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強
摘 要:當前,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當下,為解決知識經濟時代所帶來的一些困難,人們應該把探究的重點放在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中,把小學生培養成擁有創新精神以及創新能力的人才,使小學生擁有求異思維。
關鍵詞:小學生;創新素質;培養
引言
經濟實力、國防實力乃至于民族凝聚力,說到底是人才問題,各個國家的競爭實質上是在對人才進行競爭,要想在人才的競爭中取勝,關鍵的一點就是對人才培養進行創新和改革。隨著我國教學理念的不斷提升,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成為新時期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有助于小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然而受傳統教學思維的束縛,許多教師仍過度關注學習成績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從長遠角度來看不利于學生未來的健康全面成長。
1 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促進小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小學階段是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關鍵節點,同時受客觀因素影響,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大量教學工作證明,具有較高創新思維能力的學生在知識吸收及運用上表現更為突出,而創新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則在理解方面存在不足。其次是推動小學教學水平的提升。學好知識的同時也有助于各個學科學習成績的提升,因此提高小學教學水平和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直以來,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課堂教學古板、枯燥,學生學習興趣及積極性都受到嚴重打擊,這也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最后是滿足小學生全面綜合發展需求。在教學改革背景下,培養全面綜合性人才成為新時期教學工作的核心內容,因此小學教學也要服務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創新思維能力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重要需求,而創新思維能力的養成則要從小培養與鍛煉,如此才能夠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能力是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之一,同時也是新課改教學目標的重要要求。由此可見,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是當前小學教學工作的主流發展趨勢。
2 小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措施
2.1積極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拓展學生的思維發散和遷移
以小學語文學科創新為例,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課文閱讀的引導,并讓小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將文中的情境描寫和任務所表現的心理活動變化進行全面的掌握,以此來提高對課文作者所要傳達的思想精神和內涵的理解程度。在此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對小學生進行課文閱讀的鼓勵,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大膽提問,并且在學生的這種提問中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小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答案,然后小學語文教師再分析、歸納各組給出的答案。通過此種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能力,還可以對小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從而促進小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當然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課文閱讀的引導時還可以運用多媒體,通過多媒體將課文中的情節制成圖片或視頻,以此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從而在將小學生的積極情緒引入學習時實現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進而達到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2.2訓練求異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學習是一種讓學生提出新問題、新想法、新結論,創造新事物的學習方式,其特點是推陳出新,而非墨守成規。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學習,就是鼓勵學生以創新的態度來對待學習,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創新,一要“創造”,二要“出新”。這就要求學生既要勤奮學習基本知識,又要注意創造方法,理論聯系實際,想前人所未想,創前人所未創。創新教育的實踐雖然是教育教學中較新的問題,但是在此之前有不少人已經在嘗試和探索,探索者所留下的足跡和經驗中有很多熠熠生輝、令人矚目的“金子”。實踐證明,訓練創新思維,尤其要著力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求異思維又稱為“擴散思維”或“發散思維”,這種思維是非常靈活的一種思維,是完全不合常規的一種思維,更是一種變化多端的思維,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研究問題,發掘出解決問題的多種思維模式,避免考慮問題的單一化,促使人們思維活躍。科技發展史表明,科學家和發明家之所以能取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推動人類進步,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們有獨特的創新思維方式。求異是創新的本質,新穎、獨特說到底就是與眾不同。在創新教學的過程中,不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要體現求異精神。在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選用、教學效果的評價等過程中,教師都要大膽地標新立異。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說話要不落俗套,作文立意要敢于與眾不同,討論問題時所傳遞的信息應力求新鮮,解題要獨辟蹊徑,追求方案方法的多元性與結果的多樣性。而我國教育乃至我國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更多地鼓勵聚合思維和求同思維,特別是應試教育偏重于知識的學習,考試是對已有知識掌握程度的檢驗,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求同思維;而所謂標準答案,更是強化了學生的聚合思維。因此,應試教育其實在無形中就在對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行制約,也間接地磨滅了學生的想象力,時間一長,就讓學生養成了只習慣于求同思維和聚合思維的思維方式,難以形成創造性思維方式,也就難以培養出大批的創造性人才。
2.3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全球的迅速發展,推動了多媒體教育的大力推廣。多媒體上的動態圖片和有趣的視頻動畫可以在很大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以全神貫注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小思維創新教學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時,主要采用的是它的圖像和圖像中的色彩功能。
2.4加強思維訓練,讓學生多做開拓、變通型練習
創新是一種人人皆有的潛在心理能力,創造力要靠教育來實現,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能使用呆板的教育方式,而要讓學生充分挖掘出自身的創新意識,幫助學生去沖破平常固定的思維,找到不同種類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結語
總之,我們要多采用一些適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的,能夠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全面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參考文獻
[1]張茜.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學周刊,2018(31).
[2]阿旺卓嘎.淺談語文教學中對小學生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5)
*課題備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與學生個性、特長培養的研究》課題已列為長春市教育學會“十三五”科研規劃課題,課題批準號為:CJKG2018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