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艷梅
【摘 要】目的:探討檢驗科血液標本檢測中的常見誤差原因,并制定預防措施;方法:從我院檢驗科選取100份出現誤差標本作為觀察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找出存在的檢驗誤差,并對其存在原因進行分析,針對問題成因提出相應預防和整改措施。結果:100份標本中送檢時間過長導致誤差占比(29.0%)最高,抗凝管應用不合理(4.0%)與標本劇烈震蕩導致誤差(4.0%)占比最低;血液標本凝塊是血液標本誤差表現中占比(46.0%)最高類型,而標本信息存在問題占比(2.0%)最低;結論:檢驗科血液標本檢測中受多種因素影響,標本檢驗結果會存在多方面誤差,必須在采集前、采集時和采集后三個時間段做好相應預防工作,以此減少不良因素影響,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
【關鍵詞】檢驗科;血液標本檢測;常見誤差原因;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R446.1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血液標本檢驗可為臨床診斷、疾病治療和病情評估提供可靠參考信息,對提升患者病情控制與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臨床診斷和醫療技術不斷發展,對檢驗科血液標本檢測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加強對各個環節控制,提升了血液標本檢測準確性,為患者疾病診斷與治療提供了更加可靠信息。但實際檢測中依舊存在一定問題,對標本檢測結果準確性產生影響[1]。本次研究中從醫院存在誤差標本中隨機選取100例進行觀察,探討檢測誤差的發生原因以及標本誤差表現,并制定標本采集和分析預防性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檢驗科2017年5月-2019年8月100份出現誤差血液檢驗標本作為檢測觀察對象,采取回歸性分析法。全部血液標本采集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2.2±2.5)歲,檢驗項目:血常規52例、血液生化檢驗30例,凝血功能檢測18例。
1.2 方法
1.2.1 采集標本
全部血液標本均由檢科護士進行采集,并根據相關采集規定和靜脈、皮膚采血要求,嚴格執行相關操作。靜脈采血中,以肘正中靜脈為采血點,并用真空采血管進行無菌采血,采血后對采血點消毒、按壓止血。皮膚采血中選取無名指指端內側作為采血點,受檢者保持坐位或臥位,并叮囑其放松心情,進行無菌采血,采集結束后使用碘伏對采血點消毒,并按壓止血。再根據檢測項目使用相應抗凝管存儲血液標本,核對標簽,及時送檢。
1.2.2 標本分析
檢驗科人員嚴格按照血液標本質量標準對全部血液標本質量進行評估,包含血常規、凝血以及溶血等,針對問題血液標本進行反復查驗,確認無誤后,退回送檢科室,調查采集過程、時間、方式等情況,分析導致誤差原因。
1.3 觀察指標
觀察采集標本、檢測標本、受檢者問題和標本送檢幾方面誤差及其發生原因。
統計血液標本凝塊、標本測量誤差、標本溶血、標本類型錯誤、血液標本污染、標本信息存在問題以及其他誤差份數及占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分析,數(n)和率(%)表示計數資料,利用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標本誤差及原因
對標本存在的誤差及其原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標本送檢時間過長導致誤差占比最高,其比例29.0%,而抗凝管應用不合理與標本劇烈震蕩導致的誤差占比最低,均為4.0%,詳見表1。
2.1 標本誤差表現統計
血液標本誤差表現結果統計顯示,血液標本凝塊占比最高,占比為46.0%,標本信息存在問題占比最低,百分比為2.0%,詳見表2。
3 討論
血液檢驗過程出現誤差會對檢驗結果產生嚴重影響,難以對受檢人員健康狀況進行準確評估。通過對血液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導致標本出現誤差主要原因包含采集因素、患者自身因素、送檢因素和標本檢驗環節因素,存在于標本采集前、采集時和采集后[2]。為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必須針對各個階段存在的問題,制定針對性預防措施,如對標本送檢中問題,要求盡快送檢,將送檢時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避免標本久置發生物質變性,送檢中保持標本平穩性,防止劇烈震蕩和發生標本溶血[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誤差標本中送檢時間過長是導致誤差最為常見原因,抗凝管應用不合理和標本劇烈震蕩引發誤差較少;而血液標本誤差表現中血液標本凝塊是最常見誤差,標本信息問題誤差較少。可見送檢時間對檢驗結果影響嚴重,也是導致檢驗誤差最為常見原因,因此,必須在處理好標本后及時送檢,降低對標本和檢驗結果影響。
綜上所述,導致血液標本檢驗結果出現問題因素包含多方面,從受檢人員到檢驗人員均應根據相關規定做好準備工作,檢驗過程中保持無菌操作和檢驗流程正確性,分析中綜合多方面因素探討,減少對結果影響,以此降低檢驗誤差。
參考文獻
[1] 王英.探討檢驗科血液標本檢測中的常見誤差原因及相應改善措施[J].中國社區醫師,2019,21(20):117-117.
[2] 柯靖蘭.血站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6,14(5):12-14.
[3] 姜作云.血站血液檢驗標本誤差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9):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