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摘 要:目前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過程當中,“博物館條例”已經成為非國有博物館有效發展的動力和前進的方向,因此在社會當中所占據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不斷對其法人治理結構進行有效的完善,對相關的組織管理制度進行相應的建立和健全,以此來不斷的指導非國有博物館的相關發展。本文主要概述了非國有博物館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某些問題,并且為了能夠對法人治理結構進行更加有效的完善,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并對其當中的環節以及關系處理進行了相關的概述和探討。
關鍵詞:非國有博物館;管理;法人治理;健康發展
引 言
“博物館條例”的頒布,不僅給非國有博物館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同時也對其帶來了更高層次的發展需求。為了能夠有效的對非國有博物館進行相關的指導,并且促其能夠得到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我們需要對法人治理的相關結構進行有效的調整和完善,并在此基礎之上,對相關的組織管理制度進行有效的建立。因此本文結合相應的發展狀況以及出現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我國非國有博物館的現狀
(一)從文化特色看
我國地大物博,因此各個地區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區域文化特色,導致所要進行展示的非國有博物館的角度也會有所差別。例如,有關鈞瓷的窯爐只能在窯爐博物館當中進行展示,有鮮明的特色是鈞瓷所獨特富有的特性,當人面對鈞瓷展品時,會給人一種面目一新的感受。將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與傳統燒窯技術進行有效的融合,以此來對鈞窯的特色進行充分的體現,除此之外。對相關認知活動進行有效的舉辦以此來幫助學習者對鈞瓷制造的過程進行相關的參觀和學習,在此基礎上,可以使鈞瓷文化得到更加有效的宣傳[1]。對于弘揚和傳承我國的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區域不同所展現出來的陶瓷文化也會有所不同。
(二)從非國有博物館的分布來看
這些博物館大多都會集中在某一個區域進行有效的分布,有的地區存在部分私人博物館,而有的地區卻沒有。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有所差異所引發的。
(三)從開放服務情況來看
目前來說,幾乎所有的非國有博物館都會對外進行免費開放。每年開放的時間大概為8個月左右,區域不同,所以其開放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在博物館開放期間,在陳列博物館藏品的基礎之上,我們可以開展多種社會教育、文化遺產等活動,不僅能夠對區域文化遺產進行有效的維護,而且還能幫助人們更好的將國有博物館與非國有博物館的知識進行有效融合[2]。
(四)從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看
非國有博物館能夠對當地的文化特色進行充分的顯現,其不僅能夠對地方文化進行有效的發展和繼承,并且還可以在其文化品位提升的同時,利用非國有博物館宣傳平臺對企業的文化產品進行有效的宣傳。
二、非國有博物館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運營不規范、不專業
從非國有博物館的藏品陳列規律來說,其所有陳列的藏品和內容沒有任何的章法和規律可言,因此參觀的人便無法對藏品陳列的主題進行有效的參悟。除此之外,沒有在博物館當中放置相應的介紹大綱,與此同時與國有博物館存在的主要區別在于所有展示的藏品沒有相應的文章進行介紹,只能導致參觀者走馬觀花的進行觀賞,無法對藏品所有表達的主題進行有效的了解。除此之外,整個展廳之內也沒有放置相應的引導牌,導致參觀者只能漫無目的的觀賞[3],對產品當中所要表現出的文化底蘊以及內涵,無法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設立條件不足
根據我國博物館的相關規定和條例,如果非國有博物館要進行有效的設立,其所具備的藏品以及館舍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數量且功能齊全,與此同時還必須具有一定數量的專業人員。此外,還必須能夠滿足有關教育活動和觀眾服務等等條件。
(三)社會效應發揮不足
