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聲盛,劉小敏,楊曉婷
深圳市龍華區中心醫院檢驗科,廣東深圳 518110
急性白血?。╝cute leukemia,AL)是臨床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主要病理特點為骨髓中異常原始細胞和幼稚細胞大量增殖,并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1]。 AL 如不能有效治療,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僅為3 個月,嚴重者甚至在確診后數日內死亡[2]。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AL 的治療方案不斷更新, 治療效果也明顯提高,初診AL 的緩解率也較前提高。 但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仍有部分患者緩解后還會復發。 目前的研究認為,完成治療后, 患者體內微小殘留病 (minimal-residual disease,MRD)的存在是AL 復發的主要因素[3]。檢測AL 患者MRD對于判斷預后,指導治療具有重要意義[4]。 目前,國內多主張應用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CM)檢測骨髓樣本的MRD,但骨髓穿刺創傷性大,且取得的標本僅能反應該部分骨髓的狀況[5]。 該研究對 2016 年 1 月—2018 年 6 月期間收治的136 例AL 患者應用FCM 檢測外周血MRD,以探討AL 患者應用FCM 進行外周血細胞檢測的臨床意義。 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血液科收治的AL 患者136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 制定的AL 診斷及分型標準[6];且初次診斷為AL,并排除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系統疾病,均無白血病史, 無其它惡性腫瘤及心肝腎嚴重器質性疾病, 入組前未接受白血病的相關治療。 急性髓系白血?。╝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 74 例,男 41 例,女 33例,年齡 24~67 歲,平均(41.8±9.2)歲;急性淋巴白血?。╝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62 例, 男 35 例, 女 27例,年齡 22~68 歲,平均(40.5±8.7)歲。 所有入選研究對象對該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協議書。
AML 組接受 MA 或 HA 化療方案 (米托蒽醌/高三尖杉酯堿聯合阿糖胞苷) 誘導緩解;ALL 組接受VDLP 化療方案(長春新堿、柔紅霉素、左旋門冬酰胺酶、潑尼松)誘導緩解,所有受試者均化療結束后3 d 內抽取上午空腹靜脈血4 mL,EDTA-2K 抗凝,分別置入由異硫氰酸熒光素、多甲藻葉綠素蛋白、藻紅蛋白、別藻青蛋白免疫標記的試管內進行免疫分型檢測, 每個試管均加入有核細胞100萬個,根據患者的病變特點選擇合適的單克隆抗體。 收集不少于10 萬個有核細胞進行分析, 應用EPICS-ALTRA型流式細胞儀進行細胞收集,應用BECKMAN-COULTER公司提供的配套軟件分析。 依據原始細胞抗原的表達情況(表達跨系與否、同步與否、強弱情況、是否丟失)判定是否MRD,MRD 含量≥0.01%則判斷為陽性,<0.01%判斷為陰性。 對所有受試者進行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液涂片8張,吉姆薩-瑞氏染色,顯微鏡下分類200 個細胞,根據形態進行分類計數,如原始、幼稚淋巴細胞占骨髓有核細胞的百分比>5%時則判定為復發[6]。
以骨髓細胞學形態改變(增生1 級或2 級;原始細胞數量增加≥20%)作為MRD 診斷的金標準,評價FCM 檢測對MRD 的診斷效能。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統計數據,該研究主要數據為計數資料, 以百分率表示,FCM 檢測的MRD 陽性和陰性患者復發率的比較采用校正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AL 患者中骨髓像檢測MRD 陽性92 例,其中陰性 AML 患者 49 例,ALL 患者 43 例,FCM 檢測對 AML 患者MRD 的診斷的靈敏度、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 準確度分別為 98.0%、52.0%、80.0%、92.9%、82.4%;對ALL 患者MRD 的診斷的靈敏度、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 準確度分別為 93.0%、63.2%、85.1%、80.0%、83.8。 見表 1、表 2。

表1 FCM 檢測AML 患者MRD 的診斷情況Table 1 MRD diagnosis of AML patients detected by FCM

表2 FCM 檢測ALL 患者MRD 的診斷情況Table 2 MRD diagnosis of ALL patients detected by FCM
對 AL 患者隨訪 1 年,AML 組、ALL 組 MRD 陽性患者復發率 (73.5%、69.8%) 均高于 MRD 陰性患者 (32.0%、2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3。

