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中國科協主席與山東大學生見面會上,有學生向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求教:“做科研比較枯燥,如何才能把心放到創造上,而不是把人綁到板凳上?創業中如何找到市場、如何防范風險?”
萬鋼說:“冷板凳坐上去的時候需要把它坐熱,熱板凳坐上去的時候要把它做大。要善于分析社會需求,要善于營銷,同時學校和社會也要營造創新驅動發展的氛圍,搭建平臺,支持學生創業。”
見面會以“青年·科技·未來”為主題,萬鋼與在場大學生圍繞“工匠精神”、中美中歐科技合作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話題進行了親切交流,對大家關心的大學生創業、職業發展規劃和堅守科研等內容給予了建議和鼓勵。
面對科技領域摩擦越來越多的現象,一位學生提出了關于國際科學技術競爭合作的問題。萬鋼說:“科學是無疆界的,技術是有主權的,在教育和科學的范疇中應該更多地合作和交流?!?/p>
他以疫情為例,講到未來的人類社會要面臨更多全球性的問題和挑戰,這需要全球結成人類命運共同體來應對,我們要堅定全球化的決心。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科學,要尊重科學、尊重事實,要組成國際合作新局面,互信互幫,共同面向未來。全球合作需要尋找解決方案,發展相應技術。技術會全球化,但卻是有主權的。合作是在共同制定的規則下進行的,在規則中競爭、在規則中合作?!比f鋼表示。
針對同學們提出的當代大學生如何踐行“工匠精神”的問題,萬鋼認為,工匠精神不光在工、不光在匠,還在心靈、在精神。他以濰柴動力公司一位全國勞模提到要用眼、用腦、用心動手才能做好事情為例,強調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從日常的書本、生活、實驗中開始,培養辨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萬鋼表示,工匠精神往往體現在我們身邊的某一位工匠或者某一位普通人身上,青年學生要有鍥而不舍、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真務實,嚴謹求學,追求卓越,永遠謹慎。
對于如何找到并保持科研的興趣,萬鋼以自己的學習經歷為例,希望學生們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不斷拓寬思維,鍥而不舍地艱苦奮斗。
“希望廣大青年學子能把所學知識和能力用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能扎根基層,從基層做起,提升創新、創業、創造的能力?!比f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