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采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這一期間,方便選取該院骨科收治的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老年患者76例,都采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對手術前后患者的疼痛、活動能力、椎體高度、椎體壓縮率,以及經濟Cobb角的變化情況進行比較,同時,記錄骨水泥外滲情況。結果 患者術后的疼痛和活動能力評分少于術前(t=22.769,P=0.000;t=18.323,P=0.000);患者術后椎體高度大于比術前(t=17.537,P=0.000);患者術后椎體壓縮率以及Cobb角比手術前小(t=12.525,P=0.000;t=15.102,P=0.000);骨水泥滲漏發生率9.21%。結論 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采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使患者的疼痛與活動能力明顯改善,對患者椎體高度、椎體壓縮率與Cobb角的改善也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8(a)-0089-03
Early Effect of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DENG Zi-to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of Nanning City, Nanning, Guangxi, 5304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sis with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Methods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19 during this period, the hospital orthopaedic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76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and all use of the protruding after percutaneous vertebral plasty treatment, and the patients' pai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activity ability score, vertebral body height of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ratio, Cobb Angle and bone cement leakage.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and activity score were lower than the preoperative score (t=22.769, P=0.000; t=18.323, P=0.000). The height of vertebral bod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operation than before operation (t=17.537, P=0.000). The postoperative vertebral compression ratio and Cobb Angle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 (t=12.525, P=0.000; t=15.102, P=0.000). The incidence of bone cement leakage was 9.21%.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in and mobility of patients, and als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vertebral height, vertebral compression rate and Cobb Angle.
[Key words]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Senile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Treatment effect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在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見[1]。臨床上通常采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能夠使患者的疼痛程度明顯減輕,使椎體高度有效重建,使患者的活動功能得到明顯改善,降低致殘率,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2-3]。為了探究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采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的治療效果,該研究方便選取該院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這一期間收治的76例患者,都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并對手術前后癥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狀改善情況予以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骨科收治的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老年患者76例全部患者,CT診斷結果顯示椎體的后壁比較完整,手術前通過影像學檢查以及體格檢查沒有出現神經根受損以及脊髓受損表現,沒有手術禁忌證;經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都和椎體壓縮性骨折影像特點符合;自愿參與該次研究,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將凝血功能障礙、全身感染性疾病以及椎體爆裂性骨折等患者充分排除;其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45例,年齡在61~85歲之間,平均年齡(73.25±12.36)歲;骨折類型:腰椎骨折65例,胸椎骨折11例。
1.2? 方法
術前做好器械的準備,選擇俯臥位,于胸前和兩髂棘下放軟枕,懸空腹部,在頭側前伸兩臂,同時予以固定處理。消毒處理背部皮膚后,C型臂機下對椎弓根穿刺點準確定位,選擇1%利多卡因進行局麻,矢狀面采用兩枚帶芯穿刺針與其呈15~20。,對椎體予以穿刺,正位透視針尖分別和椎弓根外緣、上緣位置將穿刺針鉆入,側位透視下椎體后壁位置發現針尖后,應保證正位透視下的針尖小于椎弓根內側緣,再鉆入0.3 cm。取出針芯,在監視下對實心椎體鉆順時針旋入,椎體前1/3位置為停留位置,再次旋轉拔出,依然為順時針方向。對骨水泥進行合理調配,在器具內注入,骨水泥拔絲末期逐步推入到椎體,在C型臂X線機下進行觀察,如果骨水泥存在滲漏,需立即停止注入。骨水泥完成推注后,使穿刺針與注入器進行旋轉,徹底分離椎體內與附近的骨水泥,使骨水泥干硬后將注入器和穿刺針拔出,防止拖尾,選擇無菌皮膚切口菌創可貼進行覆蓋。患者予以俯臥位,低于下肢運動感染情況認真觀察,直到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將其送回到病房。術后2 h指導患者進行床上運動鍛煉,術后1 d佩戴支具等才可以下地活動,術后2~3 d予以抗菌治療。直至生命體征穩定后再進行功能鍛煉,促使腰椎的穩定性顯著增強。
1.3? 觀察指標
記錄與評定手術前與手術后1周患者的疼痛評分(根據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定,0分表示沒有疼痛,10分表示劇烈疼痛)、活動能力評分(根據問卷調查表的方式評定,4分表示被迫臥床,3分表示僅能坐立或者需要輪椅輔助,2分表示行走困難,1分表示行走困難不顯著)、椎體高度(手術前后拍攝脊柱正側位圖像,獲取椎體前柱的具體高度,恢復高度也就是其占正常椎體百分率)、椎體壓縮率(對手術前后拍攝影像進行比較,對椎體壓縮率進行準確計算)以及Cobb角(對手術前后拍攝影像進行比較,對Cobb角準確測量);并觀察有無產生骨水泥外滲的情況[4]。