表3 AL 患者復發情況(%)Table 3 Recurrence of AL patients
AL 患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造血系統惡性腫瘤, 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飛速提高和藥物研究不斷深入, 該病首次化療緩解率明顯提高, 絕大多數白血病細胞經過誘導治療后能夠被殺死,但仍難以達到徹底清除的高度,仍有部分患者化療緩解后復發[7]。 MRD 的存在是AL 患者復發的關鍵因素, 化療后檢測MRD 水平對于評價療效、預后判斷均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測是AL診斷的金標準,也是療效評價的常用指標,但骨髓穿刺取得的標本僅反映該區域的骨髓情況, 且當患者體內白血病細胞含量超過1%才能檢測出來[8]。 雖然骨髓穿刺液中含有較高比例的白血病細胞 , 但骨髓穿刺過程往往會發生血液稀釋并導致MRD 測定值降低,血液科醫師可能過低估計患者的MRD 水平,并可能由此導致臨床決策的失誤。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AML 患者化療后白血病細胞在骨骼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異質性,因此,骨髓液MRD 檢測為陰性也有可能是骨髓穿刺未穿到白血病細胞駐留的部位所致[9]。
AL 患者MRD 在外周血中會有所體現, 采集外周血進行MRD 檢測可全面反映AL 患者的預后, 且外周血標本獲取方便,創傷小,患者容易接受;檢測時干擾細胞少,分析MRD 異常免疫表型會更準確。FCM 是一種綜合了電子學、細胞免疫學、細胞化學等多種學科技術的細胞檢測方法,具有檢測方便、速度快、敏感度和特異性高等優勢,可在細胞水平辨認白血病細胞的大小、顆粒和熒光特征,對AL 患者外周血中MRD 細胞進行相對和絕對計數,是檢測 AL 患者 MRD 的理想手段[10-11]。 Zeijlemaker 等[12]研究也認為應用FCM 計數進行外周血MRD 檢測可能替代骨髓液檢測,成為評價AML 患者化療后復發情況的有效方法。 有關學者[13]的研究對比分析了AL 患者外周血和骨髓液中的MRD 水平,發現不同病理類型、不同化療方案患者上述測定值可能會發生變化, 但二者會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另有研究[14]也認為ALL 患者外周血和骨髓MRD檢測有較好的一致性,外周血MRD 檢測可用于ALL 患者預后的評價。 盡管AL 患者(尤其AML 患者)化療后白血病細胞在全身骨骼分布中存在異質性,但只要MRD 細胞由骨髓釋放入血液,都可通過FCM 計數檢測出。
該研究結果顯示,AML 組、ALL 組 MRD 陽性患者復發率 (73.5%、69.8%) 均高于 MRD 陰性患者 (32.0%、26.3%)(P<0.05),與 Zeijlemaker 等報道相似:誘導治療 1年后的累計復發率,PB mrd 陰性患者為29%,PB mrd 陽性患者為 89% (P<0.001)。 mrd 陰性患者 3 年 OS 為 52%,mrd 陽性患者 3 年 OS 為 15% (P=0.034)。 有研究[15]檢測了115 例 AML 患者外周血 MRD 情況, 發現外周血 MRD 測定值較高的AML 患者長期預后相對較差。 該研究也發現MRD 陽性表達的AML、ALL 患者, 其復發率也顯著高于同組的MRD 陰性表達患者, 表明MRD 陽性可能與骨髓中白血病細胞的存在有密切關系, 但該研究隨訪時間較短,至隨訪結束仍有部分MRD 陽性患者骨髓細胞形態檢測未找到復發的充足依據。 到目前為止得出的實驗數據已提示MRD 陽性的AL 患者存在高復發風險,MRD 是反應AL 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相關研究也發現MRD 水平>0.01%的AL 患者, 其3 年復發率是<0.01%患者的3 倍以上,并認為化療后MRD 檢測持續陰性可停止治療,如持續陽性則考慮進一步治療。
綜上所述,FCM 診斷外周血MRD 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準確度,在AL 患者化療后復發的評價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