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佛山市公立醫院近10年醫療服務價格梳理,存在著服務項目無法滿足臨床需求、醫療服務價格結構不合理、醫療改革增加的醫療服務收入無法彌補藥品耗材零差價損失、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的政策未能進一步落實等問題。優化路徑是參照省內其它市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標準加,加快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步伐,提高綜合大型醫院及專科醫院在醫改中的合理補償。
關鍵詞:公立醫院;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問題;優化路徑
公立醫院是指政府舉辦的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醫院,也就是國營醫院、國家出錢辦的醫院,也可以理解成國立。公立醫院分3個等級,一級是社區醫院,二級是縣級醫院,三級是市級醫院。[1]公立醫院在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上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成了社會關注焦慮,也是關系到國家醫療系統的公平性、人民性的問題。這10多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技術迅猛發展,社會物價和人力成本不斷提高,政府醫療改革步伐發展快速,而現行使用的醫療服務項目在立項和定價方面卻無法滿足臨床發展需要,迫切需要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幫助解決。本文以佛山市某公立醫院為例,探討醫療服務價格的存在問題及優化路徑。
一、公立醫院醫療項目價格存在問題
當前,佛山市現行《佛山市公立醫院院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是從2006版《佛山市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轉換過來的,原有服務項目3966項,2009年至2012年期間,新增修訂600項,其他至今沒變;服務價格方面,在2017年7月取消藥品耗材加成,提高診查、手術、護理收費標準,同時降低大型檢查、檢驗、超聲的價格,其他仍按2007年的價格標準執行。因此,原有的價格標準與有效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
(一)醫療服務項目無法滿足臨床的需求
近年,各種微創、介入、創新手術治療和護理項目等在醫學界被廣泛應用,并受到患者的充分肯定,但因為沒有相應的收費標準,一些先進醫療技術被擱淺而無法開展,開展的技術只能用其他項目替代收費,但替代收費卻被醫保機構質疑。2019年初,佛山某公立三甲醫院根據《廣東省手術操作分類目錄》的“手術操作名稱”對現用收費項目進行匹配,發現有一部分手術操作根本沒有對應的收費項目。據了解,廣州2018年至今已有4批共659項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在用,第五、六批共558項也在公示中;深圳也有多批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在使用了。
(二)醫療服務價格結構不合理
2017年7月,佛山市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調整基本醫療服務價格一步到位,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調整方案中的項目調整范疇和調整標準比較粗獷,一些項目之間的比價不合理,諸多項目無法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務價值,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的問題急待解決。而廣州深圳兩地則按分步完成、不斷完善的原則,先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再取消耗材加成再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因此醫療服務價格更趨合理和體現勞務價值。
例一:佛山市公立醫院經血管介入診療共59個手術項目(編碼32類)仍按2007年的價格執行,而廣州在2017年第一次調價中已全部上調30%,第二次調價再全部上調10%,部分項目更是上調到60%,如經皮穿刺腦血管腔內支架置入術原來是1500元/次,第一次上調到1950元/次,第二次直接上調到3120元/次。
例二:31開頭的診療項目共計1058項,佛山地區現仍執行2007年的價格。廣州在2017年第一次調整時已有大半的項目(607項)上調了價格,到2018年底時又再次上調了270項,其中內鏡下診療項目及部分燒傷項目,第一次已上調30%-38%,部份內鏡下診療項目在第二次又再上調 30%。如經纖支鏡支架置入術,原來1500元/次,2017年調價時調到1950元/次,2018年調價再調到2535元/次。
例三:高壓氧艙治療,佛山地區一直未作調整,還是2007年的價格收費60元/次。 廣州第一次調整為64.08元/次,第二次調整到76.9元/次,而深圳已調整到120元/次。
(三)醫改增加的醫療服務收入無法彌補藥品耗材零差價損失
根據廣東省《關于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意見的實施意見》要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耗材加成而減少的合理收入,按照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補償80%,財政專項補償10%,醫院自我消化10%的原則進行補償。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收入產生的損失約為20990萬元,取消醫用耗材加成收入產生的損失約5980萬元,取消兩項加成收入產生的損失總額約26970萬元。公立醫院這期間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增加的收入13095萬元,價格補償僅占損失總額48.55%,遠未達到政策規定補償80%的要求。
(四)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的政策未能進一步落實
按《佛山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調整基本醫療服務價格實施方案》動態調整的原則:綜合基本醫療服務項目成本變化、醫院醫藥收入結構、醫保基金承受能力、財政投入落實情況等因素,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適時調整基本醫療服務價格。佛山市2017年7月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調整基本醫療服務價格后,于2018年初提高六歲以下兒童個別臨床手術治療收費后,就沒有其它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的政策出臺了。而省內的其他地區,除了提高六歲以下兒童收費外,還進行了多次的調整,以突顯提高醫務人員的勞務價值,如廣州、深圳等。
二、公立醫院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優化路徑
(一)參照省內其它市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標準
廣州和深圳這兩年開展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實踐,廣州地區先后公布四批次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而現狀是,廣州新的項目在各地市的部分醫院都在開展,但又不能參照廣州的項目和標準收費。如果各地分別立項申報,工作量太大成本太高、同項目可能立成不同名稱、價格差異會出現較大偏差等。因此,建議出臺一項政策,對試點地區設立的新項目,比如半年后各地可參考直接作為本地的新項目使用。
(二)加快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步伐
據了解,廣東省內的其它地區,如廣州、深圳等公立醫院,在2017年7月調整了醫療服務價格之后,還對區內的醫療服務價格進行多次持續調整,調整后的收費水平更能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務價值,醫院的收費結構更加合理,補償更到位。通過對比,發現佛山市后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步伐慢了。
(三)提高綜合大型醫院及專科醫院在醫改中的合理補償
佛山市擁有幾所綜合大型醫院,內設腫瘤治療中心、傳染病救治中心,及負責五區危急重癥病人的醫療救治工作。2017年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后,提高了手術收費標準,術科醫生的勞務價值得到一定的體現;但內科醫生的腦力勞務價值卻隨藥品和耗材零差價、降低大型檢查和檢驗收費而無法得到有效體現和補償,所以出現公立醫院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增加的收入遠遠未能補償藥品耗材零差價的損失。而廣州專門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廣州市皮膚防治所等15所醫院的特殊情況,分別制定特殊扶持政策,使這些醫院在醫改中能夠得到合理的補償。
參考文獻
[1] 公立醫院_360百科[DB/OL].https://baike.so.com/doc/6620781-6834577.html
作者簡介:陳菁(1979-),女,廣東佛山人,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財務科,經濟師,研究方向:醫院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