寫漢字習慣、勤查工具書習慣、廣泛閱讀習慣、推敲語言文字習慣、積累優美詞語習慣、寫作習慣等,讓習慣成為自然,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方法
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優秀的學習品質、健康的學習心理、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巧的綜合反映,是小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標志,也是其終身學習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礎。從小學語文的教學實際來看,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成效卻不盡人意,以致影響到了后續階段的語文學習效果。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倡,新課改的推進,心理學、教育學的發展,作為教育工程的奠基階段——小學階段,我們著重要使學生養成哪些語文學習習慣?養成這些學習習慣的影響因素有哪些?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針對學生應采取哪些策略呢?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探究。
一、語文學習習慣的內涵
1.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內容。
有意識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學生在小學的語文學習中養成基本的語文學習習慣。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包括很多方面,我認為,基本的語文學習習慣包括課前預習習慣、規范書寫漢字習慣、勤查工具書習慣、廣泛閱讀習慣、推敲語言文字習慣、積累優美詞語習慣、寫作習慣、勤思考、愛質疑習慣、合作學習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習慣、認真聽講的習慣等等。
2.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意義。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好的習慣使人成為天才,壞的習慣使人成為囚徒”,可見習慣的養成對日常的工作、學習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而對于學生,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更應該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慢慢發現,擁有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生學習成績都不會太差。王爾德說過:“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后來是習慣造成我們”,好的學習習慣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是現階段教師急需解決的教學問題之一。
二、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方法
1.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
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一環。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教師要有一貫的要求和督促檢查的措施,否則會使預習流于形式,反倒使學生養成做事應付的壞習慣。為此,教師應對預習加強指導,使之形成常規。學生學習課程知識,課前的預習,既是心理準備,也是具體內容的準備,是對即將學習的課程進行預習: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教師講課時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點、難點,有利于新知識的接受。我把預習分為“常規預習”和“非常規預習”兩種。“常規預習”即按課文后思考題的要求進行預習,在課文里圈、點、勾、畫、批,每篇課文都必須按此要求進行預習。“非常規預習”是教師針對各篇課文不同特點,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這樣,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另外,預習又因年級不同而內容、要求及方法有所不同。如小學低年級是起步階段,其預習要求應具體而簡單易行:會查字典、能熟讀課文等。
2.規范書寫漢字習慣的培養。
現在的小學生書寫水準普遍低下,令人憂慮。學生普遍存在的不良書寫習慣有: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不正確,過分依賴橡皮或涂改液,字跡潦草,作業本不整潔,涂涂改改等。這些問題如果在小學階段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將會延續下去,以后就難以改正。只有從小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才能逐步培養孩子的書寫能力。
養成這一習慣可以從最基本處著手,從小就要對孩子的坐姿、執筆方式、工整程度等嚴格要求,鼓勵學生工整、規范地書寫漢字。
(1)書寫坐姿、執筆方式要求。規范訓練學生的正確坐姿和握筆姿勢,堂上教師隨時巡視其姿勢,及時糾正,可設計“木頭人”等游戲,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游戲中自覺調整寫字姿勢。 課下,教師檢查桌椅排列是否整齊,以此來衡量學生的書寫姿勢。
(2)作業書寫要求。作業書寫要求干凈整潔、美觀。要求學生上學不帶橡皮,教室配有十塊橡皮,學生書寫錯誤時,可以向教師申請橡皮改正,下課教師表揚那些沒有申請用橡皮,字跡工整的孩子。為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嚴格把關,加強指導。
(3)重視榜樣的激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能使人在較長時間內始終維持一種積極、興奮和運動的狀態。在學生中間樹立榜樣是營造良好書寫環境的重要方法。學生的榜樣首先是老師,事實證明,字寫得漂亮的老師格外受學生歡迎,老師的字往往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所以,作為老師一定要練就一手好字。另外,還可以通過走近“名人名家”、了解身邊的小書法家、評比“書寫之星”、“學科作業標兵”、展覽優秀作業等形式,來激勵學生重視作業書寫,從而自覺改正不良的書寫行為習慣,逐漸養成良好的作業書寫習慣。
綜合以上論述,小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為人師者一定要從各個方面采取指施,逐步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讓習慣成為自然,變為學生的自覺行動,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增強自學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蘇思慧 金盛華.學習習慣及其形成的影響因素[J].學科教育,1999(9):27-31
[2] 張定遠.重讀葉圣陶·走進新課標[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7):41-42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 錢加清.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J].現代語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