博物館的正常化社會效應無法得到具體的表達,主要是因為其業務和功能不完善所導致的。除此之外,其對博物館進行了單一的定位和定性。博物館除了對內部服務進行接待以外,還應當開展相應的社會群眾教育服務、藏品陳列保管研究等等工作,對于陳列的藏品,沒有進行相應的文章介紹和信息說明,與此同時還存在著大量粗制濫造的仿制品,不僅會對參觀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誤導,而且對于博物館所開設以及需要表達的教育職能便無法得到充分的體現。
(四)資金不足
資金的短缺限制了非國有博物館的發展規模,對于博物館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很多博物館是傾其所有才能得到有效的建立,但是因為在后期的維護當中沒有資金的注入和支持,便會無法對整個博物館之類的藏品更新,導致博物館的運行受到限制。相反,當博物館被注入一定的資金之后,在正常運行的基礎之上,但是在運營當中無法吸引參觀者進館參觀[4],那么長此以往博物館就可能會面臨倒閉的風險。
三、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相關舉措
(一)加強監管,實行法人治理結構
為了能夠對博物館的監督和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落實和推廣,我們需要做的是:首先,從政府角度來說。應當對動態監管長效機制進行有效的建立,以此來方便監管博物館的日常工作。與此同時對于博物館當中的藏品必須要進行有效的鑒定,去偽存真。對于 博物館當中的所有藏品要建立相應的檔案,將所有資料放在檔案庫當中,做備案處理;其次,還需要有效的監管非國有博物館所有的資金來源以及社會捐款資金使用情況等等,保證所有資金的來源合理合法;最重要的就是對法人治理結構進行有效的推廣,我們不僅需要對理事會創辦單位或者是博物館執行層之間的權力利益和關系進行有效的整理,以此來對權力清單進行有效的制定。而且按照有關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相關意見,我們需要對理事會相關制度進行逐步的建立和完善,以此來不斷的管理有關財務、藏品展覽、人事等等方面的相關工作,博物館的建立必須符合我國國家法律規定和相關建立政策,以此來使法人治理結構相關工作由最初的建議、咨詢職能慢慢轉化成監督決策職能。
(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必須抓好五個環節
1.要抓好理事會、 監事會成員的遴選
國有與非國有博物館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管理所有權和體制的不一致性。與此同時,有關選擇以及構成理事與監事會的成員也有一定的差異性,對于相關成員的招聘和選擇主要參考依據是其職能作用是否能夠得到真正的發揮以及是否具有寬廣的事業和大量的渠道[5]。因此為了能夠對監事以及理事會成員進行更好的遴選,我們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文博專家的遴選標準是能夠運用自身的專業技能,以此來對相關的決策進行制定和實施。除此之外,還需要利用自身專業素養,不斷的維持博物館的運行和發展。
(2)企業家需要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博物館的運行和發展當中,以此來為博物館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3)非國有博物館藏品的來源主要是依靠收藏家和收藏愛好者的支持。因此通過對該部分的人員進行遴選,能夠對博物館的相關藏品進行有效的豐富,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合作與共贏。
(4)選擇一定的員工代表,不僅可以使決策變得更加的民主,而且還能夠隨時聽取員工對博物館的相關建議和決策,以此來促使博物館得到更好的發展。
(5)共建單位代表,通過與博物館簽署共建基地協議的不同中學、大學的群體,調研博物館是否能夠滿足不同群體的要求。
(6)社會知名人士,通過對該類人群的遴選能夠間接促進博物館的宣傳,并且還能夠對宣傳交流平臺進行有效的搭建,該類人群也可以為博物館的發展提出自身的見解和看法。
(7)媒體代表,利用現代傳統宣傳方式,例如報社、電視臺等結合現代的互聯網傳播,以此來對博物館進行強有力的宣傳和強化,使博物館的相關影響力得到,更高層次的擴大。
總的來說,為了能夠發揮出理事會的職能作用,我們需要需要從不同角度以及不同層次進行遴選,以此來使理事會得到人力物力財力多方面的多方支持。
2.要制訂一部好章程
法人治理結構的建立離不開博物館章程等制度的支持,運用該章程可以對理事會監察會管理層進行更加規則的運行[6]。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章程的制定需要有效融合博物館的發展概況,并且在章程當中我們需要對有關理事會的權利與義務、博物館的相關業務范圍、資產的管理和使用等等有關運行決策發展等方面的事項,進行相應的明確和規定。
3.要組建一支過硬的管理團隊
