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追述王盡美成立淄博市第一個工會組織——山東礦業工會淄博部的英雄故事。山東礦業工會淄博部是繼津浦鐵路濟南機車廠工會之后山東建立的第二個工會組織,是我黨領導的淄博地區最早的工人組織。淄川礦區工人的革命火種影響到全省和全國,它喚醒了廣大礦工團結斗爭的意識,擴大了黨在群眾中的影響,讓魯中大地上迎來了曙光。淄博故事背后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堅強意志,他們的堅定信仰、他們的愛國熱情、他們的責任擔當,成為寶貴財富傳給我們。新時代以英雄為路標,傳頌英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關鍵詞:淄博黨史;淄博工礦;王盡美;革命火種
將紅色基因文化,充分發揮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作用,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增強淄博紅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對于加強黨的建設,夯實青年信仰,傳承紅色基因構建和諧淄博,打造“文化淄博”歷史名片,推進淄博新舊動能轉換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淄川區馬家村,一個普通的村落,幾處尋常的院落,作為村委會辦公的地方,今天看來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然而97年前的那個春天,在這幾見老房子里,卻有一群熱血澎湃的礦工,他們撫著自己的累累傷痕,痛斥著資本家的殘酷,聆聽著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的啟迪,在這里孕育了不平常的黨史和工運史,在這里建立了淄博市第一個工會組織——淄博礦業工會;這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就是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13名代表之一、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王盡美。
闖過大荒地,王盡美來到了馬家村。淄博馬家村附近,百年之前村莊寥落,人煙稀少,被稱為“大荒地”,但卻豐富的煤炭資源卻吸引了德國人、日本人貪婪的目光,他們在這里開礦、掠奪資源、奴役勞工,當時日本人在山東開辦的最大的煤礦就在這里。馬家村委的這個院子據說是當地一戶大戶人家的庭院,當時是淄川炭礦工人機器圖算學校,1919年成立,設立機械、繪圖、算術等課程,參加學習的多是青年技術工人和工人子弟。開展好這里的工作對發展整個山東的工人運動影響很大,于是王盡美秘密來到了這里,以講課為掩護,宣教長期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壓迫剝削的淄博煤礦工人,發動工人中敢于反抗、敢于斗爭,傷痕累累又熱血澎湃的先驅們,引導他們探索真理、謀求生存,組織他們獲取權利、追求解放,組織工人運動,成立了淄博市第一個工會組織——山東礦業工會淄博部,時間永久定格在1922年6月25日。
我走向村委院內北邊的那排房子,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走近它,墻上的老磚、屋山上的雕刻依然斑駁可見,我的耳邊仿佛還能聽到當年從里面傳出來的要革命、要解放的聲音。
發傳單編歌謠,激發工人斗志。為了讓礦工們更直接的了解組織工會的目的,王盡美散發《勸工友們速來入會》的傳單,編寫了歌謠“工人白勞動,廠主吸血蟲。工人無政權,世界太不公。工人站起來,革命打先鋒”,宣傳蘇聯的工人運動和如火如荼的建設活動,一時間礦工入會越來越多,傳單、歌謠廣為流傳,工人熱情慢慢調動,工人斗爭熱情高漲,工人運動如火如荼開展起來。
礦業工會淄博部是繼津浦鐵路濟南機車廠工會之后山東建立的第二個工會組織,是我黨領導的淄博地區最早的工人組織,且帶動周邊地區,參加者遍布淄川、博山。成立大會后王盡美親自撰寫《礦業工會淄博部開發起會志盛》一文,記述了大會召開的盛況,7月9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獨立創辦的《山東勞動周刊》第1號上,發表了這篇檄文,王盡美熱情贊揚淄博礦工的新覺悟,稱贊礦業工會淄博部的成立是“中國勞動運動中之曙光!”
王盡美說,勞動運動的新潮,中國比起各國要顯落后,尤其在北方的山東更是長夜漫漫,不見一線曙光,有誰知底層在黑暗勢力之下的礦工隊伍里,竟于不知不覺之中發生此空前盛會,真令人驚異!令人佩服!
淄博礦業工會的成立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離不開王盡美的引導、指導和幫助,淄川礦區工人的革命活動影響到全省和全國,它喚醒了廣大礦工團結斗爭的意識,擴大了黨在群眾中的影響,這終于讓魯中大地上迎來了曙光。
時光轉瞬已近百年,今天馬家村委前2006年所設立的標志碑不僅僅在訴說已經成為文物的小院歷史,而且還在鞭策我們牢記歷史、銘記革命先輩不屈的探索與斗爭。
張店的柳泉路車水馬龍,兩側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周村的大街古色古香,置身其中給人重回舊世之感;淄川的孝婦河畔綠柳依依,白鷺翩翩起舞;桓臺的馬踏湖中碧荷接天,花開斗艷……今日的繁華盛世,是革命先烈們前赴后繼,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繁華背后都承載著驚心動魄、氣壯山河的淄博故事。
紅色基因是一種革命精神的傳承,紅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領未來。“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革命年代,信仰在熱血與犧牲中淬火而生。和平年代,信仰是立足本職、公而忘私的情操持守。孕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焦裕祿精神”、抗洪搶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堅強自立、堅持夢想、永往直前。
淄博的紅色基因,融入在黨的創始人在淄博的足跡中。百年前的淄博,是全國三大礦區之一,有礦工萬余人,特別是以淄川煤礦為中心的礦區,是近代礦業產業工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成立之初的首要任務是組織領導工人運動。王盡美、鄧恩銘,回到山東研究工人運動計劃時,首先把淄博礦區的職工運動作為山東工人運動的重點。他們多次在淄川、博山一帶開展工作。
淄博的紅色基因,融入在抗戰英雄在淄博的戰火硝煙中。1937年12月26日的黑鐵山起義,拉開了淄博地區武裝抗日的序幕。它是山東抗戰史上著名的武裝起義之一,與文登的天福山起義、泰安的徂徠山起義并稱山東抗日“三山”起義。黑鐵山起義后,部隊不斷整編。這支英雄的部隊先后奔赴東北、華北、東南等地,解放戰爭時期參與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等大戰役,并先后解放了東北、華北、江浙、福建沿海、廣東沿海、海南島等,為解放全中國立下赫赫戰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淄博兒女奮起抗爭,不屈不撓,譜寫了一曲曲驚天泣地的壯歌。解放戰爭時期,南麻戰役、周張戰役、華野整軍等都發生在淄博。這些紅色記憶承載的紅色基因,一直傳承到今天。
淄博故事背后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堅強意志,他們的堅定信仰、他們的愛國熱情、他們的責任擔當,成為寶貴財富傳給我們。歲月遠去,他們的精神從未離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值此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們回眸淄博紅色遺址,更加覺得革命先烈們的事跡和精神彌足珍貴。他們的堅定信仰、他們的英勇頑強、他們為民族謀解放、為人民謀幸福的追求,已化作一種紅色基因,融入我們的血液,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表達對英雄的崇敬,號召全社會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以英雄為路標,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參考文獻
[1] 王強.信息化背景下黨史教育特色品牌的樹立傳播 —— 以淄博黨史為例[J].黨史博采(理論版),2020,(5):63-64.
[2] 淄博礦務局黨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 中共淄博礦區黨史大事記 1921年5月-1949年9月 (征求意見稿)[M]// 中共淄博礦區黨史大事記, 1921年5月-1949年9月, (征求意見稿).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