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生
摘 要:提高全民道德素質,學科教育承擔重要的義務,在傳遞知識的同時,踐行核心價值,完成世界觀、價值觀和意志品質等人格塑造。
關鍵詞:學科教育;核心價值觀
從彭宇案到重慶公交落水的系列事件中,某些人總以是否損壞個人利益為是非判斷標準;網絡調查顯示:八成學生表示“夢想是當網紅”,沒人想當科學家苦守科研、當教師培育傳承,核心價值缺失已顯可怕的后果。教師要利用學科教學在學生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踐行核心價值教育。
一、愛國品質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籍。居里夫人,雖身居陋室,但將發現兩種放射元素之一命名為釙,以紀念祖國波蘭,彰顯了其愛國情懷。航天元老錢學森,辭別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海軍次長,準備動身回國。次長拒絕了:“錢學森無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我寧肯槍斃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國”。錢先生的愛國之心矢志不移,歷經五年多的斗爭,飽經磨難,終于1955年踏上返國的征程,為我國應用力學、航天技術和系統工程做出了無可爭議的貢獻。
二、敬業品質
很多學生說好想努力學習,但拿起書本時,學習的欲望就沒了;明知錯的事,卻忍不住做了;何也?意志不堅定,目標不明確,自我約束弱,不敬業。法拉第堅持18年發現電磁感應定律,為人類文明作出重大貢獻;開普勒10年默默的堅持,得出開普勒三定律,為人類探索太空奠定了基礎。在學習機械振動和機械波時可以進行挫折教育,人生起起伏伏,會經歷坡坡坎坎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波動一樣,只要自己不放棄,心中有了堅定的信念,總能從谷底走向波峰,就不拍風吹浪打,挫折失敗,總能夠從跌倒處爬起來,自然就可以培養堅毅的品質,磨練出自己的意志。擁有強大自信心的人生又怎能不成功?
堅持的恒心,勤奮的努力,永不言敗的精神不就是值得稱道的敬業品質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總會到達臨界點,從量變到質變。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時,所發生的反射和折射現象,隨著入射角逐漸增大,大于臨界角后,不再有光線發生折射。核裂變中一兩個中子撞擊鈾核,會產生核裂變,進而產生更多的中子,維持核裂變,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我們的學子不僅可以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通過常年的熏陶和踐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獲得人生的價值。
美國氣象學者洛倫茲在一次氣象實驗中,將一個中間實驗數據從0.506精確到0.506127,測量結果相差了十萬八千里。都說細節決定成敗,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把事做細的人很少,我們的工業產品單獨拿出一項指標和別人差1%,而11個99%累乘,產品質量就降到不足90%。把事情做細,把產品做精也是敬業的體現。
牛頓在樹下思考問題時,被砸到了腦袋,引發觀察和思索,為什么所有的物體都是向下落呢?他開放自己的思想,大膽想象,小心驗證,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光可以發生干涉、衍射,說明光是波;用一定頻率的光照射金屬,金屬吸收后會激發出電子,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說明光是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硬幣有正反兩個方面,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學生要理解事物的兩面性,學會辯證的分析問題,科學的解決問題。
當今社會提倡中國精造,要求技術創新,那就要解放學生的思想,放飛自我,不斷形成創新能力,為中國智造做出貢獻。
三、誠信守矩
美國堪薩斯城一位生物教師布置了一項作業,卻有28名學生從網上抄襲,教師將他們成績判為零分,引起軒然大波,各方紛紛介入,最后公認教育學生成為誠信的公民遠比通過一門生物課程重要。一個人失去了誠信,就會變得爾虞我詐;一個企業失去了誠信,就會生產出假冒偽劣產品;一個社會失去了誠信,就會失去文明和諧。
生活中有矩,社會公則、法律規范,善良守序不逾矩,遵紀守法不過線。比如在路上遵守交通規則,公共場所講文明、不喧嘩、隨地吐痰等,在學校里認真學習,不睡覺、玩手機,這既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規則的尊重;加強學習,知法懂法不犯法,不斷提高思想素質,把黑色欲望加上籬笆、套上籠頭禁錮起來。
四、友善團結
一個物體同時是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同學間發生摩擦,既傷人又傷己,應盡量避免矛盾,合理化解矛盾。牛頓第三定律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質相同,激化矛盾的后果得到的是相互傷害,而你用愛心善良付出,回報的也一定是溫暖,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
天鵝、梭子魚和蝦是好朋友,一天他們把東西放到準備好的車子上,天鵝拉住繩子展翅飛翔,蝦拼命的向后蹦,梭子魚使勁往池塘里猛拽,可是車子卻一動不動。這個故事說明,當大家一起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齊心合力朝同一個方向使勁,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五指各有長短,每個人的能力各有獨到之處,人就應不拘一格,大家各有所長,在不同的領域你就是人才。你可能沒有藝術天分,沒有音樂細胞,但你肯定擁有特長,在管理上能力突出,在宣傳上別具一格,在運動上成績優秀等,擁有不同的發展和展現才能途徑。在質點的學習中,我們常會用地球作分析,在研究地球自轉時,由于其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而言不可忽略,不能視為質點;在研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對所研究的問題而言影響不大,卻可以視為質點。那教師是否可以因勢利導在優勢方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呢?有一種學習叫做分工合作,有一種工作是分工協作,團結合作會像核聚變一樣產生巨大的能量。可以通過向心力的概念,引導學生加強班級凝聚力,學校集體榮譽感,這些要靠我們每一個人細心呵護,精心培育,通過每一個人的無私奉獻,爭創先進集體,能夠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每個人各有所長,通過團結合作,形成團隊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學生時代是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多角度全方位的共同努力,在學科教育中滲透道德品質教育,踐行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品質。
參考文獻
[1] 中學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