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洪英


【摘 要】目的:探究婦幼保健護理人員的素質對護理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5名婦幼保健護理人員、36例婦幼保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的18例婦幼保健保健設為參照組,期間護理人員未行素質教育培訓;將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的其余18例婦幼保健患者設為實驗組,期間護理人員行素質教育培訓。比較兩組婦幼保健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護理滿意度等。結果:相比參照組,實驗組婦幼保健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率、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比較有差異性。結論:強化婦幼保健人員素質教育培訓效果確切,利于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提高及患者護理滿意度、健康知識掌握率提高,可予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婦幼保健;護理人員;素質;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近年來隨著臨床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1],尤其是婦幼保健所面對的患者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更高。作為貫穿醫療工作始終的重要部分,護理質量可對患者療效、滿意度造成直接影響[2]。因此,如何提高護理質量一直是臨床各科室探究的重點。臨床經研究認為,護理效果密切相關護理人員素質。基于此,本文通過對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的5名婦幼保健護理人員、36例婦幼保健患者的分組研究,探討婦幼保健護理人員的素質對護理效果的影響,以供臨床參考,現對研究結果予以以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5名婦幼保健護理人員、36例婦幼保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的18例婦幼保健患者設為參照組,期間護理人員未行素質教育培訓;將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的其余18例婦幼保健患者設為實驗組,期間護理人員行素質教育培訓。其中,護理人員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歲,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1名,護士2名。實驗組婦幼保健患者年齡22-59歲,平均(39.14±4.21)歲。參照組婦女保健人員年齡23-57歲,平均(39.22±4.26)歲。經統計學計算后,兩組參加婦幼保健患者基礎數據顯示,P>0.05,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可予以對比。
1.2 方法
參照組未予以素質教育培訓,實驗組護理人員予以素質教育培訓,即:從婦幼保健的心理學、人際關系學及專業技能、保健知識等方面予以護理人員專業知識講座培訓,定期予以視頻培訓,培訓后由護理人員負責總結、提煉講座心得及所學內容,講座應由院內或院外具有資深經驗的專業護理人員予以傳授,講座培訓時間共3個月,每周1-2次。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參加婦幼保健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護理滿意度等。患者保健知識掌握度經統一問卷評定,問卷總分100分,分數在85分以上為掌握。患者護理滿意度也經問卷評定,總分10分,共分滿意(8.5分以上)、尚可(6-8.5分)、不滿意(6.5分以下)三級,護理滿意度為滿意率與尚可率相加。
1.4 統計學方法
以統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研究數據,資料描述形式:計數資料為n(%),計量資料為();差異檢驗:計數資料為χ2,計量資料為t;P<0.05表明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參加婦幼保健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
由表1可知,兩組參加婦幼保健患者護理前健康知識掌握率相比,P>0.05,比較無統計學差異。護理后,相比護理前,實驗組患者保健健康知識掌握率更高;相比參照組,實驗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率更高,P<0.05,比較有差異性。護理前后參照組健康知識掌握率相比,P>0.05,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2.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由表2可知,相比參照組,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比較有差異性。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婦幼保健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也隨之不斷升高。對于婦幼保健科室的護理人員來說,婦女保健科室及兒童保健科接診的患者以女性及兒童為主,該類人群較為敏感,其家屬也較易出現不良情緒,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具備更高的護理服務水平[3],才可滿足患者需求,從而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進而提高整體療效,減少醫療糾紛。而護理服務水平的提高與護理人員自身素質密切相關,這就需要保健臨床不斷強化護理人員健康教育意識、角色意識、責任意識、耐心度等,以免增加患者痛苦引發醫患糾紛等[4]。以往的常規護理以治療為主,僅注重婦幼保健患者疾病對癥護理,并未關注到婦幼保健患者心理需求,自然無法滿足患者身心需求,導致部分患者情緒嚴重不良而導致臨床治療受到影響,甚至因此激怒患者家屬而引發醫療糾紛,進而影響醫院整體形象。臨床研究認為,患者護理效果的好壞密切相關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因此,臨床要想婦女保健室或婦產科患者護理質量,就應強化婦幼保健護理人員素質,即從心理學、人際關系學及專業技能等方面入手,不斷強化婦幼保健護理人員專業素養,同時強化護理人員人際溝通能力,以便護理人員能夠與女性及兒童患者展開良好交流,從而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從而取得患者信任,進而提高治療配合度,緩解不良情緒,以提高療效,并可經過溝通促使患者家屬支持、鼓勵患者,使患者不良情緒得以進一步改善,進而提高治療配合度,避免醫療糾紛發生。同時,經過有效的溝通,還可了解患者需求,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護理技能水平,不斷完善護理服務措施,使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得以提升[5]。基于此,本文研究予以了實驗組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培訓,即通過3個月的培訓,強化護理人員心理學、人際關系學知識掌握程度,使護理人員能夠有效將心理學知識運用到臨床婦幼保健護理中,進而疏導患者不良心理,拉近護患距離,增強患者對醫務人員信任感,從而使患者能夠自主汲取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治療依從性;強化護理人員專業技能水平,使護理人員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均有所提升,并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快速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各種異常情況,以減輕患者病痛,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相比未行素質培訓的參照組,實驗組護理人員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等綜合素養優秀率更高,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率、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比較有差異性。
綜上所述,強化婦幼保健人員素質教育培訓效果確切,利于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提高及患者護理滿意度、健康知識掌握率提高,可予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胥艷.婦幼保健護理人員素質對護理效果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04):165+167.
[2] 樊淑英.淺析婦幼保健護理人員的素質對護理效果的影響作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01):241-242.
[3] 許麗婷.探討婦幼保健護理人員的素質對護理效果的影響作用[J].母嬰世界,2019,(11):292.
[4] 丘冬娣.婦幼保健護理人員的素質對護理效果的影響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6,(22):163-163.
[5] 劉菲.優質護理對婦幼保健護理人員護理素質影響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8,27(06):73-74.