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 肖桂林
摘 要:”一帶一路”是近年來我國最重要的國際發展戰略,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經濟往來越來越頻繁,對外投資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時代。”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給我國對外投資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要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本文通過分析”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對外投資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指出應采取的策略,以期為對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帶來一些啟示。
關鍵詞:”一帶一路”;對外投資;機遇;挑戰
2013年,習近平主席正式提出”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以新疆和福建為核心區,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打造政治、經濟、文化的共同體。經過6年多的發展,成果顯著,已經與100多個國家和組織簽訂了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已經由最開始的亞歐沿線延伸至美洲、非洲、南太平洋等區域,各專業領域的對接合作有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從理念轉變為行動,為中國的對外投資創造了新局面。如何把握”一帶一路”帶來的投資機遇,是促進對外投資更快發展必須重視的問題。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對外投資面臨的機遇
(一)國家對對外投資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增大。為了更好促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實施,國家對對外投資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大,為了保證對外貿易的暢通,我國先后設立了多個貿易試驗區,平均關稅水平由加入WTO時的15.3%降到了2019年的7.5%,推動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進出口總額不斷增加。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證監會等部門都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文件,為”一帶一路”下的對外投資提供政策支持,增加了對外投資的機會,對外投資獲得了充分保障。
(二)設施聯通建設不斷加快保障了對外投資的物流暢通。“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積極打造經濟圈內的有效連接,加快與沿線國家的交通互通是實現”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保障。洲際網絡鐵路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中歐班列運行線,聯通了亞歐大陸的16個國家的100多個城市,多條國際線路直達公路運輸運行,與多個國家簽訂海運協定,與沿線國家新增國際航線1000多條等等。鐵路、公路、港口、航空交通運輸網絡的鋪設,實現了國際貿易的暢通,為對外投資提供了物流支持,推動了對外貿易的良好發展。
(三)”一帶一路”促進了對外投資的多元化發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前,我國的對外投資主要由各大型國有企業主導,各民營企業的參與度不高。”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對外投資的領域不斷豐富,國家也不斷放寬對外投資的政策審批限制,調動了民營企業的對外投資積極性,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對外投資中來,實現了對外投資的多元化發展。一些基礎建設、大型工程類項目,大型國有企業有優勢,而在商務服務業、批發零售等行業,民營企業更具活力。”一帶一路”為更多企業帶來了發展機會。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對外投資面臨的挑戰
(一)很多對外投資企業缺乏政治法律風險防范意識。“一帶一路”倡議涉及區域廣泛,政治體制的差異,法律體系的不同,導致投資環境復雜,需要對外投資企業謹慎評價投資風險,進行全方位的風險防范管理,規避投資風險。但是很多投資企業在境外投資時缺乏風險防范意識,無法去識別投資項目所面臨的所有風險,只關注投資項目風險,忽略政治法律風險,殊不知,政治危機、限制性法律條款、罷工活動等政治法律風險對投資的負面影響巨大,很容易造成對外投資的失敗。
(二)文化差異加大了對外投資的風險。文化差異和沖突是對外投資時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一帶一路”倡議下,沿線國家的民族成分復雜,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等不同的宗教信仰并存,加大了與沿線國家合作交流的難度。很多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對投資國本地的文化信仰不了解,很容易造成文化沖突,不利于對外投資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金融投資風險日益復雜化。“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加快了對沿線國家的金融投資,但金融投資風險的多樣化和復雜化給相關機構帶來了諸多挑戰。隨著投資規模和數量的不斷擴大,不可避免出現一些地方保護主義,排斥中國資產,如果不能很好解決這類矛盾,金融風險的爆發將不可避免。同時,我國對金融投資的監管體系并不健全,給海外投資的監管帶來諸多困難,海外投資成為部分不法集團的地下利益輸送渠道,進一步增加了金融風險。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對外投資應對機遇和挑戰應采取的策略
(一)對投資國的政治法律環境進行詳細考察。投資企業要加強對投資風險管控的認識,在投資前要對投資國的政治法律環境進行詳細考察,盡量規避與正在發生政治危機、政權不穩的國家進行投資貿易活動,一旦因為政治問題產生投資糾紛,及時尋求政府有關部門的幫助和支持。要提前了解當地投資的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投資國的市場條件、貨幣政策等情況,了解投資相關的限制性法律條款等內容,做到知己知彼。在投資過程中,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投資方式,加強與當地企業的合作,合理分散投資風險。
(二)加快境外投資企業的本土化發展。我國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時,要充分考慮到文化差異所能產生的影響,要想實現境外投資企業的順利發展,加快境外企業本土化發展是一個可行的發展方式。投資企業要努力實現與投資國文化的融合,盡可能地雇傭當地員工。企業經營模式可以采取合資方式,通過與當地企業的合作,利用當地企業的優勢規避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投資風險。對于一些文化差異過大的國家,采用債務形式出資、特許經營模式投資,直接規避投資風險。
(三)加強對投資項目審核,健全金融監管體系。金融投資必須重視對投資環境的全面審查,對潛在的金融投資風險進行合理預測,即使金融投資市場環境良好,也要高度重視對投資項目的審核,對投資項目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有效規避金融市場風險。要進一步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建立專門針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金融投資系統和運行體系,確保金融投資在市場準則約束下運行。
總之,“一帶一路”是我國新時代重要的發展策略,在此背景下,我國與沿線及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越來越密切,與此同時,中國的對外投資面臨著新的挑戰以及很多的不確定因素,但更面臨著大的發展機遇,因此,我國企業要牢牢把握難得的發展機會,克服現存的種種困難,完善相關體系與模式,加快對外投資的步伐,兼顧對外投資的經濟社會雙重效益,為經濟全球化發展增添新的動力,推動實現我國與沿線合作國家的互利互贏。
參考文獻
[1] 曹晶晶,宋彩群.“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我國國有企業對外投資風險與審計對策[J].產業創新研究,2019(12)
[2] 韋欣彤.“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對外投資風險管理的審計研究[J].財政監督,2019(21)
[3] 俞佳佳.“一帶一路”倡議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研究——基于企業異質性視角.西部金融.2019(12)
[4] 溫輝.“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對中亞地區能源行業直接投資的風險與策略.對外經貿實務.2019(11)
[5] 劉浩,劉芮萌.投資者保護、外部融資與企業投資效率的關系——基于中國國有控股企業的實證研究[J].金融理論探索,2018(2):43-51.
[6] 余官勝;龍文.“天生對外直接投資”企業對外投資規模研究——基于民營企業微觀層面數據.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9(10)
[7] 王璐寧.中國裝備制造企業對歐美直接投資面臨的安全審查風險與對策.法制與社會.2019(10)
[8] 許少凡.后危機時代中國金融企業對外投資的風險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9(3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