理事會所作出的相關決策需要通過管理層進行項的執行,因此管理層負責組織和實施博物館的日常相關業務工作。為了選拔出一支優秀的管理團隊,一些重要的崗位的選擇和聘用需要通過理事會進行相應的把關和決策,例如,博物館當中的正副館長以及財務負責人等等。與國有博物館相比較,靈活性是非國有博物館體制的特性,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和方法向社會廣納賢士,將具有真正賢能的人員配置到管理層當中,以此來使博物館的組織更加的可靠團結,共同為博物館的發展作出自己努力與貢獻。
4.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通過科學的管理制度,能夠更加專業以及規范化的對博物館進行運行。因此我們可以建立的相關管理制度有績效考評、財務管理、崗位職責等等,使所有的工作都能夠嚴格按照規范以及制度管理進行,以此來對其工作范圍進行有效的構建。
5.要建立博物館發展基金
整個博物館運行所需要的費用都是由舉辦者提供的,但是一旦舉辦者不再進行資金的支持,非國有博物館將面臨巨大的風險。非國有博物館主要是一種非盈利的公益性組織,因此其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平常的收入也只能是依靠門票和文創產品,但是依靠這兩者之間的收入,可以說是杯水車薪。為了對該現狀進行有效的改善,我們需要對博物館發展基金進行有效的建立。將企業家融入到理事會組織當中,以此來為博物館的運行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與此同時,理事會成員當中不乏一些企業家、社會知名人士等等[7],因此可以通過成員之間的社會關系,為博物館籌集更多的捐贈資金,對這項工作的開展需要較大的工作難度,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對公共文化事業的需求將會越來越高,非國有博物館也將會取得越來越好的發展。
(三)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必須正確處理好三種關系
1.要正確處理好舉辦者、理事會、管理層的關系
非國有博物館的資產所有者便是舉辦者,不僅可以為博物館提供充足的經費,而且對于博物館內的所有舉辦者都可以對其進行處置;對整個博物館進行決策和監督的機構為理事會,該部門主要負責的工作內容有對博物館章程進行有效的一定、規劃博物館整體未來的發展規劃、對博物館的發展基金進行有效的籌措等等;理事會所作出的相關決策和制定需要由管理層去執行,除此之外管理層所特有的權利包括財務、工作人員以及日常業務管理權。綜上所述,通過舉辦者、理事會以及管理層三者之間的關系,相輔相成,互相負責,以此來對非國有博物館進行章程化的管理。
2.要正確處理好理事會成員中專業人員與非專業人員的比例關系
博物館作為一項較強的系統工程,離不開專業人員的相關管理,因此文博專業人員是理事會組成成員當中必不可少的、該類人員能夠對決策的正確性進行有效的提升以及確保。此外還能夠以防為了吸納更多的資金,將更多非專業人員納入到理事會當中等情況的出現。
3.要正確處理好積極籌措資金與保持博物館公益性的關系
作為社會公益性文化單位,博物館可以將更多的文化服務提供給廣大企業。例如,企業的員工可以到博物館進行免費的參觀、可以為企業提供活動策劃的場地、博物館新研發的產品可以由企業進行冠名等等[8]。博物館在堅持公益的同時,也需要注意不能利用博物館資源為企業生產做廣告,與此同時。還需要嚴格遵守規定對文物進行相應的保護,不能從事非法文物交易活動。
四、結論
將法人治理結構在非國有博物館當中進行有效的完善,該項工程比較復雜,在完善過程當中,也會面臨許多的困難和挑戰。例如,所面臨的問題有如何拓寬博物館資金的籌集渠道以及如何正確發揮理事會的相關作用等等,在漫長的探索和實踐過程當中,需要充分的發揮人文主義精神,在文物行政部門以及國有博物館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之下,以此來使非國有博物館得到有效的推動以及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巖.提升非國有博物館公眾吸引力探討[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7(11):106-107.
[2] 欒小惠,陳焱.非國有博物館的時與運[J].走向世界,2015(49):14-17.
[3] 張瑩.我國民辦博物館發展探析[J].赤子(中旬),2014(03):277-278.
[4] 李學良.關于民辦博物館規范化建設問題[J].中國博物館,2014(01):24-29.
[5] 陸建松,陸敏潔.民辦博物館發展的現狀、問題和政策思考[J].文物世界,2011(03):69-75.
[6] 楊曉琳.新常態下博物館文創授權研究———以中國國家博物館為例 [J]. 經濟師,2017(7)
[7] 龍曉飛.近30年來國內民間博物館研 究綜述[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9)
[8] 楊曉琳.新時代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探析[J].經濟師,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