1.4? 統計方法
數據處理選擇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通過(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前與術后疼痛與活動能力評分
患者術后的疼痛與活動能力評分均比手術前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手術前與手術后椎體高度、椎體壓縮率以及Cobb角
手術后患者椎體高度明顯比手術前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患者椎體壓縮率與Cobb角明顯小于手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骨水泥滲漏發生率
76例患者中出現7骨水泥滲漏,發生率9.21%(7/76)。
3? 討論
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伴隨我國老齡化問題的加劇,導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其對老年人生存質量有較大影響。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會對脊柱功能造成直接影響,還可能對呼吸系統功能以及消化系統功能等帶來不利影響。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屬于微創脊柱外科手術的一種,現階段,已經成為對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治療的常用方法,在臨床上受到醫生與患者的一致認可[5]。
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通常是受到輕微暴力產生的骨折,十分常見的為生活傷。骨折局部疼痛,正常的活動受到限制,在行走以及站立等活動時會加重疼痛,臥床時緩解疼痛程度[6]。骨折局部存在顯著的壓痛以及叩擊痛,通常不存在神經刺激。X線結果發現椎體為楔形樣表現,核磁共振結果呈T1加權像信號低狀態,T2以及脂肪抑制信號相對高。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主訴疼痛劇烈,若保守治療需長時間臥床休息,活動受到限制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而長時間臥床會丟失一定的骨質,引發椎體骨質疏松加重,導致再次骨折,也會引發一定并發癥出現,如壓瘡以及肺炎等[7]。
經皮椎體成形術屬于一種常見的手術方式,止痛原理如下:①骨水泥在傷椎內,填充骨水泥后會形成聚合反應,使熱量充分釋放,高溫作用下椎體痛覺神經末梢有變性壞死現象,降低痛覺的敏感性。②骨水泥填充物提高責任椎體的強度,減輕骨折椎體的軸向壓應力,使患者的疼痛程度明顯減輕。但此種手術術后會有較多骨水泥滲漏狀況出現,所現在安全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探索[8]。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是在經皮椎體成形術的前提下而改良的,于椎體內,在影像系統作用下將造影劑推入,造影劑回抽后椎體內存在密閉的空腔,推注骨水泥到后方時,減少推入的阻力,避免形成肺栓塞與骨水泥滲漏。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將壓縮椎體撐開,使椎體高度盡可能恢復,使后凸畸形有效糾正,產生密閉腔隙后對周邊骨小梁造成擠壓,使骨裂隙明顯減少,進而使骨水泥滲漏情況明顯減少。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在臨床上的應用,具有止痛迅速、微創的特點,可使椎體強度和椎體高度明顯恢復,可有效改善后凸畸形[9]。
該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后患者的疼痛評分與活動能力評分均比手術前少;手術后患者椎體高度明顯比手術前大;手術后患者椎體壓縮率與Cobb角明顯小于手術前;但由于老年患者體質較弱,存在骨質疏松等問題,導致骨水泥滲漏發生率較高,達到9.21%,因此基層醫院手術操作技術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孫明頂[10]等學者探究了老年性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其選擇83例患者均進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結果顯示術后2 d疼痛改善,疼痛評分(1.28±0.63)分,低于術前的(7.95±1.05)分;骨水泥滲漏3例,發生率3.61%,此研究結果與該研究結果類似。
手術相關注意事項如下:①穿刺過程中,針體需和骨折椎體上下終板中靠近骨折位置的一側終板盡可能平行,進而促進椎體復位;②緩慢推注骨水泥,發現骨水泥有滲漏傾向則立即停止推注骨水泥,待其稍微凝固后再繼續推注;③對骨水泥注射時機有效把握,在拉絲后期或團狀早期為宜,需防止稀薄期注射;④各個椎體推注4.5~5 mL的骨水泥,防止出現骨水泥滲漏;⑤骨水泥凝固以前,旋轉導管推注幾圈,使骨水泥徹底分離后,將導管完全拔出;⑥盡可能防止反復穿刺,以免對椎弓根帶來損傷。
綜上所述,老年性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可減少并發癥的出現,可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改善椎體高度、椎體壓縮率與Cobb角。
[參考文獻]
[1]? 毋崇嶺,陳文華,王新虎,等.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在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中骨水泥注射量與療效的相關性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4):371-374.
[2]? 張新,包杰,曾月冬,等.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8):104-106.
[3]? 劉伯昊,李美軍,冼慶章,等.經皮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罕少疾病雜志,2016,23(6):53-55.
[4]? 鄭小龍,魏建仝,錢選昆,等.經皮椎體成形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對比研究[J].吉林醫學,2016,37(3):581-584.
[5]? 吳華貴,陳浩,謝寶強.經皮椎體成形術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在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方面的療效對比[J].系統醫學,2018(4):122-124.
[6]? 劉波,呂剛,楊宏.補腎活血湯聯合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觀察[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7,23(3):216-219.
[7]? 趙勝軍,趙麗,金寶城,等.低溫分階段注射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多節段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18,24(7):39-44.
[8]? 趙勝軍,趙麗,金寶城.側開口骨水泥推注器結合分階段注射技術治療老年胸腰段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療效分析[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18,40(5):40-45.
[9]? 鄭勇,嚴峻,林旭.數字化靶點單側穿刺與傳統雙側穿刺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對比研究[J].農墾醫學,2018,40(4):319-322.
[10]? 孫明頂.椎體后凸成形術在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中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34):128-130.
(收稿日期:2020-05-04)
[作者簡介] 鄧子通(1984-),男,壯族,廣西南寧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創傷骨科、脊柱骨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