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博光
摘 要:文物博物館擁有大量的歷史文物和豐富的文化遺產,是弘揚中華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它其中所蘊涵著豐富多彩的中國歷史文化,都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和寶藏。文物博物館是中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研究中國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它是中國歷史文化教育的源泉,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燈塔。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許多文物博物館的開放。隨著人們素質的不斷提高,文物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加強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可以促進文明社會建設。因此,有必要結合博物館的實際情況,分析新時期的文物問題。本文就現行的綜合管理體制的有效性和完善文物博物館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對我國文物博物館的管理有所幫助。
關鍵詞: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路徑
一、引言
文物博物館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社會教育作用的主會場。隨著博物館的開放和文物產品的發展,創新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已成為當務之急。目前,雖然博物館在功能拓展和收藏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從宏觀上看,目前的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還很薄弱,管理體制創新要從實踐出發。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也存在管理體制落后、收集保護不當、文物過度開發、管理意識淡薄等問題。現實生活中受利益驅使,不按規定辦事,法律意識淡薄。游客在博物館內的不文明行為仍然難以防范,已成為博物館管理體制中的痼疾。同時,不同的地區資金支持力度也有很大的差異,從而導致地方收藏的硬件保障設備不完善。文物收藏需要大量資金,但作為一般的文物博物館,承擔不起這筆費用,無法及時維護,造成館藏嚴重損毀;監控設施不足導致文物被盜。這個博物館的文物曾因地理限制而擁擠不堪。這些都不利于文物博物館的長遠發展。因此,博物館工作人員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既要防止文物遭到破壞,又要防止文化流失的發生。通過完善和優化文物保護管理體制,可以更好地保證文物的展示效果,更好地傳承我國的文化遺產。工作人員還需要對文物進行整理,使人們在觀看文物時,能更好地了解文物的起源和發展歷史。重視資金投入,提高管理意識,創新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
二、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的創新路徑
1、增強管理意識,創新管理體制
文物博物館可以給當地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既能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又能幫助國家解決經濟貧困問題。因此,有必要明確文物博物館的管理方向,提高當地文物博物館的公信力,提高內部安全意識,讓每一位管理者都有良好的人格和奉獻精神,認真負責地工作。當然,也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引進高端防盜設備,確保文物保護工作順利進行。同時,一個好的管理體系必須在法律法規的保護下實施。只有在管理上有法可依,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工作人員,對文物館的管理體制也有一定的限制。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頒布,我國文物博物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文物博物館和文物機構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因此,我國應借鑒《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進一步創新管理體制,利用法律文件的優勢,為博物館的發展做出貢獻,促進地方博物館多元化發展。
2、加強技術創新,引入設備,使管理工作數字化
技術創新是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的核心內容。隨著博物館管理技術水平的提高,通過相應的技術改造和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過去博物館的擁堵狀況。例如,建立在互聯網上的虛擬博物館可以實現產品的網上收藏。人們可以通過手機和平板電腦登錄博物館網站,隨時隨地參觀博物館。參觀者還可以通過二維碼掃描,從而快速地了結展品的詳細介紹。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引進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實行數字化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效率,是提高文物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文物數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文物信息數字化管理系統。利用計算機的各種多媒體技術,對文物館藏中的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資料進行準確、系統的存儲和備份,提供準確、有效的查詢、修改、統計、復制、輸出服務等功能。
3、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聘用相關專家相結合
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遭到破壞,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任務。在當前人才緊缺的情況下,政府應加強與文物市場開發部門的合作,通過政府政策和市場資金,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從事文物保護工作。不僅如此,還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并積極開展對原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使他們盡快達到文物保護的要求。此外,文物博物館還可以聘請有經驗、有知識、有能力的人員來保護重要的文物。加強專業培訓與聘請相關專家相結合,既能緩解文物保護人才短缺的問題,保證博物館的正常運作,又能為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博物館的管理水平。
4、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充足的資金投入是提高文物博物館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礎。良好的文物展示環境是吸引國內外游客的首要條件。文物館不僅要收藏珍貴的文物藏品,還要將其文化價值傳播到國外,讓各國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內涵,這也是促進國家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合理配置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改善文物博物館的選址環境,增強地方文物博物館的綜合實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物博物館的發展與內部管理密切相關,因此必須創新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博物館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屬于現代文明社會的基礎設施。博物館保存了許多文物,在傳承中華文明和歷史遺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科學管理對博物館有了深刻的認識。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管理理論和實踐經驗將為保護文物和新世紀而努力。博物館研究者不斷拓寬視野,對博物館管理創新機制進行深入研究,為我國博物館管理體制法制化指明了規范化、科學化、科學化的方向。加強監管,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更新安全設施,構建多維網絡平臺,增強文物保護管理意識是重要的戰略舉措之一。這些措施都進一步推動了文物博物館向多元化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哲.試論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文物博物館管理及對應[J].黑龍江史志,2015(06):82.
[2]沈斌.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的創新路徑分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07):124-125.
[3]孫一凡.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的創新路徑探討[J].新西部,2017(10):1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