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英
[摘 要] 現階段,隨著鄉鎮經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保證。因此,今后相關工作人員要結合鄉鎮實際發展情況,加強財務管理,完善鄉鎮經濟管理模式,不斷提高鄉鎮經濟管理效率,從而進一步促進鄉鎮經濟發展。
[關鍵詞] 鄉鎮;經濟管理;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 F30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9-36-2
鄉鎮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了國家經濟發展,為了不斷提高鄉鎮經濟發展水平,要不斷優化管理模式,積極完善與落實管理制度,以推動鄉鎮經濟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1 切實提升財務管理質量
在鄉鎮地區,為從根本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相關部門要有效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當地經濟管理部門必須加強財務管理,第一時間有效完成報賬等各項工作,切勿出現報假賬等現象。在報賬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科學處理賬目,杜絕出現賬目混亂等問題。在經濟管理部門內部,應開展動員大會,從根本上加深相關人員對此項工作的理解,從整體上提升他們的基本素質。對于所選拔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確保其具有較強的責任心,能承擔自身職責,并且保持端正的工作態度。完成選拔工作后,相關部門有必要開展培訓工作,在培訓過程中幫助財務管理人員樹立新型管理理念,向他們傳遞必要的管理技巧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1]。
2 創新經營模式,加強民營經濟管理
對于鄉鎮經濟而言,積極發展民營經濟至關重要。在實際發展中,需要做到“抓大促小帶中間”,從整體上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水平。其中,“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導規模企業,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強強聯合,以龍頭優勢輻射帶動民營經濟整體發展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過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結對聯誼、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勵和支持更多的農戶介入務工經商辦實體,壯大民營經濟群體規模,擴大富裕面。“帶中間”,就是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小業戶群體發展,激勵促動中小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增強技術創新和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和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鄉鎮要高度重視勞務輸出工作,建立外出務工人員檔案,鼓勵務工人員能人返鄉創業,推動地方經濟發展[2]。
3 加強財務預算管理,提高資金利用率
鄉鎮財務管理部門應開展摸底調查,全面了解鄉鎮經濟發展實際情況,有效完成財務預算編制工作,全面加強預算管理。在進行綜合預算管理時,要重視加強年初預算收入及支出測算的管理,通過增強政府調控力度,合理分配鄉鎮資金,從而不斷提高鄉鎮經濟管理水平。工作人員要以預算編制為依據,根據職責分工,制定合適的預算管理目標,有效實施管理計劃,從而確保各項資金支出的合理性,不斷提高資金利用率。
鄉鎮政府應對農村經濟管理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為有效開展鄉鎮經濟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此外,有關部門應出臺招商融資政策,增加鄉鎮地區外來資金儲備。同時,應重視加大農業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并嚴格監管資金使用情況,做到專款專用,從整體上提升鄉鎮經濟管理質量[3]。
4 優化機構設置,完善財政管理監督機制
在新形勢下,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重視鄉鎮財政管理。對于地方經濟發展而言,財政管理水平與之密切相關,是一項關鍵影響因素。鄉鎮政府應不斷合理設置財政管理機構,如可新設立預算管理科,籌融資辦公室從綜合管理科分離單設并更名為資金管理科。開展實踐工作時,應明確財政管理機構的職責,將每一項責任落到各個工作人員身上,使其自覺落實職責,盡可能防止出現腐敗行為,進一步提升財政管理水平,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此外,為確保財政管理的有效性,必須建立健全監督機制,進一步提高管理的科學性、規范性。例如,實行鄉鎮紀委和財政信息共享。鄉鎮財政定時向鄉鎮紀委抄報各類財政報表,主動報告重大財務事項。鄉鎮紀委要將信訪舉報和案件檢查中發現的違規現象及時向鄉鎮財政通報。鄉鎮紀委要充分發揮紀檢監察職能作用,主動介入各類財政性資金使用管理各個環節,經常性開展監督檢查。開展實踐工作時,相關人員需要嚴格遵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做到公正廉明,始終以所制定的規章制度為依據,只要發現不良問題,一定要在第一時間進行有效處理[4]。
5 結語
在鄉鎮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以國家制定的方針政策為根本,不斷完善管理措施,從而不斷提高鄉鎮經濟管理水平,為鄉鎮經濟發展提供有效助力。
參考文獻
[1]宋麗芹.淺談鄉鎮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訊,2019(6):163-165.
[2]張文花.新常態下我國鄉鎮經濟發展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5):85-86.
[3]王桂芹.淺談如何加強鄉鎮財政管理和加快鄉鎮經濟發展[J].經貿實踐,2017(19):106.
[4]滿自勛.淺談如何加強鄉鎮財政管理和加快鄉鎮經濟發展[J].經貿實踐,201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