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布才讓
摘 要:關注藏族地區寄宿制中學生們的健康問題是藏族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心理健康問題也是學生們健康問題中的一部分。學校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利于促進學生們的健康成長,有利于及時的發現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再及時的進行解決和處理,讓他們順利成為對藏區、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本文就將從藏區寄宿制中學生們心理壓力的來源和如何對藏區寄宿制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進行探析。
關鍵詞:藏區;寄宿制學校;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藏族地區的寄宿制學校為很多孩子們都提供了一個好的教學資源,可以解決藏族地區學生們的上學問題。它將教學的資源統一整合了起來。但是,雖然它帶來了很多好處,也同時帶來了很多問題。因為中學階段的孩子們還不是很成熟,他們在寄宿制的學校里面可能會面臨很多問題,如想家、朋友間的矛盾不知道如何解決、不知道和誰交流溝通自己的心事等等容易造成心理疾病問題的負面因素。所以,在面對著無法接受家庭教育,無法及時向父母溝通傾訴的時候,相關的學校和老師們需要承擔起關注學生們心理健康問題的責任。這就要求藏族地區的寄宿制學校要加強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來促進藏區學生們的健康快樂成長。
一、造成藏區寄宿制學校中學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
1.1缺乏家長們的陪伴
在藏區寄宿制學校中的中學生們早早的就離開了父母,他們沒有父母的陪伴,沒有父母的關愛,不能與父母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因為父母缺少了對孩子們的關愛,學生們與父母的關系可能會產生隔閡,父母的陪伴的缺少可能是寄宿制的學生們產生心理問題的最關鍵的負面因素。
1.2學習的壓力
在寄宿制學校中,學校對學生們的學習可能會抓得比較緊,學生們會產生很多的學習壓力。中學階段是義務教育的重要時期,學校在思想觀念上會認為學生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很少會關注學生們的情感世界。學校帶來的學習壓力,家長們帶來的學習壓力,以及學生們自己過于關注成績都可能會導致學生們會產生心理問題。所以當出現成績不理想事情的時候,學生們很難自己去調整,只是一味的給自己帶來學習的壓力,最后可能就會產生心理上面的問題。
1.3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
離開了家,學生們在寄宿制學校中需要具備很好的適應能力和處理人際關系交往的能力。但是很多中學生其實完全沒有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他們在寄宿制學校里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可能會有很多的不適應,所以在日常的交往中當產生小問題和小摩擦的時候學生們很難去自己很好的處理,慢慢積累可能也就形成負面的影響,進而導致學生們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二、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
2.1學校要重視心理健康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校園環境
對于寄宿制的學生們來說,學校要充分的認識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一個健康、快樂的校園環境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寄宿制學校要開展各種各樣的、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開展心理健康的講座學習、情景劇的評比競賽、朗讀比賽、寫字比賽等等活動,來豐富學生們的校園生活。也通過這樣的活動來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讓他們通過參與活動成為可以談心的朋友,進而能夠減少學生們心理問題的發生。
2.2老師們要在相應的教學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寄宿制學校中,除了學校的努力,老師也需要為解決學生們的心理問題承擔自己的責任。首先老師需要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老師不能以成績的好壞以及個人的喜愛作為關注學生們的依據。老師必須在觀念上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在日常學習時要細心的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變化,及時的發現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再及時的進行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們走出困境。其次,老師們在課堂上也要營造一個積極、活躍、健康的課堂氛圍和環境,不要用老師的威嚴打壓住學生,不要用自己的權威讓學生感覺與自己格格不入而不敢和老師進行交流。老師要與學生們成為朋友,本身寄宿制學校就缺少了父母的愛,老師們要代替父母關心和愛護學生們讓學生們深刻的感受到學校、班級中的愛和陪伴。
2.3學校要開展心理輔導課程開展心理輔導活動
要想改善寄宿制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在教育上面學校要將工作做到位。需要設立與中學階段相適應的心理健康指導課程,讓學生們學習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學校也要設計相應的心理輔導中心,讓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能夠找到相應的解決通道。在課程上高度的重視,相關心理輔導工作盡快的落實,藏區寄宿制學生們的心理問題會得到很大改善。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藏區寄宿制學校的數量和規模不斷的擴大,學校一定要重視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只有保證學生們擁有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才能保證后來的學習和生活。學校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要高度重視,學校的老師也需要不斷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共同努力促使藏區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張彬.寄宿制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19):39.
[2] 鄧文.青海藏區寄宿制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