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勛
摘 要: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一般在城市地下施工工程建設復雜,涉及專業方向多。據統計,2002年—2016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事故共計發生246起,其中,建造速度越快的年份事故發生頻率越高,施工工法不同,事故發生的頻率也不相同。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建設過程中風險安全處理不當,沒有科學的風險應對措施;而根本原因在于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經驗不足,存在質量安全管理問題。因此,分析城市軌道交通質量安全風險管理問題,對快速發展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城市軌道交通質量安全風險管理研究展開論述。
關鍵詞: 城市軌道交通;質量安全;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U458.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8.277
引言:在我國甚至其他國家,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主要組成,隨著城市中軌道交通建設數量的不斷增加和規模的不斷增加,同時也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在施工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不僅增加了施工的風險,而且還有可能造成事故的發生。有些地區受地質結構的影響,對于施工條件較差的地段,不僅對施工安全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而且還會增加工程的建設周期。
1 國內軌道交通工程安全風險管理現狀
當前,我國地鐵建設規模很大,發展速度也非常迅速,而軌道交通建設施工的環境比較復雜,所處的環境也比較惡劣,所以,要進行必要的安全風險管理和分析。軌道交通工程與其他工程存在明顯的區別,規模大、風險高是主要特點,而地鐵工程主要是在地下空間進行施工,所以,隱蔽性大、不可預見的因素也比較多,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會導致工程的質量難以達到標準的要求,進而影響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而地鐵是當前城市軌道交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施工中,主要是在城市中心區域進行,周邊建筑物比較多,地形條件也非常復雜,地下管線埋設比較復雜,影響工程實施的安全性。因此,地鐵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工期要求緊張、社會影響比較大,因而導致其風險極高。因為存在這些因素,加上很多單位對于風險管理重視程度不足,或管理方式比較差,造成安全事故問題比較普遍。結合目前的地鐵工程安全管理實際情況,傳統的事后管理方式很難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因此,要積極轉變思想觀念,以促進總體安全水平的提升,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
2 對勘察的環境和風險進行初步設計
對城市軌道工程建設周邊的環境及其他內容進行調查完畢后,要對其中所存在的風險進行辨識和對整個項目進行安全風險評估的初步設計。首先要針對項目的整條線路的風險進行等級的劃分和分析。并根據所分析的結果對工程的實施方案進行初步的風險管控,作出風險評估報告。對于較高風險的工程,要對其進行安全性的專項初步設計,內容要涵蓋風險分析評價和工程技術措施以及環境安全保護涉及措施等,在必要的情況下還要形成風險設計專冊。對于較高等級的環境風險,還可以通過理論分析對其影響的范圍和程度進行驗證,同時形成專項評估報告。對于存在地下水控制方案比選的情況,還要對地下水的控制方案進行專項設置。
3 完善質量安全管理制度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與傳統房屋建設和市政建設不同,不應套用房屋建設和市政建設監督管理辦法。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建質[2010]5號《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安全質量管理暫行辦法》為城市軌道交通質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參考,但對于復雜龐大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遠遠不夠,建議完善規章制度和質量安全管理辦法,為城市軌道交通質量安全把關。加強政府部門監督力度和深度,切實落實質量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做到獎罰分明。
4 建立適合該地區的風險指數管理系統
當前,許多中小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才剛剛開始,技術準備嚴重不足。所有參與單位經常參考國家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相關行業,地方法規和標準,以提供監測指標的參考值。但是,每個城市的地質和環境條件差異很大,城市環境復雜,已建立的監控指標的當前值并不總是與每個城市的實際情況相對應,這可能導致控制的錯誤并增加建筑成本。而且,通常不可能為制定一個通用的指標控制值,應當綜合考慮環境和項目機構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評估來制定所有監測指標值,該指數本身帶有不同地區的地質特征。因此,結合在該地區收集的地質,環境和測量數據,對項目的變形以及當地的受力規律進行統計分析,并為以后提供監測指標的監控指標值應用于后期項目中,這樣通常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5 重視過程控制,強化監督職能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施工具有很大隱蔽性,導致終檢局限性大,強調過程的控制可以更好地控制項目質量。具體做法如下:①加強施工單位內部管理工作,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到人;②強化安全監理執行力,樹立監理威信;③加強建設單位監管力度,經常組織開展質量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采取定期巡檢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針對重點標段、重點工序等設專人旁站監視,及時解決現場問題。
6 深入開發信息化平臺的運用
為了有效改善軌道交通工程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在軌道交通施工過程中,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風險進行了分類,有效地確定了風險因素,并對安全風險進行了綜合分析,必須采取諸如風險評估之類的措施以求改善。進行安全風險管理主要包括風險管理技術系統,責任制,管理系統,預警系統,外部管理保證系統等,以保證工程項目的安全風險管理。實際施工過程中采用了最新的信息技術,建立網絡數據庫,地理信息系統等先進技術,為施工工程創建了最佳的信息系統,涉及整個工程,施工監理等方面,可以收集信息以有效地分析和預測風險。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風險提供警報并幫助各級管理部門實時監視軌道運輸施工過程的狀態,有效處理緊急情況并降低施工期間的安全風險。
結束語:綜上所述,軌道交通建設的安全風險管理除了需要進行必要的技術方面服務之外,還應該做好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以更好地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項目的安全水平,保證地鐵項目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滿足當前城市軌道運行需要。
參考文獻
[1] 王社江,谷亞軍,桂林,劉海浪.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的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9,17(11):131-135.
[2] 房功臣.城市軌道交通機電工程安全質量管理研究[J].門窗,2019(18):149.
[3] 王勛龍,李傳增,石鵬,林海.基于生命周期的城市軌道交通質量基礎體系的研究[J].中國計量,2019(0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