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曉明
摘 要:在小學的班級的管理中,班主任絕對是一個核心。班主任不僅僅在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相比于其他的任課教師來說,對于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也是極其重要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教育改革發展中對小學班主任的一個基本要求,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班主任應該充分的進行考慮,通過柔性的管理模式,逐漸的實現對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本文主要是基于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運用來進行簡要的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柔性管理;意義;策略
小學的管理模式在傳統的教學中,一般來說都是以剛性為主的,在少數的班級管理中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柔性管理。剛性管理主要是以教師為管理中心,對于那些成績較差和接受程度低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基本上都不能夠被重視,往往容易受到教師們的忽視。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這種學生就會失去對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產生對班主任管理的抵觸心理。對于學生將來的綜合素質發展和人生道路來說有著很大的危害和影響,同時這種剛性的管理模式也大大的降低了德育教育的成效。
1.柔性小學班級管理模式的意義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柔性班級的管理模式也逐漸的被推出,作為一種新型的班級管理模式。在柔性管理模式中,主要是將學生的情感放在管理的首位,通過教師的愛心和魅力來對其進行引導。學生才會積極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在柔性管理模式下更好的接受教育,柔性班級管理的模式很好的體現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有著很大的幫助和作用。相對于剛性管理來說,柔性管理是把硬性的教育轉變為一種符合現如今學生發展的滲透教育。柔性管理的條件就是以學生的心理和行為來作為班級管理的基礎,這樣一來就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習,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能夠有效的約束自身進行學習,實現自身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為了能夠更好的讓小學生做出改變和成長,就需要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實施柔性管理,不能夠進行強制的執行。否則會得不償失的,通過引導而不是教導。
隨著經濟的發展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家長們都是存在一定的偏袒性,從而對教師產生誤解。因此純粹的硬性教育就顯得不再適用,對于學生的管理沒有十分有效。小學生往往在這個階段都會存在著一定的叛逆心理,因為心智的發育不夠完善。如果說教師在這時候對學生一味采用的是硬性的教育就會使學生產生抗拒。不但不能夠實現對學生的管理,還會讓學生的叛逆變得更加嚴重,對于師生之間的友好相處來說有著很大的危害。柔性管理就是把學生和教師之間處于一個平等的態度,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受到尊重,教師也能夠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有效的對學生進行了解,從而更好的對班級進行管理。
2.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2.1管理方法欠妥
老師和同學之間難免會存在代溝,小學班主任有時采用的管理方法難以與學生達成共識,會影響問題處理的效果。管理小學班級必須采取合適的方法,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選擇合適的管理方法,這樣才能有效的管理小學班級。學生能夠接受這種方法,才會積極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但是目前很多小學班主任在管理的時候都忽視了這個問題,只是采取傳統的灌輸和說教的方法。小學生往往叛逆心較強,這種管理方法往往不能真正進入他們的內心,也無法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2.2對待學生不夠公平
有些小學班主任往往會偏愛成績好的學生,因為成績好的學生不需要老師過多的管理,而對于成績差的學生就容易忽視。老師這種不公平的行為,會使學生內心形成陰影,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例如:許多小學班主任都會將成績好的學生安排在中間靠前的位置,安排成績差的學生坐在最后面或者兩邊,這樣成績差的學生就更加難以進步。成績好的學生如果犯錯誤,班主任通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寬容處理,但是對成績差的學生就會嚴格的批評和懲罰。這樣會對學生的內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和心理健康。班主任通常也會把一些比賽等資格給學習好的學生,學習差的學生就缺乏鍛煉的機會,這些都會對他們造成不良的影響。
3.小學班主任應用柔性班級管理模式的策略
3.1完善生本教育的教學機制
柔性管理的模式要針對每個班級和每個學生的不同,改變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管理的。以生本教育為中心的理念是教師所需要重視的一項內容,為了能夠讓小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班主任的管理,主動的融入到班集體中去,就需要班主任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教學制度的完善。班主任在此之中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也加入到班級管理制度制定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觀點和想法。這樣才能夠讓柔性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它的作用,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
3.2構建良好的班級氛圍
在一個班級中總是會有各種問題和麻煩的存在,這樣一來班主任的工作量就會非常的大。為了能夠更好的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學生之間都能夠融洽的相處,遵守班級的規章制度,就能夠讓班主任有更多的時間在教育上。這就需要和學生共同的去制定規章制度,這樣他們才能夠自覺的去遵守,增強班級學習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自律性,提高學習的效率。
3.3做好教師之間的配合工作
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需要和各科老師及同學之間做好協商。班級工作的柔性管理只依靠班主任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任課老師集體出力相互配合,才能促進班級真正的進步。例如:在開學初期,班主任要對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學習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并與任課老師分享,促進管理工作的開展。定期召開班級會議,增強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為班級做出更多的貢獻。在學期進行時,每次考試后班主任要帶領任課教師進行總結和反思,給予存在問題的學生更多的幫助,對于工作上有問題的老師也給予指導,這樣才能促進班級總體的提升。
4.結束語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要能夠隨著教育的改革而不斷的創新,重視柔性管理的效率。把柔性管理在班級管理中進行充分的運用,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柔性管理,平等對待學生,加強對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實現學生學習成績和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安慧.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應用分析[J].好家長,2019(15):84-84.
[2]謝艷芳.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655(35):36+38.
[3]潘彩華.論柔性管理模式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7(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