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線上學習效果和思政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升課程思政實效性,隨著線上教學課程的增多,應該在原有課程思政基礎上加強“網絡思政教育”。本文首先分析網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提出來加強“網絡思政教育”的具體舉措。
關鍵詞:疫情;網絡;思政教育;課程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作為一種新的社會行為方式,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為了更好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就需要把網絡引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在網絡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下,出現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名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抓住網絡的本質,利用網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得對學生進行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等方面的教育。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較,在網絡思政教育過程中,教育環境更加數字化、形象化。同時,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高校通過相關網絡建設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制作、傳播和控制,從而實現用正確、生動的網絡語言陶冶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從而使得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觀念。
一、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現狀分析
目前,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都與互聯網產生了密切的聯系。尤其是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許多高等院校開展了線上教學,為了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加強“網絡思政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其實網絡本身是一把雙刃劍。網絡信息的高度開放性、便捷性、自由性、虛擬性既為大學生提供了全新的觀點,推動著大學生社會心理的發展與成熟,也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養以及行為規范。網絡的信息化進一步拓寬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同時使得信息交流更加便利,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對于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對于各大高校的大學生來說,我們正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也是我們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的重要時期。大學生承擔著傳承文明,建設社會主義以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多層重任,其素質、能力將直接影響大學生ac們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其歷史使命。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同時掌握專業知識,是社會青年的佼佼者,所以它們是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直接關系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然而思想政治態度是一個人對社會思想政治的一般取向,所以加強網絡思政教育對于大學生來說是刻不容緩的,也是必要的。同時,網絡技術成為教師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的重要工作,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創新,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思想政治教育引進網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是對現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繼承與發展。
二、高校加強“網絡思政教育”的舉措
1、加強網絡管理育人。實行“一鍵式”信息服務,建立實體和網絡兩個事務服務大廳,引入社會化、市場化手段,為學生提供“一鍵式”網絡信息服務,實施“一張網”實時管理,將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公寓設為一個個管理網格,建立分級學生網格信息管理中心,構建學生信息網格化動態管理系統。實現“一張表”全表等在校期間所有信息集成“一張表”,為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數據”分析創造條件。
2、加強網絡服務育人。加強課程主渠道建設,實施學生素質拓展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融合創新計劃,開設網絡在線課堂和移動學習課堂。建成“風則青春”等學生主題教育網站,推出“兩學一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主題專欄。加強建設構建以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學生骨干為主體的網絡思政工作隊伍,加強網絡素養培訓,提高網絡思政教育方法和藝術。拓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空間,開發學生手機版自主報道系統,為師生以及家長提供移動式信息推送服務。建設學生工作自媒體互動社區,加強網絡輿論引導和網絡文明社區創建。
3、加強網絡文化育人。加強校園網建設,編發“名人名家”“名篇名作”專欄專稿,夯實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豐富網絡視頻教育資源、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可視化建設。成立新媒體聯盟,形成宣傳部、學工部、研工部、團委等部門聯動機制,策劃和實施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系列教育專題。加強典型事跡網絡宣傳,選樹師生先進典型,占領網絡思政高地,傳遞校園正能量。并且可以舉行學生工作自媒體建設優秀成果評選的相關活動,舉辦學校大學生網絡文化節等活動,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三、結束語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各大高校能否有效地開展網絡思政教育,直接關系到大學生能否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直接關系到他們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實現,更重要的是直接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高校更應該創新方式,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加強“網絡思政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曉東.品味.經典[J].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點,2020;
[2]丁繼勇.《新生代·下半月》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現狀與提升路徑探析,2018 年第 07 期;
[3]董雅致.高校輔導員[J].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20,(2):39-42.
作者簡介:
應旭艷(2001.08—),漢族,浙江寧波人,學生,專業:外國語言文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